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懷還是下懷,暗示不了胎兒的性別,但能表明胎兒在宮內的位置

有位同事之前懷孕了,開始的時候大傢伙也只覺得她變胖了一些。後來,她要回家休產假了,眾人才紛紛明白過來。

那時她的肚子已經比較明顯,不過從背後看的話依舊和平時沒什麼特別大的不同

有經驗的同事說她這是"上懷",應該是個女兒。

果然,這位同事最後生下一名女兒。

不久前一個朋友也懷孕了,和這位同事不同的是,很快我們就發現了她的大肚子。她整個人也在迅速變得臃腫起來,主要是腰部和臀部。

等到月份大了,她不得不每天一手扶著腰一手託著肚子慢慢走動。朋友的婆婆斬釘截鐵地說:"這叫下懷,肯定是男孩!"

其實雖然有巧合,但是所謂"上懷生女,下懷生子"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上懷下懷能說明的不是孩子性別,而是另有其他。

上懷還是下懷,暗示不了胎兒的性別,但能表明胎兒在宮內的位置

上懷和下懷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孕肚的形狀。

顧名思義,上懷肚就是肚子高高隆起,看起來像是頂部朝上。

同樣,下懷肚就是肚子向下頂出去。

在22周顯懷後,上懷肚看起來就像有個盆子倒扣在胃部,使得上懷肚的孕婦在初期看起來只是吃多了胃部被撐大了一樣。

下懷肚呢則是小腹部的隆起,初期還只是看起來隆起部位靠下,但是等到後期整個肚子就如同要掉下來一般往下墜,孕婦因此不得不常常用一隻手託著才能保證自由活動。

上懷還是下懷,暗示不了胎兒的性別,但能表明胎兒在宮內的位置

二是孕期主要症狀各有不同

俗話說"上懷吐下懷尿"。說的就是上懷的孕婦懷孕期間胃口不好,吃不下東西,孕吐明顯。

而下懷的孕婦則是胃口不怎麼受影響,想吃多少吃多少,還有的可能吃的更加多了

但是下懷的孕婦會非常頻繁地上廁所,感覺自己不是在廁所就是在去廁所的路上。另外,上懷的孕婦稍有一點運動量很容易喘不上氣來,尤其是後期稍微動一下都要喘很久。

相比下懷的孕婦雖不至於氣喘吁吁,但是越來越大越來越下墜的肚子讓她們走起路來十分費力,而且腰背的疼痛十分難耐。

下懷的孕婦也因為肚子位置的原因很容易睡不好,一晚上翻來覆去,怎麼都不舒服。

上懷還是下懷,暗示不了胎兒的性別,但能表明胎兒在宮內的位置

三是下懷的孕婦生產時有更大概率胎位不正

所謂胎位不正就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不是"頭位"-以頭朝下並且豎著的方式等待在子宮口,而是以橫著的或屁股朝下的姿勢就位。

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首先上懷下懷和寶寶在子宮內的位置有關。

當胎兒在媽媽肚子靠上的位置時,會拉得整個子宮偏移向後,子宮頸朝著肚皮方向頂出去,看起來肚子就是向上隆起的。

下懷的胎兒位置靠下,拉動子宮偏移向下,子宮頸朝著小腹頂出去,這樣看起來就是肚子在朝下墜。

其次和孕婦體型有關。

上懷的孕婦一般體格較小,骨盆較窄,下懷的孕婦一般骨架大盆骨也大。

上懷還是下懷,暗示不了胎兒的性別,但能表明胎兒在宮內的位置

知道了上懷下懷的形成原因,就能解釋孕婦們不同的孕期症狀了。

上懷的孕婦因為胎兒的位置會擠到胃部,所以沒食慾容易飽。

為了胎兒和自己的健康,上懷的孕媽應該少食多餐,既可以減輕吃飯時的難受也可以補充充足的營養。

同時因為肺部也會受到壓迫,使得呼吸困難,所以上懷孕婦也要注意練習調整呼吸,同時在前期加強心肺功能。

下懷的孕婦因為受到擠壓的是膀胱,所以經常會有尿意。

但此時千萬不能憋尿,否則不利於胎兒生長。

因為腰腹部肌肉十分鬆弛,腰椎壓力大,下懷孕婦孕後期十分容易腰痛,要注意休息。另外因為骨盆較窄,上懷的胎兒一般會自動調整姿勢為豎著,而下懷的胎兒因為活動空間較大,所以很容易出現橫在子宮內的情況。

因此下懷的孕婦後期要格外注意胎兒的體位,及時調整。

下懷的胎兒因為生長空間比較大,孕婦也要注意不能吃的太多,不然胎兒過大生產時會造成恥骨撕裂等問題。

上懷還是下懷,暗示不了胎兒的性別,但能表明胎兒在宮內的位置

大多數孕婦都是下懷,如果上懷女下懷男的說法正確的話,那麼男女比例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所以上懷下懷看不出孩子性別,只能看出孩子位置,以及一系列相關的問題。

瞭解了上懷下懷的原因和影響,孕媽媽們就可以早做準備,該預防的預防,該調整的調整,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在孕期和生產時都有一個比較好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