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結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自古以來,各朝各代,盜賊這個“職業”一直都存在,雖然算不上“大危害”,卻讓人十分的厭惡,而小說中那種“劫富濟貧”的俠盜,現實幾乎是不存在的。古代的時候,信息不發達,不能明確的斷定誰是富豪,誰是窮人,因此小偷在偷盜方面,一般都是碰上哪家就偷哪家。


“樑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結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恰好這有麼幾個倒黴的小偷,偷到了文人的家裡,古代的讀書人,大部分都是寒門子弟,家中哪有什麼銀錢。當“樑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竟然引發了一些幽默又搞笑的事情,叫人忍俊不禁。


“樑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結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一、分明一派西湖景

明代的時候有一個窮秀才,家中的境況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有一天他準備做飯吃,揭開米缸的時候,竟然沒有幾粒大米,嘆息之餘,秀才把米粒拾出來裝到杯子裡,準備煮一點米湯喝,突然詩興大發,隨即作道:數粒熬成粥一甌,鼻風吹起浪悠悠。可是想到這裡,秀才怎麼也想不到下面的內容,正端著杯子來回踱步間,趴在樑上的小偷忍不住了,突然說道:分明一派西湖景,只欠漁翁一釣鉤。秀才頓時豁然開朗,拍手稱道:好詩!好詩!


“樑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結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二、也堪將去教兒曹

從前有個叫沈文卿的儒生,家中甚是清貧,有一日他讀書至半夜,忽然聽見有聲音,尋聲而去發現有人在翻東西,這月黑風高的,他自然一下就明白此人的“行當”,但是家中確實沒有什麼值得偷竊,於是出於好心,便開口提醒道:只有破書三五冊,也堪將去教兒曹。這首詩還有前兩句,但想要表達的意思卻是這後兩句。小偷自然是聰明人,聽聞此意就知道自己偷到了窮人家,於是苦笑著離開。


“樑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結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三、曾國藩被小偷嘲笑

曾國藩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學士,據說他曾回憶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有一天夜裡,他正在背誦一篇文章,但是朗讀了很多遍就是記不住,曾倒也很有耐心,背不下來就是不睡覺,這時候潛伏在房梁之上的小偷快要崩潰了,本想著等他睡熟之後偷點東西,可此人倒好,偏生背不下來就不睡,一氣之下,小偷翻梁而下,指著曾說道:你這是什麼腦子?一篇文章都記不住。隨後小偷非常流暢的背誦了一遍,嘲諷的看來他一眼,轉身離去。曾見此甚是驚訝,一個盜賊都能這麼聰明,自己還需更加努力呀。後來他更加刻苦讀書,終成一代文豪。


“樑上君子”遇上“古代文人”,結局幽默又搞笑,叫人忍俊不禁


各位讀者看後是否覺得搞笑?看來古代的“樑上君子”也有幾分才學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