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鼎新科技”代理人量质齐飞 数字化变革逻辑凸显

财报说 1 | 国寿“鼎新科技”代理人量质齐飞 数字化变革逻辑凸显


“年前投保的中国人寿,没想到疫情突然爆发,不过好在有中国人寿APP,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保单查询、下载和签收,不需要和工作人员见面,也避免了交叉感染。”张先生表示。

疫情来袭,中国人寿全面升级寿险APP线上服务,优化保单电子回执回访流程;推出线上保单复效,自2月7日上线以来,累计办理复效21839笔,涉及金额2.141亿元。

“我们不舍昼夜地赶工,就是想让同事伙伴们在家办公更随心,为服务客户更便捷,让客户体验更暖心。”中国人寿一名科技工作者说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疫情期间,中国人寿的紧急应对离不开“鼎新工程”在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大后台+小前端”为系统上下全面线上办公保驾护航;“数字化平台”助力云端承保“不打烊”;“人工智能”精准触达防疫期间客户健康服务需求……

这些在2019年的中国人寿的业绩上也有体现。


科技助力代理人量质齐飞


3月26日上午,中国人寿召开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董事长王滨、总裁苏恒轩等相关高管层就过去一年里,中国人寿在“重振国寿”战略开局之年的推进成效,以及业务运营情况方面进行介绍。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增长,净利润更是大增超4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451.65亿元,同比增长1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82.87亿元,同比增长411.5%;公司实现保费收入人民币5,670.86亿元,同比增长5.8%,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一年新业务价值为人民币586.98亿元,同比增长18.6%。

除业绩方面的提升外,中国人寿的代理人数量在2019年逆势增长也备受市场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个险渠道队伍规模为161.3万人,较2018年底增长12.1%。个险销售队伍中更年轻、学历更高的收展队伍规模达57.7万人,较2018年底增长42.1%,增速快于渠道整体增速。与此同时,队伍质态持续改善,月均有效销售人力同比增长34.9%,月均销售特定保障型产品人力同比增长43.8%。

近年来,随着保险回归本源以及“严监管”的举措落地,保险销售更为规范,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这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代理人数量的下降。但是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国人寿已经把科技应用渗透到各个环节,包括代理人的培养与管理上。

“近五年来,中国人寿一直在坚持转型升级,在人员队伍上我们推出了比较多的举措,如今的人员数字恰好反映了这些举措有很好的落地成效。2019年中国人寿在产品策略、科技支持以及科技赋能方面,对销售人员有比较多的支持,间接提升了留存率。”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在发布会上认为代理人数明显增长这是原因之一。“未来公司还会坚持提质扩量,在保证一定规模的前提下,重点提升队伍的质态和结构。

对于以代理人模式为主的传统保险公司来说,面对互联网保险营销模式,该如何选择呢?

詹忠表示,两者不是非此即彼,不能说用一种模式去替代另一种模式。现在国寿正在积极探索,如何融合互联网保险来为公司赋能,即融合发展,与同业、市场、国际先进经验进行融合。相信互联网保险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人寿表示,公司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包括产品优化、服务优化、产品升级,同时加大了线上的训练和培训,也更多地做了科技的赋能,来对冲业务因疫情受到的影响。

2019年年初,王滨曾表示,“要再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建成综合化经营特色突出、科技化创新能力强大、国际化布局基本成型,核心主业市场引领地位稳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和全球竞争能力卓越的国际一流金融保险集团。”

可见,在科技化创新的路上,中国人寿已经身体力行。


王滨与“鼎新科技”


透过2019年的业绩可以看到,中国人寿的关键指标全面飘红,“重振国寿”首战告捷。

一年前,王滨围绕“重振国寿”战略目标对公司经营管理进行全面转型改革,内部称之为“鼎新工程”。“鼎新工程”确定了十大方面、30余项重点项目,并于12月底前,基本完成了组织架构优化和人员调整,积极探索建立了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和市场布局。

