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真是关羽吗?谁是背后主事人

很多看过三国的朋友对蜀汉的衰败都感觉到十分的遗憾,曾经刘关张三个兄弟是一位大英雄人物,年轻的时候身上没有任何权利和钱财,但是仍然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战功,后来走上了称霸天下的舞台。

关羽

在不久之后,虎牢关下和群雄会谋,在这里展现了不输于诸侯的实力,所以陶谦非常器重他们,而且还把徐州交付给他们,这三兄弟在外征讨了十几年,在的大力凤雏的帮助后建立了蜀汉,实力最强的时候已经超过了东吴,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和曹操不分上下,但是却因为关羽战败丢失荆州之后来时走了下坡路,都说关羽丢失荆州是因为大意,这是真的吗?背后没人主事吗?

关羽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逃奔袁绍,关羽被俘,被曹操任命为偏将军,待遇优厚。曹操非常器重关羽人品,想让他留下来为自己效命。于是派张辽前去试探关羽,关羽感叹道:我深知曹公待我极好,可是受刘备的大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拒绝了曹操的挽留。

关羽

刘备收复长江南岸之后,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在平定益州之后,又授权关羽统领荆州事务。关羽驻守荆州时,马超前来投降,因不知底细,于是修书一封询问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对马超赞赏有加,《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在信中赞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是一代豪杰,时黥布、彭越一类的人物,"当与益德(张飞)并驱争先。"

关羽

三国志中,关羽一生中最大的败笔恐怕就是"大意失荆州"了。所示大意,未免有些言过其实。有学者认为, 荆州本身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自不必说,就是与刘备结盟的孙权都处心积虑想要得到它。

关羽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有提到荆州一战失败的原因,他说:"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将东吴背弃盟约看作是丢失荆州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孙权背信弃义偷袭荆州,在道义上理应受到谴责。

关羽

但是另一方面刘备让刚愎自用,不顾全大局,感情用事关羽镇守荆州,对盟友大肆谩骂威胁,不知安抚部下。结果导致麋芳、傅士仁背叛,投降孙权。这一系列的事实才是导致关羽失掉荆州的原因。

关羽

关羽丢失了荆州,并不是因为他的大意所导致的,这一情况的发生也是比人的,因为当时曹操和孙权为了能够多去关羽的命。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加上蜀汉没有给任何的支援,当时关羽一个人独自奋战,导致这一失败的原因也并不能怪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