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忠勇猛将如云,为什么单单把关羽捧上神坛?

古德里安586


关羽捧上神坛的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是封建帝王。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主要战绩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闯五关斩六将等展示了关羽的勇猛,一把青龙偃月刀,脚踏赤兔马,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吕布死后嫣然成了三国里的第一猛将。这是关羽的勇猛,被人所崇拜。在于曹操一战中被围,为就大哥刘备的两个老婆,委屈投降曹操,但始终心挂大哥刘备,1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曹营期间,对两个嫂子照顾有加,秋毫没有非分之想,也没有抛弃他们一走了之 ,这是义。当得知刘备的下落后,依然决然的放弃曹操给予 的高官厚禄,不顾千难万阻投奔刘备,这是忠。赤壁之战中,在华容道堵截曹操,为了报答曹操当年的恩情,不顾自己立的军令状,放曹操离去,这也是义。在三国演义中,这么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怎么不被人所推崇。在封建社会,帝王推崇关羽,因为关羽忠义,来让自己统治下的百姓对自己要忠诚,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


铮宝潇宝都是胖宝


关羽为人即忠义,又狂妄自大,性格分明,辨析度高,易于被大众铭记。

关羽自桃园三结义以来,一直跟随刘备东征西战,虽然刘备军团在先期一直处于颠破流离的状态,甚至中间被曹操军团打散过一次,当时曹操为了拉拢关羽入伙,极力向关羽示好,又是约法三章,又是送金银美女,就连赤兔马都送了出去,即便如此,关羽也没有被这些东西打动,在获悉刘备的下落后,带着兄嫂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刘备。此为“忠”

赤壁之战,曹操被周瑜一把大火烧的望风而逃,诸葛亮潜关羽在华容道堵截曹操,果然,二人在华容道相遇,关羽念着曹操当时对自己的好处,念及曹操没有为难自己和兄嫂,宁愿挨着军法的处置,也放了曹操一条生路。此为“义”

关羽领兵荆州后,东吴之主孙权,自降身份,遣诸葛瑾做媒,打算为自己的儿子像关羽的女儿求亲,关羽大骂孙权为狗,“虎女焉能嫁犬子”

刘备汉中得胜,诸将立功欣赏,曾经的刀马手,老将黄忠被列为五虎将之一,关羽恼怒至极,认为黄忠身份卑微,不配与其同列。此为“自大狂妄”

刘备将荆州托付与关羽,就是因为其忠义无双,且又较张飞有勇有谋,所以刘备放心。关羽也没有让刘备失望,保证刘备入蜀、汉中之战皆无后顾之忧。此为关羽忠勇的表现。

汉中之战后,关羽不顾大局,立功心切,在刘备元气大伤的情况下,出兵襄樊先期虽降于禁,斩庞德,困曹仁于襄阳,威震华夏,后期却因为目中无人,擅自窃取了孙权的粮草,将自己置于孙曹夹击的局面,此为狂妄自大的表现。

用现在的话讲,关羽属于自带人设。让你即为他的忠义叫好不绝,又为他的自大、狂妄,毁了刘备的好根基而咬牙切齿。

这样矛盾的人设,大众想不记得他都难。

后世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关羽是从宋代开始,逐渐被各时期的统治者捧上神坛的。

两宋政治上的内强外弱,是关羽崇拜兴起的主要原因。虽然赵匡胤在建立北宋伊始,就吸取历史教训,全面加强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央集权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但在实现中央权力集中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崇文抑武”之风盛行。尚武之风日衰的结果是,宋代虽有武举,但却以试策高低定去留,“武举发,先阅射骑,而试之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使得对武士的选拔重文轻武,弱化了军事指挥者。另一个后果就是致使军备长期被忽视,“惟务斗力多而不求所射疏密”。在这样的情形下,北宋不得不面对军事作战频频失利,自身政权持续弱化,西夏、辽、金及蒙古等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强势崛起,不断蚕食中原的现实。

