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安史之乱以后有没有厉害的皇帝,为什么后来一直没有恢复原来唐朝的辉煌?

破局攻心文案


可以明确地说,唐朝安史之乱后,有厉害的皇帝,比如说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李忱。

为什么后来一直没有恢复唐朝昔日的辉煌?

这是因为自身能量和面对内外环境是不同的。

安史之乱对于唐朝,就像是一个人正值壮年,风华无限时,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还差点要了小命,

虽然后来表面上看起了医治好了,但是,这个人的精气神散了,各种器官都有后遗症,只能艰难续命,偶尔回光返照。

想让他完全恢复往日神采,就算是神仙在世,也难以办到。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面对的主要是外部边境的纷争,偶尔内部有些小叛乱,也会很快被平定。

周围的小弟,一个又一个的被打趴下,并且被打的心服口服。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面对的是内忧外患的双重难题,并且内忧大于外患。

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不受中央管制。

周围小弟,一看老大不行了,纷纷叛乱,再加踩一脚,

其中吐蕃正处于上升期,有一次还直接打到了首都长安。

唐玄宗之后的皇帝,有不少能力不错的,

毕竟是堂堂的李家儿郎。


我们着重来说一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唐宣宗李忱。

他的母亲郑氏,本来是节度使李锜的小妾,

但是李锜反叛被杀后,女眷被没入掖庭为奴。

郑氏恰好被分配到唐宪宗李纯的宠妃郭贵妃作侍女,

一不小心,怀了孕,生了李忱这个皇子,排行第十三。

然而,他这个皇子呀,由于出身卑贱,受尽嘲笑。

又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死了。

所有人都以为他病傻了,没人拿正眼看他。

他决定做一些事情,来吸引父皇的注意力,

你高谈阔论,拱手作揖,还说梦见乘龙上天,

这些并么有引起皇帝的注意,

他妈说他精神有问题,不要出去胡言乱语。

有一天太子被郭贵妃暗中害死了。

开始夺嫡之争,最后血洗一波,立了郭贵妃的儿子李恒为太子。

他因为太弱,成功躲过。

不久,他的父皇因为服食丹药死了,李恒即位。

立即诛杀兄弟势力。

他还是因为太弱小,成功躲过。

再不久,他的兄弟李恒成功步上父皇李纯后尘,服食丹药而死。

他的侄子唐敬宗李湛即位,因为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不理朝政,不久被宦官刘克明等杀死。宦官内讧,宦官王守澄等杀死刘克明等,

立了唐敬宗的弟弟唐文宗李昂为皇帝。

唐文宗李昂,想要打击宦官势力,没有成功,反被宦官软禁,抑郁而死。

唐文宗死后,唐武宗李炎即位,

李炎能力很强,登基之后,杀伐决断,整顿乱局,

诛杀威胁自己的势力,血洗一番朝廷,

最后将目光投向了他,认为他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有一年冬天皇族游玩,暗中使他坠马,不让人救,把他扔在冰天雪地的荒野郊外。

他凭借顽强的意志,独自跋涉逃回。

李炎把他关押起来,

他联合宦官势力逃了出去。

隐入民间,抹去姓名,出家为僧,跟随跟随香严闲禅师修行,

香严闲禅师看面相不凡,天庭有光,料他不是凡人,

一次,两人在一瀑布前对诗,

香严闲禅师:”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他:“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是呀,他终非池中物,他日遇风雨便是要化作龙。

平淡惬意的生活并没有磨平他的意志,他期待翻身登大位。

终于,唐武宗李炎病危了,

他发现机会来了,

主动联系宦官集团,回去夺位。

他终于成功登上皇位。

装疯卖傻,韬光养晦,熬死五朝皇帝,奋斗三十多年,最终夺取帝位。

并且在位期间,及其自律,日日加班,没有娱乐。

这皇帝做的真是够强了!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贞观政要》。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 。对外关系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他,称其为“小太宗”。

胡玖话史


有呀,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三大有为之君,和唐太宗,唐玄宗并列,主要功绩就是削平藩镇割据势力,再次加上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只不过随着他的去世,藩镇势力再度崛起,脱离唐朝中央政府的控制。之后也有唐武宗的会昌之治和唐宣宗的大中之治,唐朝渐有复兴的趋势,但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这两大毒瘤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关键就在于中唐时代宦官就掌握了军队,极大削弱了皇帝的权力,随时可以废黜皇帝,这也使得唐朝后期有为的皇帝无法集中所有力量解决种种痹症,在这种局面下任何一个有才能皇帝都不可能解决安史之乱后种种疑难问题。





甲乙丙丁戊


有,史称会昌中兴的崇信道教的唐武宗李炎,唐武宗是通过任用李德裕为相,改革了一些弊政实现中兴,但并不能根本上改观;而且依赖一个厉害的皇帝改观一下,只能是短期行为;如能法定确立众选首相制,皇帝超然于具体行政事务外,即社会矛盾产生的问题的责任人是丞相,后来的黄巢起义等就不会将矛头对准皇帝,皇帝可按人民的意愿,侬法罢免丞相另选,国家大局不失控,就不会有后来的五代十国之乱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