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这份民国时期的江西临川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珍贵史料

​民国三十七年《临川统计》序

统计为科学之一,以数宇表示社会或自然现象之静态:使复杂者呈整齐之状,棼乱者,收分析之效,据数穷理,执简驭繁,察其变迁踪象、测其因果关条。故治学者藉能获勾玄提要,显隐发微,俾从政者对一切建设成业,皆得有参政之实际统计数宇,而不致空泛,总裁尝言:“统计分析一切学问与事业成败。”管子云:“不明计数而欲举大事,如无舟楫而欲轻于水。”西儒布洛克谓:“国家不可一日无统计。”即此意也。

泰西各国,统计已成专学,复有完善之组织,其机构不亚于其他行政部门之规模,资料蒐集至为详确,凡政府执行公务之经过与结果,莫不以登记数字,编为年鉴,部居眉列,辨精折微,以为一切政治建设之依据,盖非徙以文献足微而已。

反观我国,统计事业,尚称落后,自廿年国民政府主计处成立,始置统计局,专司其事,地方统计机构,仅粗具规模,而国人无数字观念,政府施行计划,既不免闭门造车,及于执行,自难期其合辙,影响国计民生,实深且钜。兹为戡乱之际,宪政实施时,期其需要统计之相互配合,尤为迫切,盖统计与行政休咎与共,行政效率提高,有赖于统计工作之助进,而统计业务之发展,复有待于一般行政之健全,二者实相辅而相成焉。

福于三十五年七月衔命主办临川统计,时彭公景言主政,对统计甚为重视,并嘱编临川统计,职责所在,不揣仅陋,即着手编辑,至是年底完竣. 并于三十六年元月付印,出版后幸承地方贤达及读者赞美。三十六年五月,李公伟先继主临政,图治甚切,对于统计尤为重视又嘱择前编有历史性及三十六年度原有之资料,整理分析,制成图表,仍辑为临川统计。致本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实况,及其得失演变之迹,期以数字显示,以为鉴往知来之助,本室同仁获兹诱掖,黾勉以赴,遂成斯编。类分六部,九五圈表。虽奋力求全,第时间仓促,学力有限,挂一漏万,自不能免,祈读者指正!

晏致福卅七年一月二十日脱稿于办公室


民国三十七年(1948)临川概况


县治沿革

本县春秋为百越之地,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东汉和帝始置临汝县,三国吴主亮始临川郡,治临汝南城二县,隋文帝改临川郡为抚州,改临汝县为临川县,五代杨溥升抚州为昭武军,宋开宝改为军州,元始祖改州郡为抚州路,明太祖改为抚州府,清仍之,民国初年废府为县隶豫章道,民国二十一年隶第七行政区。

地 势

本县位赣东抚河中流,距省会(南昌)一O四公里,东界东乡,东南界金溪、南界南城、西南界宜黄、西界崇仁、西北界丰城、北界进贤,南乡多山,北乡平地,属武夷山、九连山之脉,著名之山,有灵谷岭、芙蓉山、龙会会、叶仙山、潭山、严岭山、玄山、塔峰山、戚姑山、宝林山、饶岭山、饶家山、楼山、接云山、仙桂峰、尧山、交岭、笔架山、金山岭、小天峰、浮游岭、禁山、青莲山、明水山、铜山、金台山等。

境内河流为抚河,又名汝水,发源广昌驿前,名旴江,至南城与黎水会合,始名汝水,至县城北,又与与崇水宜水相会之水会合,至城前会发源东乡之水,该河至临川县城以下分道四次,如千金坡分道,至饶家嘴会合,黄昏渡分道至城前会合,柴铺口又分道,至文港会合,至萧港口再分为二大道,一道经温圳、梁家渡、王港、谢埠入鄱阳湖,另一道经三江口流入赣汇。

交 通

铁路经境者为浙赣铁路,但在与进贤相交之处,本县辖境者惟有八公里。

公路极为发达,赣闽纵贯其巾 ,为临川大动脉,计共有九三四公里 ,临东、临八、临樟、临金、临宜,横贯其中,计长临东在本县境内七公里,临八十公里,临樟二十八公里二五公尺,临金一二公里。