军事上的失利带来了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和百姓流离失所。人民对收复失地和安定生活产生了强烈愿望,“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虽然寇准进行坚决抵抗,岳飞、韩世忠等人一度收复大片领土,但这些努力在腐败无能的政府面前都是杯水车薪,难以改变失败的命运,民众们不由得产生了对英雄的渴望,而关羽忠义无双,武艺高超,前半生颠簸流离,后半生安居乐业(真守荆州),完全符合了当时两宋人民的现状以及对心目中英雄的标准。

所以宋朝时起,关羽逐渐步入神坛。

说道这里,不得不提及抗金英雄岳飞。岳飞其实也完全符合忠义、武艺超群的英雄形象,但奈何宋朝被金人所灭,作为元朝的统治者,金人必然不允许民间公然将岳飞捧为像关羽一样诸如“武圣”“忠勇侯”之类的英雄,甚至神话形象。

所以,关羽的光辉形象也就自然而然的流传下来了。


始终先生


因为关羽不仅仅是一名武将,更是忠诚,勇猛的象征。

忠诚义胆,义薄云天。21世纪的今天,现在很多人家里都还供奉着关公,因为关羽一生忠于刘备,从来没做一点儿对不起刘备的事,关羽被曹操俘虏后,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打袁绍时,关羽首当其冲,为的就是能够建立大功,早日脱离曹操去寻找兄长刘备,然而刘备却身在河北袁绍军营,关羽斩杀了大将颜良,差点害死刘备,然而却是因为不知刘备在袁绍阵营之中,后来得知刘备下落,而且为曹操立下了大功,报答了曹操不杀之恩,带着嫂嫂挂印封金去寻找刘备。而刘备也看出袁绍并非明主,也离开了袁绍,最后兄弟三人相隔多年在古城相会,关羽痴心不改,忠义不二。

勇猛过人,武力高超。关羽不仅忠义而且武艺高强,刘备遇见关羽时候,关羽便是和张飞扭打在一起,一个井口磨 盘无人能动,可关羽挪开了,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是否真实存在暂且不说,但是也能看出关羽确是一位勇夫,后面跟随刘备更是建下大功,斩颜良于万人之中,解白马之围,几个回合便将董卓的先锋大将华雄斩于马下,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又水淹七军俘虏于禁,威震华夏。

不为权重,不贪图美色,金钱。曹操十分欣赏关羽,为笼络关羽,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他,封他为汉寿亭候,赏无数美女,赐千万黄金。可关羽不为所动,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结义大哥刘备,而且为了报答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

所以说

义薄云天英雄汉,从古至今千千万。

唯有云长后人拜,忠肝义胆万人爱。




药店不卖药


汉末三国是一个乱世,你方唱罢我登场,臣子更换主公是家常便饭。关羽一介匹夫,然对刘备始终忠贞不渝。历代王朝皆奖励臣节,因此关羽能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推崇和认同;

桃园三结义及其背后的意气相投,豪气干云,两肋插刀对于1000多年来中国民间社团帮派的组建既是一个榜样标杆,同时对其价值观的取向也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所以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力也显著高于其他武将;

居庙堂之高,舍身王事之忠;处江湖之远,不忘兄弟之义。

当然,关羽勇武绝伦,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镇荆州围襄樊,水淹七军,建立了很多武将难以企及功业,也是他在历代武将中脱颖而出,为后世所推崇的重要原因。

16年在洛阳游关林,特意写过一首古体诗:

游关林

千秋忠义百战功,

不负春秋国士风。

正待功成隆中策,

君侯遗恨走麦城。




我的乾坤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那可以说是相当之乱了,所以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谋臣猛将,其中民间流传有这样一首打油诗叙说这些猛将们: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在这二十四名猛将之中,有些人随着时间的消逝名字慢慢的不为人所熟知,而武功不算最高、战绩不算最好的关羽却被捧上了神坛,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后主刘禅在景耀三年追谥关羽为壮缪侯,根据谥法“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整体的意思就是说关羽在领军方面有能力,但是没有发挥出来(武而不遂),有些名不符实(名与实爽),这个评价属于比较中肯,但是也不算什么美谥。

