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临渭区华山路学校教师尹立峰:思政课教学从"线上"到"线下"怎么做?

尹立峰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学生开学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从"线上"到"线下"思政课应该怎样实施才有效?如何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让"爱"平稳过渡,我是这样做的:

做好评估,找到"特别的你"

学生复学后,我们首当其要的是摸清底子。"线上"教学因种种因素造成我们对学情难以掌握,学生是否对知识都做到了理解和掌握,学生的能力是否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是否都得到了提升。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线上"教学对自律性强、自控能力强、学习优秀的孩子来说不是问题,只是改变了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大;反之,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效果就不会得到保障,有的甚至会被落下更远,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针对这一点,我们在"线上"、"线下"衔接的时候,有必要组织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学生"线上"教学效果,找到那些"特别的你"。

学生在"线上"学习期间过分的依赖网络和手机,自觉和不自觉的会离不开手机,有可能形成"网瘾"。学生可能依赖手机完成作业和检测,也有可能利用手机玩游戏、聊天等。这些孩子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也是我们要找的"特别的你"。

学生在宅家期间、"线上"学习期间,思想和情绪会受到影响和改变,会自觉和不自觉的形成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表现出对学习任务、学习要求、学习时间不会很敏感;有的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表现得急躁、不认真、说谎话、自我意识突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等。这些孩子也是我们要寻找的"特别的你"。

学生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缺少和外界沟通和交流,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凡事从自我出发,缺少社会认同和责任担当,缺少爱和被爱,思想认知变得偏颇,难以和人沟通和交流。这些学生也是我要寻找的"特别的你"。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让"线上"到"线下"更平稳

在"线上"教学向"线下"过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根据思政课的特点做到以下四点,让"爱"走得更平稳。

一是通过教学评估,找出了各层次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的教学靶向更准确,做到了因材施教,会取得良好效果。这个过程强调点对点,兵带兵。点对点就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实施面向个体的教学:从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活动设计上下功夫,做到点对点、一对一。比如关注热点问题,对第一层次的学生要求描述清楚事件的内容,找出和教材中匹配的内容比照学习就可以了;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不但要讲清楚内容、用教材内容去印证,还要类比出事件的异同;第三层次的学生在以上基础上还要讲清事件涉及的教材原理,总结出规范的答案来。兵带兵就是让第三层次的学生帮助第二、第一层次的学生,第二层次的学生帮助第一层次的学生,互相监督,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二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彻底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思想上引导,行为上规劝,过程上互相监督,必要时可寻求家长的帮助。另外还可以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忘记"手机,拿起书本,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是利用课本和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和人愉悦相处,感受团队和群体生活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建立学习团队,设计团队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习和生活,感受团队的力量,享受团队带来的快乐和愉悦。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创设一些可以带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会和人交流,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等。

四是让学生走出自我,获得"爱"。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一些学生共同参与的环节,帮助学生走出自我。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思政课的特点,收集一些抗击疫情中凸显家国情怀的事情和事迹让这一部分同学进行讨论,在班级中交流,从思想深处让学生理解怎样走出自我,怎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纠正学生偏颇的认知,帮助学生回归到集体中、人群中。另外对这些学生要关爱有加,让这一部分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被爱",促使其从心理上认同,从情感上回归,走出自我封闭的怪圈。

2020年的这一场疫情,注定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记忆,甚至在未来一段很长的日子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思政老师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一定要给孩子上好"开学第一课",让他们通过老师的"爱"和关注反思自己,经历成长,遇见更好的人生。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