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畫助力閱讀思維的鍛鍊

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叫Sudi的男孩,非常害羞,所以很想找一隻老虎來練習咆哮以壯膽。儘管媽媽屢次警告他不要這麼做,Sudi還是進了森林主動尋找老虎。終於,他找到了一隻黑黃條紋的可愛的小老虎,大聲地衝它咆哮。小老虎震驚了,不敢相信竟然有人類敢挑戰自己,於是各種懷疑、不自信,對著河裡的倒影反覆練習自己的咆哮技能。

最後,小老虎找到Sudi,問道:“你為什麼衝老虎咆哮?”

Sudi:“因為我很害羞,對老虎咆哮能夠補救我的缺點。”

小老虎:“哦,我明白了。”

Sudi:“這麼說吧,老虎是世界上最兇猛的動物,能對老虎咆哮是非常勇敢的一件事。”

小老虎很高興:“比獅子還兇猛嗎?”

Sudi:“當然。”

小老虎:“比熊呢?”

Sudi:“比熊兇猛多了。”

老虎發出像貓一樣的咕嚕咕嚕的聲音,覺得很滿意:“你是個好孩子。”

從此,Sudi和老虎成了好朋友,他們常常一起散步,並練習互相咆哮。

這是由英國作家Donald Bisset創作的一篇經典兒童故事。在閱讀課上,三四年級的孩子們很喜歡,但為什麼喜歡,很少有孩子能講得清楚。於是我設計了幾個小問題讓孩子們討論:

1.Sudi和小老虎為什麼成了好朋友?

2.Sudi為什麼不顧媽媽的警告主動去找一隻老虎來咆哮?

經典作品中生動的人物形象、角度闡釋的可能性,常常謎一樣地吸引著讀者。我期待孩子們在討論中互相傾聽,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並能在原文中找到相應的細節來證明自己的想法,這涉及一系列如推斷、證明等高階思維閱讀活動。在正式討論之前,我讓孩子們畫了一幅“Sudi老虎首次對哮圖”,既能滿足孩子們不同學習和智能類型的需要,也是一個思維訓練的小熱身。故事雖然一樣,但孩子們畫得各不相同。請看作品。

學生一


學生畫助力閱讀思維的鍛鍊


老師:Sudi咆哮的時候,為什麼兩隻手是撐在地上的啊?

學生一:Sudi覺著自己也是一隻老虎,要趴在地上。

老師:好的,我還注意到Sudi是和老虎對視的,你想說Sudi很勇敢,是嗎?

學生一:是的。

學生二


學生畫助力閱讀思維的鍛鍊

老師:老虎為什麼和Sudi這麼近呢?

學生二:老虎很可怕,要吃掉Sudi。

老師:小Sudi一隻手在前,一隻手在後,他在想什麼?

學生二:他很緊張,害怕。

學生三


學生畫助力閱讀思維的鍛鍊

老師:地上的骨頭是什麼?

學生三:是老虎吃掉的其他人類的骨頭。

老師:你這隻老虎確實兇猛,牙齒尖,指甲也尖,畫得好。我想問,Sudi的右手手勢是什麼意思?

學生三:他想給自己加油壯膽。

學生四


學生畫助力閱讀思維的鍛鍊

老師:你能講一下這幅圖嗎?

學生四:Sudi出門主動去尋找老虎,他一發現躲在草叢後面的老虎,就馬上衝它咆哮,雖然老虎大,Sudi小,但是Sudi很勇敢,完全不害怕。

老師:細節非常符合原著的描述啊。

學生五


學生畫助力閱讀思維的鍛鍊

老師:Sudi在笑,看起來很輕鬆,他在想什麼?

學生五:Sudi覺得對老虎咆哮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們很友好,後來成了朋友。

老師:故事剛開始他們就是朋友了嗎?

學生五:不是。

老師:我們一起把第一次咆哮的部分再讀一讀,注意故事裡面的神態、動作、語言等細節,好嗎?

學生五:好。

1000個讀者,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閱讀課堂上,孩子們因成長背景、閱讀能力的不同,對文本的理解也不同。孩子們特別喜歡討論自己和同伴們的畫,比較異同,交換想法,並調整自己的看法。根據多霍華德加德納的元智能的理論,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的,但聰明的範疇和性質呈現出差異。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思維,有的擅長閱讀,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擅長口頭表達。我手繪我思,給學生尤其是繪畫方面強,其他方面弱的學生充分的時間慢慢把自己所想畫出來,教師再通過追問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觀點,並從原文中初步找到證據,這樣,正式討論時,這些孩子才有充分的準備,有自信和興趣加入討論。

回到最初設置的問題:Sudi和小老虎為什麼成了朋友?有的認為,故事中的老虎其實並不可怕,有點不自信,Sudi的話給了它信心。有的認為,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Sudi收穫了勇敢,小老虎因得到讚揚而滿意……每個人都發言,能夠質疑其他人的想法,並言之有據,沒有脫離文本。

我預期的目標達到了。

作者申屠鴻系深圳南科大小學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