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保胆护心”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专家建议这样做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张玥洁

近几年,检查出血脂超标的人比例逐渐升高,其中胆固醇指标过高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同时,经过漫长冬季的“储备”,身体里的胆固醇含量会有所提高,更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冬春季是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抓住“保胆护心”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专家建议这样做

视觉中国供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隋向前建议大家,这样抓住“保胆护心”好时节。

早餐是护胆第一步

早晨进食的时候,胆汁会从胆囊进入十二指肠,发挥分解油脂性物质的功效。如果总是不吃早餐,胆汁中的胆固醇会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在胆囊中不断沉积,久而久之,形成结晶体,结晶日益壮大,就会发展成胆结石。

最近是吃清明团等应季美食的季节,很多人会选择清明团子当早餐。青团外层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和艾草,糯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成分,有温补强壮的作用;艾草性温,食用后可以温经祛湿,所以清明时节吃清明果有一定的滋养作用。

抓住“保胆护心”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专家建议这样做

视觉中国供图

但糯米制品质地粘腻,冷后质地更为紧密,不容易消化,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吃多了容易加重肠胃的负担,一不小心也容易噎住,要特别注意。

清团的馅料一般由豆沙、芝麻、笋、肉丁等制成,甜馅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大量油脂和糖,过多食用容易造成脾胃负担;咸馅中常用的笋难溶性草酸钙含量较多,结石患者不宜多吃,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肉松咸蛋黄馅青团胆固醇含量又较高。

所以,隋主任建议清明团子最好加热后再吃,每天最多吃一个小的青团(100g以内)尝尝即可,有糖尿病、胆囊炎、胆结石、肠胃疾病的患者更是不宜食用青团。

科学摄入胆固醇

胆固醇不仅是身体的结构成分之一,还是合成人体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不能过分忌食胆固醇,否则容易降低抵抗力,影响机体功能。但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加重人体肝脏的负担,而且还可能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容易诱发结石形成。一般来说,胆固醇的摄入量以每天不超过300毫克为宜(200毫克即可满足身体需要,相当于3-4个鸡蛋的胆固醇吸收量)。

抓住“保胆护心”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专家建议这样做

视觉中国供图

膳食中的胆固醇几乎都来自动物源性食物,通过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可达到控制血胆固醇水平的目的:

1、高胆固醇含量的食物:动物的脑子含量最高:如猪脑、牛脑、羊脑等;其次是禽蛋黄以及动物的内脏,如鹅蛋、鸭蛋、松花蛋、鹌鹑蛋、鸡蛋、猪肝、猪肾、猪肺、鸡肝、鸭肝、虾皮、小虾米、蟹黄、蟹子、鱼子、墨斗鱼(乌贼)、鱿鱼、蚬、蚶肉、黄油、凤尾鱼等。

2、中等量胆固醇的食物有: 猪心、猪舌、猪肥肉、猪肚、猪大肠、猪肉松、腊肠、肥牛肉、猪排骨、鸡肉、猪夹心肉、鸭肉、花鲢、青鱼、河蟹、冰淇淋、炸鸡腿、三明治等。

3、低含量胆固醇的食物有:瘦肉、兔肉、黄鱼、带鱼、去皮鸡肉、鲤鱼、鳝丝、火腿、白鱼、海蜇皮、所有植物性食物、禽蛋的蛋清、乳品、鱼等。

4、豆类几乎不含有胆固醇。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学物质,叫作异黄酮,有助于把危害动脉的LDL-C从人体中清除出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变做菜方式:少放油, 尽量以蒸、煮、凉拌为主,少吃煎炸食品。

多吃洋葱、柚子、酸枣、刺梨、香蕉、柑桔、山楂等具有调整血脂代谢、延缓动脉硬化的蔬果。

多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如金枪鱼、鲭鱼、鲑鱼和沙丁鱼等鱼类,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抓住“保胆护心”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专家建议这样做

视觉中国供图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当膳食中的纤维达到15~30克以上时可以影响胆固醇的吸收而达到减少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戒烟,少饮酒、避免过度紧张。

隋向前提醒大家,当出现类似胃胀、右上腹痛、消化不良、恶心等不适,或胸闷、胸痛、心悸、气急、浮肿时,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或胆囊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做检查,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抓住“保胆护心”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专家建议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