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峴人物之陳文龍:添得憂時鬢似銀

擬峴人物之陳文龍:添得憂時鬢似銀

福州尚書廟陳文龍塑像 網絡圖片

他既沒有主持修建過擬峴臺,也沒有擬峴臺詩文流傳於世。他曾經短暫擔任過撫州知州,然而歷代《撫州府志》卻並沒有關於他的任何記載。他與文天祥一樣,為匡扶天下社稷而奔波。他的忠義氣節,絲毫不輸文天祥,之所以名聲稍遜,或許因為他沒有寫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千古名句吧。他就是陳文龍。而讓我們得以知道陳文龍曾經短暫鎮守撫州的,是劉壎的擬峴臺詩《送撫州太守陳太卿歸莆陽》。

劉壎生於宋元之交,幼年喪父,事母至孝。他的人生可以以宋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積極進取,攻舉子業。鹹淳六年曾舉於鄉,年紀輕輕,便深得包恢、陳宗禮、陳文龍等大人物的器重。後期以遺民心態,隱居鄉野,專心著述,特別是整理宋末忠義死難之士的慷慨事蹟。南城鄉賢程鉅夫很欣賞他,一再地舉薦他。或許是挨不過情面吧,他也做過一些學官。他的墓表是元代大儒吳澄所撰,這也可知他學問道義不一般。明《正德建昌府志》記載:劉壎,字子長,號水村,南豐人,膺薦本州儒學教授。這裡存在兩處錯誤:一是劉壎的字,是起潛,而非子長,子長是其子劉麟瑞的字;二是他在南豐州學所任官職是學正,而非教授,後在延平路學擔任教授。南豐,在元代升為州。

陳文龍(1232—1277),福建興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龍,字德剛。其高祖陳俊卿,宋紹興八年榜眼。陳俊卿在孝宗時成為一代名相。受家學濡染,陳文龍年輕時即“工文詞,負氣節”。他在度宗鹹淳四年(或說五年)高中狀元。唱名時,度宗為其改名文龍,賜字君賁。“文章魁天下”後,奸臣賈似道有意拉攏他,於是盡力提攜他,陳文龍得以一路高升,幾年之間,便升至監察御史。然而,兩人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1273年,襄陽守將呂文煥投降元軍,堅守六年之久的襄陽、樊城一帶失守,大宋最重要的一道防線被突破,朝野震動。然而賈似道卻絲毫不顧國家利益,只管自己結黨營私。他女婿范文虎原本是率兵馳援襄陽,卻臨陣逃遁。賈似道不僅沒有問責,反而讓他出知安慶。他任命趙溍知建康,黃萬石知臨安。陳文龍大聲斥責,范文虎失襄陽當罰而賞;趙溍乳臭小兒何以擔當大府重任;黃萬石政事荒怠,以為京尹,何以能治?賈似道大怒,把陳文龍貶到撫州。稍顯諷刺的是,後來當降元的呂文煥帶兵南下時,范文虎第一個投降,與呂文煥一道大敗賈似道,趙溍則第一個棄城逃跑。

陳文龍大概是接任黃震,他在撫州任上政績無考。即便被貶到撫州,賈似道也沒有打算放過他。他指使監察御史李可,以“催科峻急”彈劾陳文龍,最終陳文龍以這樣莫須有的罪名罷官去職。從劉壎這首《送撫州太守陳太卿歸莆陽》詩首句“擬峴臺邊正好春”看,陳文龍是在春季罷官的,而非不少研究者認為的11月。其實1275年10月,賈似道就已經死了。

賈似道死後,朝廷又想到了這位狀元郎。可惜大勢已去,元軍步步為營,步步緊逼,而大宋朝廷內部卻還在勾心鬥角。德祐二年2月,南宋首都臨安淪陷,靖康之恥的歷史重演,宋恭宗及皇室成員被俘北去。張世傑等簇擁著益王、廣王逃往福建,坐進了福州城。然而,君臣謀劃的再也不是禦敵復國之策,而是如何降元能稍微體面一點。陳文龍痛心疾首,以母老乞求歸養。然而當他走出福州城門的那一刻,卻怎麼也割捨不下這殘破的山河。於是他又反悔了,趕緊上章請求辭呈作廢。可惜奏章被壓,他沒有等到聖旨,無可奈何地回到了故鄉莆田。5月,益王趙昰在張世傑、陸秀夫等擁立下,在行都福州登基。新朝剛立,總要表現出重用人才的姿態,陳文龍被起用為參知政事。後又被授閩廣宣撫使,坐鎮興化,負責總攬福建廣東地區抗元事宜。然而軍心已經渙散,建寧、福州、泉州等地守將紛紛投降。元軍也多次派使勸降,陳文龍不為所動,來一個斬一個。無奈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德祐二年12月,陳文龍派往福州打探敵情的部將林華、陳淵和降將王世強勾結,引元軍來到興化城下,通判曹澄孫開城投降,元兵蜂擁而至,陳文龍寡不敵眾,力盡被擒。他見元軍在城中放火燒殺,怒聲喝斥:“速殺我,無害百姓。”

第二天,文龍和兩子三女以及母、妻等一家人被押至福州元將董文炳軍中,董令左右百般凌挫,陳文龍以手指腹正色道:“此皆節義文章也,可相逼邪?”在場者無不為他寧死不屈的氣節所感動。董文炳還不死心,對陳文龍說:“國家興亡有成敗,汝是書生,何不識天時?”陳文龍回答:“國亡我當速死。”元將唆都企圖以母老子幼來動搖他,陳文龍慷慨而答:“我家世受國恩,萬萬無降理。母老且死,先皇三子岐分南北,我子何足關念。”元軍見勸降無望,就把陳文龍押往杭州。從離開莆田起,陳文龍開始絕食。

到杭州後,陳文龍被囚禁在太學裡。景炎二年(1277)4月25日,他要求拜謁岳飛廟。當他以孱弱之軀蹣跚進入岳廟時,不禁失聲痛哭,哀慟悲絕。當晚死於廟中,年僅46歲。陳母被拘禁在福州一座尼庵中,身患沉痾,也不願服藥。她對監守說:“吾與吾兒同死,又何恨哉?”監守的人無不為之黯然泣下,感嘆“有斯母,宜有是兒。”而此前,陳文龍弟陳用虎夫婦、叔陳瓚,都已為國捐軀。

送撫州太守陳太卿歸莆陽

劉 壎

擬峴臺邊正好春,蕭蕭落葉忽愁人。

胸蟠冰檗天能識,紙夾風霜語未真。

無路叫閽空短氣,有氓臥轍欲沾巾。

南歸僮馬悽其甚,添得憂時鬢似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