《三国演义》只是对民间传说的艺术加工,其中许多段子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了,大概是因为故事中关羽的忠义无双吧,因为无论哪个版本的关羽形象,都是那么的义薄云天,随着这一形象的深入人心并脸谱化(京剧中关羽的脸谱就是红色代表忠义的),关羽的名声也渐渐显赫了起来。

忠义的形象最被历朝历代的帝王们所看重(比如乾隆表彰史可法),所以自宋徽宗时起,各朝帝王屡次为关羽追封,以表彰他的忠义无双。

佛教和道教也趁机将关羽收入信仰体系之中,关羽在佛教中被尊为伽蓝菩萨,在道教中被尊为护法元帅以及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随着《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更是将关羽推上了神坛的顶峰,其中关于关羽的典故数不胜数,比如关云长夜读《春秋》、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阵斩颜良文丑、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刮骨疗伤谈笑自若及至最后败走麦城。

没有哪一名武将让罗贯中为他耗费如此之多的笔墨,整篇书中也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而诸葛亮也是《三国演义》之中另外一位受人供奉的大神。

清雍正三年(1725年)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并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县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仪进行春秋两祀。从此,关羽成为国家祭祀的主神,达到了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的地位。

有这么一副对联是这样描述关羽的:

汉封侯明封王清封大帝

释称佛儒称圣道称天尊

这个描述想来还是比较贴切的,关羽有勇有谋、傲上而不欺下,为人义薄云天,为臣赤胆忠心,为友肝胆相照,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忠义”完美契合,也许这才是关羽的信仰长久不衰的原因吧。


飞凡看历史


关羽被捧上神坛不是因为勇猛,而是因为忠义。

01

关羽是一位殉道者

从追随刘备镇压黄巾军起义开始,关羽就把扫平叛乱、匡扶汉室作为一生的目标追求。

刘备口口声声要剪除汉贼,匡扶汉室,这是关羽一心跟随刘备的主要因素。江湖都在传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董卓第二,关羽尽管是投降了曹操,但从心灵深处并没有认可他。尽管曹操对待关羽恩宠有加,但关羽始终认为曹操是为了自己的霸业而笼络他,为他所用。在关羽看来,只有刘备才是真心为了汉室而奋斗的人。

这就是关羽离开曹操寻找刘备的根本原因。

219年,刘备在汉中战胜曹操后,自立为王。关羽认为刘备跟曹操一样,已经背叛了汉室,成为了汉贼。

关羽知不可为而为之,不顾客观条件,贸然发动襄樊之战,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志,为汉室做最后一搏。

毕竟关羽仅仅是一员武将,不可能有更高的谋略和手段,也不可能把天下大势看得那么明白,像荀彧一样,做一下曲线救国。

荀彧清楚曹操跟袁绍等人一样,都是在图谋自己的霸业,也清楚汉室已经名存实亡,任何人也不可能改变这个大势。但荀彧依然真心辅佐曹操,就是期望尽力维系汉室的存在,延缓汉室灭亡的时间。

荀彧是聪明的,也是明智的,但不被一般人所理解。关羽是单纯的、直接的,却更容易被普通的民众所理解、所接受。

荀彧是一个殉道者,最终与曹操分道扬镳,以死来证明自己一生的信念;关羽也是殉道者,最终与刘备分道扬镳,以自杀式的进攻来为汉室殉道尽忠。

赵云跟荀彧、关羽一样,是忠心汉室的,但赵云是谦谦君子,不像关羽那么猛烈。赵云主张北伐,目的是清除汉贼,匡扶汉室。

但刘备名为替关羽报仇,实则为了夺回荆州,这是赵云与刘备战略分歧。

诸葛亮以清除汉贼、匡扶汉室为名义北伐,其目的是为了延续蜀汉的存在,与赵云北伐的目的截然不同,赵云不可能得到诸葛亮的重用。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赵云是完美的。但站在统治者的立场看,赵云的性格是有缺陷的。统治者不需要你的完美,需要的是你绝对的服从。

作为统治者,并不希望荀彧这样的曲线救国,因为荀彧不最后自杀殉国的话,谁清楚他是不是汉贼的帮凶呢?又有谁会相信辅佐汉贼就是匡扶汉室呢?更多的人恐怕会以为荀彧就是助纣为虐,有几人会像诸葛亮一样明白,曹操暂时不该死,天下还需要曹操呢?想匡扶汉室的人谁不期望曹操早一点死去呢?

