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和北宋如何划分?

古梁镛


南宋与北宋的划分是按照首都迁移划分的。

宋朝是由赵匡胤发迹于宋州,黄袍加身以后钦定的国号。起初,宋朝定都汴梁,又称东京(位于今河南开封)。

靖康之变时,金朝军队攻陷东京,并掳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宋朝宗室数万人北上。是年公元1127年,北宋亡。

当年五月初一,宋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位于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但由于此时东京已被占领,赵构不得已南迁国都至临安府(位于今浙江杭州),是为南宋。而赵构亦被称为宋高宗,是南宋的第一代皇帝。

除了首都的变化,南宋与北宋的国土变化也非常大。北宋时期,宋朝占领今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部分领土,但到了赵构登基之后,宋朝的国土仅限于淮河大散关一带,已经完全丧失了河北、山东、河南的控制权。国境最北部大体上位于今天安徽、江苏一带。


陆弃


要搞清楚南北宋如何划分,首先得明确南北宋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东西汉、南北宋,这其实都是后人的说法,当朝是没有这种称谓的。在东汉和南宋,不可能出现所谓东西汉或者南北宋这种说法,虽然两个朝代之间有隔断,但是其袭承前面的国号为的就是声明自己国统的纯正,分开来叫岂不是明显的大逆不道。

实际上,东西汉、南北宋都是统一的朝代,历史上都是认定为一个朝代的两个阶段。其划分的依据在于,一、两个阶段之间有明显的隔断(有正式政权产生);二、两个阶段的皇权所有者有一定程度的更替。而这种划分通常有两种形式,一为首都及国土的相对方位,二为时间的先后。

以东西汉为例,刘秀称帝后仍然沿用的是“汉”为国号。东西汉的划分界限就在于王莽篡汉的“新”朝,虽为篡位且短命,但实实在在的是一个朝代。其间,首都更易,皇室也不再是原汉室的嫡系。而东西汉的说法之前是有《后汉书》的,也就是最早是称东汉为后汉的,只因五代十国中又出了一个后汉才改为东西汉之论。

对于南北宋,之所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也是因为有明显隔断,且皇室更替。靖康之难,钦徽二宗及汴京的王公贵族尽数被掳,随后康王赵构继位,间隔虽短,但却有一个月余寿命的傀儡政权“伪楚”。

这是金国册立原北宋太宰 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国号“大楚”,“楚”,后世又称“张楚”,从1127年3月7日至4月10日,仅存在33天。

伪楚成立后,就遭到了军民的一致反对。1127年4月2日,张邦昌听从大臣 吕好问建议,派人四处寻访康王赵构 ,并计划出迎宋哲宗废后孟皇后 入宫垂帘听政。4月9日, 张邦昌 召集拥护自己的官吏议事,选择还政的处理办法。当晚,请元佑皇后孟氏垂帘听政,自己以 太宰 的身分处理政务,表示还政。追回前所发的各路赦文,所任官吏各回原职,并将大宋受命之宝献给康王 赵构 ,元佑皇后孟氏也派遣其侄同持大宋之宝并手书至康王处,劝赵构登皇帝之位。

4月10日,元佑皇后孟氏正式垂帘听政,张邦昌退位,以太宰理事。至此,张邦昌的大楚伪政权宣告结束。其后,赵构于五月初一在应天正式即位,建立南宋政权。

因此,这承接北宋灭亡和南宋新立的伪楚政权,就是南北宋的正式分界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