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和尚的故事,告訴家長和孩子,聰明與否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彭端淑(約1699年-約1779年),字樂齋,號儀一,眉州丹稜(今四川丹稜縣)人。約生於清聖祖康熙三十八年,約卒於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員、文學家,與李調元、張問陶一起被後人並稱為“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十歲能文,十二歲入縣學,與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稜萃龍山的紫雲寺讀書。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舉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進士,進入仕途,任吏部主事,遷本部員外郎、郎中。辭官後在四川錦江書院講學,名重一時。著有《白鶴堂詩文集》、《雪夜詩談》、《晚年詩稿》等。

兩個和尚的故事,告訴家長和孩子,聰明與否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彭端淑蠟像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彭端淑作於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的《為學一首示子侄》,收錄於《白鶴堂詩文集》。那個時候,雖然彭端淑同族子侄很多,其祖父直系就達69人之眾,但寫此文時還沒有一位子侄能夠中舉。彭端淑雍正年間已考中進士而進入仕途,所以作為長輩,他甚為憂心,寫下了這篇《為學一首示子侄》。

文章主要論述人的天賦並不是決定學業是否有成的先決條件,只有通過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放到今天孩子教育成為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的大背景下,這篇文章仍有其現實意義。在家長面對不想學習的孩子時,可以把裡面的典故拿出來,用另外一種方式與孩子溝通。


為學一首示子侄(原文)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兩個和尚的故事,告訴家長和孩子,聰明與否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囊螢夜讀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為學一首示子侄【堃哥譯文】

原文翻譯若有不足或疏漏,請各位看官不吝賜教,感謝!

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如果你去做,困難的事情就會變得容易了;如果你不做,容易的事情也會變得困難。一個人求學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你肯學,困難的內容也會變得容易;如果你不肯學,那麼再容易的也會變得很困難。

我天資愚鈍,不如別人,我材質平庸,也不如別人。但我天天學習,長期不敢懈怠,等到學成了,也就不知道什麼所謂的愚鈍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資聰明遠超別人,我的材質卓越遠超別人,但如果我摒棄這些不去使用,那麼我跟愚鈍和平庸的人就沒有什麼差別。聖人孔子的學說,最終就是由天資不高的曾參繼承流傳了下來。既然這樣,那麼我們是天生愚笨還是聰明,對我們個人而言難道就是一成不變的嗎?

四川的邊境上有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你看怎麼樣?”富和尚說:“你憑藉著什麼前往呢?”窮和尚說:“我憑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買條船去南海,都還沒能實現。你憑什麼去!”結果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這事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的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色。

兩個和尚的故事,告訴家長和孩子,聰明與否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窮和尚與富和尚

四川距離南海,不知有幾千裡啊,和尚中富的不能到達而窮的到了那裡。人們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上的那個窮和尚嗎?

所以說,一個人的聰明與敏捷,是既可以倚仗而又不可以倚仗的;凡是光倚仗自己聰明敏捷而不肯學習的人,是會自己把自己毀了的人。而人的懸鈍與平庸,是既可能限制你而又不能限制你的;凡是不被自己的懸鈍平庸所限制而能不知疲倦地努力學習的人,是自求上進的人。


堃哥說幾句

這是一篇勸告孩子們不要怕自己愚笨,要樹立堅定的志向、勇於克服困難、努力求學的文章。作者開門見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一切事情無所謂難易,關鍵在於是否有決心去做,求學也是如此。接著用兩個和尚去南海的故事,生動而有力地證明了這一看似淺顯實則深刻的道理。最後用辯證的觀點重申題旨,意在勸勉孩子們立志求學,應該像那位窮和尚一樣,不單純依靠客觀條件,不被困難所迫,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去做,從而取得成功。文章說理淺顯而寓意深刻,故清人李漁《閒情偶記》有言曰:“能於淺處見才,方是文章高手。”這一評語,用在《為學一首示子侄》上是非常恰當的。

這篇文章強調非先天因素,比如意志、態度等,對學習的重要性,這永遠是對的,也是孩子們應該懂得的一個道理。《孟子·告子上》有篇“學弈”的故事,同樣強調了不是天賦,而是學習態度,對於學習更為重要。堃哥也把它放在這裡,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參考。

兩個和尚的故事,告訴家長和孩子,聰明與否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學弈的故事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