因而,无论是在民间还是朝堂,都不认为荀彧、赵云是真心匡扶汉室的殉道者,而只有关羽才是。

至于吕布、马超、张飞、典韦、许褚、张辽、张郃、徐晃等武力值超强的武将,就更与”忠“字,相去甚远。

02

关羽之义

关羽在刘备无立锥之地时不离不弃,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决裂,就说明忠大于义。

关羽离开曹操的理由是不忍背弃刘备,似乎是大义为先。其实,关羽根本上是为了自己追寻的忠。如果他意识到刘备也是在寻求自己的霸业,关羽绝对不会一生追随。

诸葛亮追随刘备,绝对不是像关羽那样,看不清楚刘备的本性,正如他口口声声要北伐,其目的是维系蜀汉的存在一样,他并不是为了黎民百姓,不是匡扶汉室,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人生。

根本而言,诸葛亮跟刘备的确是志同道合,都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

当然,实现人生价值,都没有错。跟关羽一样,都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不过关羽的人生目标是匡扶汉室。不管关羽是否实现了匡扶汉室的目标,但关羽的确是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因而,关羽是以“义”为借口,给曹操一个面子,不好说破曹操就是汉贼。

如果关羽说刘备才是真正的匡扶汉室,岂不就是在说曹操你是汉贼吗?关羽还能活吗?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如关羽投降曹操一样,如果不投降而被杀,还用啥来匡扶汉室呢?

由此看来,关羽也是很聪明的,用一个普世观念“义”,堵住了悠悠众口,顺利的实现了“尽忠”的目的。这很容易被普通民众接受,也更容易被朝堂认可。

这就是关羽首先在民间被捧上神坛,才逐步被朝堂认可为神。没有民意基础,朝堂是不可能凭空塑造出一位尊神出来。即便塑造了,也不会被民间永久认可、接纳。

忠义的完美结合,这才是关羽被捧上神坛的真正原因。

荀彧缺少了“义”,这是他不能成神的根本。他的忠义是分离的,一生跟随曹操,最终离弃,尽管是为了忠心汉室,但在民间看来,是为不义。

赵云不能为神,是他游离于忠义之间,没有明确、坚定的行为,说好听一些是为了追求完美,说难听一些,就是不忠不义。不能为汉室誓死效忠,不能为刘备全力尽义。

赵云是个悲情角色,作为普通人,他是完美的。也正因为他作为普通人的完美,所以才得不到刘备、诸葛亮足够的器重,也就更不可能为神。


豹眼看历史


关羽被捧上神坛,是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被人为选中并进行包装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关羽活着的时候,甚至在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被认为一个本领高强的武将而已,与其他人相比并没有特别之处。

蜀汉对关羽追谥为“壮缪侯”最能说明这一点。

“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

使用“壮”与“缪”两个字,一方面肯定了关羽的军事能力,另一方面也指出关羽名不符实。

总体来说,当时对关羽的评价是中性的,既没有贬低,也没有太多赞誉。

直到宋朝,才开始一步步包装关羽,开始各种造神行动,关羽一步步走向神坛。

一、关羽被捧上神坛的前提

如前面所说,关羽之所以被捧上神坛,完全是出于巩固统治的目的,意图笼络各方势力。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树立一名标杆、旗帜性人物,这个人必须符合的:“忠”、“信”、“义”这一信条,能站在前台为摇旗呐喊,充当代言人。

二、关羽被捧上神坛的偶然性

之所为说是偶然,是因为关羽也是被动的,是被统治者选中的,还是在他死后数百年之后被选中充当这个代言人。

关羽被捧上神坛与其武力值无关,在真实历史上,关羽在三国中并非武力顶级的将领,不说吕布,就连徐晃、许诸、张辽、庞德、周泰、张飞、马超、典韦、赵云等数十位武将,武力都与关羽不相上下。

