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结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盗贼这个“职业”一直都存在,虽然算不上“大危害”,却让人十分的厌恶,而小说中那种“劫富济贫”的侠盗,现实几乎是不存在的。古代的时候,信息不发达,不能明确的断定谁是富豪,谁是穷人,因此小偷在偷盗方面,一般都是碰上哪家就偷哪家。


“梁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结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恰好这有么几个倒霉的小偷,偷到了文人的家里,古代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家中哪有什么银钱。当“梁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竟然引发了一些幽默又搞笑的事情,叫人忍俊不禁。


“梁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结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一、分明一派西湖景

明代的时候有一个穷秀才,家中的境况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有一天他准备做饭吃,揭开米缸的时候,竟然没有几粒大米,叹息之余,秀才把米粒拾出来装到杯子里,准备煮一点米汤喝,突然诗兴大发,随即作道:数粒熬成粥一瓯,鼻风吹起浪悠悠。可是想到这里,秀才怎么也想不到下面的内容,正端着杯子来回踱步间,趴在梁上的小偷忍不住了,突然说道:分明一派西湖景,只欠渔翁一钓钩。秀才顿时豁然开朗,拍手称道:好诗!好诗!


“梁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结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二、也堪将去教儿曹

从前有个叫沈文卿的儒生,家中甚是清贫,有一日他读书至半夜,忽然听见有声音,寻声而去发现有人在翻东西,这月黑风高的,他自然一下就明白此人的“行当”,但是家中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偷窃,于是出于好心,便开口提醒道:只有破书三五册,也堪将去教儿曹。这首诗还有前两句,但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这后两句。小偷自然是聪明人,听闻此意就知道自己偷到了穷人家,于是苦笑着离开。


“梁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结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三、曾国藩被小偷嘲笑

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学士,据说他曾回忆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有一天夜里,他正在背诵一篇文章,但是朗读了很多遍就是记不住,曾倒也很有耐心,背不下来就是不睡觉,这时候潜伏在房梁之上的小偷快要崩溃了,本想着等他睡熟之后偷点东西,可此人倒好,偏生背不下来就不睡,一气之下,小偷翻梁而下,指着曾说道:你这是什么脑子?一篇文章都记不住。随后小偷非常流畅的背诵了一遍,嘲讽的看来他一眼,转身离去。曾见此甚是惊讶,一个盗贼都能这么聪明,自己还需更加努力呀。后来他更加刻苦读书,终成一代文豪。


“梁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结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各位读者看后是否觉得搞笑?看来古代的“梁上君子”也有几分才学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