与此同时,2019年也是中国人寿也启动了“科技国寿”建设三年行动,重赋能、重创新,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行业领先的金融科技,全力建设“科技驱动型”企业。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寿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赋能保险全价值链,实现了销售模式、职场网点与客户体验的升级。一是线上获客同比提升47%,线上增员占比达70%;二是星级职场数字化全覆盖,销售作战指挥中心直通基层一线,信息实时直达;三是全流程理赔自动化案件1130万余件,重疾短期出险的风险识别准确率达91%。

可以说,科技创新成果遍布从后台到前端再到寿险生态等全领域,有力推动中国人寿的数字化转型。革新IT架构,落地业界先进的混合云,资源配置效率提升10倍,使得整体访问速度提升3倍;以组件化、插件式的各类“轻”应用,快速顺应市场要求灵活组合;以云视频、云桌面为代表的创新应用变革传统办公模式,打造互联网直播与智慧移动办公新亮点;此外,中国人寿还基于数字化平台孵化创新应用千余项,以保险为核心的生态服务日渐丰富。

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投入与应用,客户能够在中国人寿体验到行业领先的理赔全流程自动化处理模式,个人理赔案件申请支付时效同比提速41%;保单服务便捷性显著提升,个人客户投保无纸化办理率达97.8%,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线上保全办理量同比提升47%。同时,智能核保系统2.0,使得智能审核率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在线机器人服务量同比增长77%,从而,实现了更加快捷满足客户需求,更智慧地服务客户。

尽管如此,这场科技化的变革还远没有结束。作为工业时代、电力时代之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规模、深度和影响力正在这次疫情中得以加速进行着。任何企业,只有不断追赶和超越,才能永立潮头,这是更古不变的真理。


传统险企的数字化变革


传统保险公司的科技化变革尤其是数字化变革,早已开始,并在不断深化,并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

2019年9月23日,平安人寿宣布,为顺应科技创新浪潮及行业变化趋势,打造智能化经营体系,持续强化客户经营导向等,公司将开启全面数据化经营转型,即“2355”改革工程计划,通过“两步走”实现全面数据化经营,做大做强个险、银保、“线上+区拓”三大渠道,构建渠道管理、运营、产品、共同资源、投资管理五大职能中心,以及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五大销售区域。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改革,是平安人寿全面数据化经营的重要步骤,将实现经营、销售、服务等流程智能化,从而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无独有偶,曾创造了业内的“华夏速度”的华夏保险,也于2019年12月20日下午,隆重发布其智能化服务平台——智慧服务1.0,进行全面的科技化、数据化战略布局。该服务平台全新升级了7大类服务,包括66项功能,推出一站式服务,涵盖保险服务全生命周期。

在科技层面,智慧服务1.0的整体技术架构是采用前后端分离,服务化、无状态设计、分布式部署,由此带来服务办理的秒级响应;此外,智慧服务1.0全部实现数据化,以数据驱动与CRM平台实时交互,主动服务,这时客户不需要开口,就能知道客户的需求,并进行满足。

传统保险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已经加速其自身的蜕变,“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陈春花指出。

1月30日,在中国人寿福建省晋江市一场以视频直播形式支持销售团队大早会正在召开,参会率高达64%。为了全系统推广后系统能顶住高峰压力,当晚,中国人寿组织36家分公司科技部开展了视频直播并发能力压测工作。

2月1日至4日,全系统通过e职场直播召开各类直播5844场,总参与人数456,204人,总播放次数1,300,527人次,规模超千人的直播31场,河南分公司“河南个险渠道‘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视频会议”直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破两万人。

自2月1日以来,中国人寿支持云会议11729场,总计超2万小时,支持直播近5万场,播放超过1171万人次,为抗疫、复工提供科技支持。

这也成为中国人寿科技化、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而在疫情的持续下,如何实现“反脆弱”将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的共同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