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平等,培養孩子獨立個性是教育的根本

眾生平等,培養孩子獨立個性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陪伴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是我們能留給孩子最大的遺產。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愛學習愛閱讀,那麼家裡就得有閱讀的氛圍,並以身作則自己也做到經常閱讀。然而事實上在教育孩子時,我們常常自己捧著手機坐在旁邊刷圈,卻嚴厲地要求孩子安靜地好好看書學習。芬蘭的教育在全世界獲得一致好評,要求孩子與父母一起閱讀並養成習慣佔很大的原因。習慣形成了,孩子自然對學習不會抗拒,還會自主學習。

沒有校服,沒有排名,沒有各種明目的測試,沒有標準……芬蘭學校開放自主式的教學讓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喜歡學的東西,這極大地保證了孩子自由的天性發展。所以,成就了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快樂的,在選擇學習方向及職業生涯規劃時更多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此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又會帶著他們的下一代自由自在地生活學習。教育的成功不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幸福的成長嗎?芬蘭的教育這麼成功正在於它讓每個孩子自由成長並形成了他們自由自在的獨立個性。

相比之下,在現有的環境裡,大多數父母,在教育上更多的是依賴國家、學校、老師!經常以孩子在學校的排名來表揚或批評孩子,升學擇校的競爭讓孩子及父母都疲憊不堪。不管孩子喜不喜歡,總要報幾個補習班才行,整天惶恐他們落後於人……

這種現象是需要我們好好思考並改變的,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用心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讓我們連陪孩子讀完一本書的時間都沒有,也常常沒有注意到孩子是否快樂。我們卻常常忘記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領路人,我們是怎麼樣生活的,孩子大多也會像我們那樣生活,在我們的高壓管制下,孩子並不快樂,也無法自由自在的選擇他想要的、喜歡的……

所幸,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經漸漸認識到這種教育方式的缺陷,在慢慢改善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孩子也能像芬蘭的孩子們那樣自由自在地成長成他們想要成為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