但是关羽又有两个优势,使得他最终脱颖而出被选中。

一是关羽自身属性符合“忠、信、义”:匡扶汉室、矢志不改为“忠”、受恩必报为“信”、兄弟不离不弃为“义”,与统治者的要求高度吻合,因而成为他们的目标人选。而吕布虽然武力值第一,但因“三姓家奴”事件,形象大大受损,首先被抛弃。

二是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力巨大。关羽形象历经数百年的民间流传,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远远超过徐晃、张飞、马超等人,因此借助关羽的流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迅速达到笼络各方人心的目的。

于是自宋徽宗时起,各朝帝王屡次为关羽追封。

“汉封侯明封王清封大帝,释称佛儒称圣道称天尊”

关羽以“武圣”之称与“文圣”孔子并列,至此登上了神坛,被高高供奉。


晓东笔谈


关羽上神坛位列仙班是有原因的。首先忠义二字当奉为先。1.暂归曹操。曹操赠予黄金不能动摇其心,至后,闻兄长刘玄德去处,即刻封金挂印,率部众及兄嫂辞別曹公。2.为护兄嫂九死一生,过五关斩六将,此诚为大丈夫所为,为忠义也。其一生义字当先,忠兄忠国,应为世人楷模。


江河湖海洋


关羽类似现在所称的:又红又专,他武艺超群,武德可赞,不媚上,不欺下,对主公刘备,对蜀汉忠诚不二,华容道义放曹操,义薄云天,挂印封金,不贪女色。似此这般,三国里哪个武将可与媲美!


良隽


关羽,字云长,长像威武,熟悉春秋,是忠义的化身。关羽的一生真的是可歌可泣,从桃园三结义开始一直追随刘备至死,其志始终不渝,其情惊天地泣鬼神。先说其志:当时和刘备分散后,和曹操约法三章降了曹公,曹操其实很想关羽心改朝向自己,在其斩河北名将颜良,诛文丑后,表关羽为汉亭候,封赏一个大房间放不完,还赏了好多美女,名利财色都己经达到世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曹操对关羽的厚爱连手下很多人都吃醋,但偏偏关羽不为所动,不管刘皇叔在那里,都要千万里千万里追随着去。有一个细节不能不提,曹操有天看到关羽战袍破旧不堪,量身为关羽一件崭新的战袍,关羽推诿不过,接过来当着曹公和众将把新衣服穿在里面,把旧衣服穿在外面,当时,曹公不解问道:云长,这是为何?关羽:此战袍乃皇叔所赐!众将想斩杀关羽,被曹公喝退,名利不能动其志,财色不能动其心,真乃天下少有忠诚之士也!其二,对刘皇叔的情谊,为了护送二位嫂嫂,传说刘皇叔二位夫人是绝色美女,想打主意的人很多,关羽经常就像士兵一样在门外守岗,风吹雨打,风餐露宿从不改变,此时此景天他都为之动容,在过五关斩六将路上,更是历尽艰辛磨难,这份情谊世人又有几个人做到?随着历史的演变,老百姓的传颂,关羽的忠肝义胆,义薄云天己经被神化,但也反映这种品格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所要追求的人生品德,因为不管斗转星移,改朝换代我们都需要这样臣民,兄弟朋友,也是人类进步的表现。现在关羽己经各行各业崇拜为财神爷,也是人们希望大家要讲忠义,做生意要讲信誉。有个剃头铺也供奉关羽,门口那幅对联挺有意思:天下头颅有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不管他押不押韵,口气倒挺大,听口气极像是关羽的口气,之所以供奉关羽,估计是因为看上关羽那把青龙偃月刀了!听说生意红火。关羽中毒箭后,华佗先生为他刮骨疗伤,关羽哼都没有哼一声,忍常人不能忍,难怪华佗说:君候真乃神人也!而在我印象中还能做到哼都不哼一声的还有我们的元帅刘伯承,当时他右脚被子弹打中,怕神经影响以后指挥战争,坚决不打麻药,手术过程中也没有哼一声,术后外国医生称赞:此乃军神也!后面事实也证明了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