水路不甚发达,惟汝水能行一千包米帆船,但在冬季则只能行小帆船,航程全长一一五公里,崇水宜水能行小帆船,冬季仅只能行竹筏。

气 候

本县气候温和,冬春相交之际多雪,四五月为梅雨节,湿度颇高,雨量平均年达一五OO公厘,平均温度华氏五八度。

居民文化

本县文物素著,以宋为最盛,有八晏三王之称,如晏殊,字同淑,文港沙河人,真宋景德二年举神童召试,年一十四岁赐同进士出身,历官至丞相,封临淄郡开国公,谥元献,后追封楚国公,相业昭著,学问渊博,著有珠玉词,为北宋作词代表作家,性刚直,善知人,荐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为谏臣,富弼杨察为婿,后皆为名公巨卿,晏颖,同兄殊中神童榜赐进士出身,校奉礼郎,晏富殊之季弟,官朝奉郎,校银青光禄大夫,晏京官朝奉大夫,晏嵩,官文林郎,晏詹官兵部外员,晏熙,管秘书省校书郎,晏方官殿中丞,王安石,宋神宗宰相,变法图强,为我国有史以来三大政治家之一,王安国,安礼是也,其次倘有几道伊为殊之第七子,任太常寺太祝,善作词,为北宋代表作家,著有小山词,晏敦复,大观二年己丑进士至宝文阁学士吏部尚书,封临淄郡开国候,李浩,杨掞等,明代才士太多,前有单宇、章衮、汤显祖、舒化,后有陈罗章邱,至清朝人才亦多如李绂、李如旻、纪大奎、李宗瀚、李瑞清等,民性刚宜纯朴,以耕种为正,制毛笔、织棉布、夏布乌副,坚忍耐苦,勤俭工作,人口甚稠密,在民国二十六年达五二万人,在抗战八年当中,出征入数颇多,三十一年日人窜扰赣东,临川首当其冲,沦陷数月,人民死伤流离,及因疫疠而死者众多,迁移他处居者亦众多,至三十二年夏举行户口调查,仅有三一万人,至本年增至三二三二七三人。

本县县立中学二,省立中学四,私立中学二,计学生一五八一人,教职员一九五人,私立小学一五,省立小学一,县立实验小学一,示范中心学校六,乡镇中心学校三八,保国民学校五O五,计学生二O九一一人,教职员一三八O人,其中以私立桂桥小学办理最佳,历史悠久,设备完全,教兴认真,学生一O二一人,教职员三一人,在江西可谓不可多得之小学,社会教育,民教育,民教馆一,文化事业三十四年曾一度大放光彩,报馆六家,梦生、赣东青年、江南、影报、临川日报等是,现尚有赣东、平民、赣江、汝江、新型、民主六报社,印刷所七家,书店四家,小书店三家,故文化发达,教育普及,颇负盛名。

产 业

本县面积,为一七六O方公里,耕地面积一四八八三六坵,农业以米为大宗,昔谓江西三大县产米之一,其实为南丰、南城、黎川、金溪、崇仁、宜黄、乐安七县米谷集中之地,非出于临川,自八年抗战,甚多壮丁出征,又三十一下年日人窜扰临川,颇多房屋遭其焚毁,农民颇多他迁,故荒芜土地甚多,产量遽减不少,豆出产亦多,每年有五四二OOO石,西瓜为临川特产,味美,且可解暑,凡食之者,未有不叹其好,瓜形如鸭蛋,大者约有五十余斤,灯草亦为特产,近自电灯及煤油发达,致销路日减,柑子、橘子、甘蔗、荸荠产量亦多,矿产以焦石石子岭磁矿最著名,出产颇丰,以磁士为磁砖,运往景德出售,每年获红利不少,煤矿不甚丰富,且无出名产地,水产,汝水鲤鱼,工业,手工业甚为发达,文港,李渡焦石毛笔颇负盛名,笔店遍于至国各大都市,夏布以李渡出产最多,出售朝鲜,自抗战发生,无销场,遂产量大减,棉布出产上顿渡,唱凯温圳,胜利后之外货倾销之压迫,产量日见减少

其他茅排毛边纸,荣山腾桥东馆米粉亦颇负盛名。

市 镇

临川县城,位于汝水与宜水崇水会合之处,交通便利,有赣闽国道经过,临东、临金、临宜、临八、临樟路之起点,为赣东交通之枢纽,商业繁盛,人口四二三一二人,李家渡位于抚河中流,附近人口甚密,为夏布毛笔集散地,人口一五O二一人,温圳位于抚河中游右岸,淅赣铁路、赣闽、赣皖、汽电路皆经于此,并有火车站、汽车站、水陆交通便利,可谓临川之小上海,上顿渡位于宜永下流为临崇要冲,附近人口极密,农业丰富,为草纸毛边纸棉布巢散地,人口一六三一二人,龙骨渡,位于宜水中游,为临宜要冲,商业亦甚繁盛,人口约一二OOO人,他如唱凯、腾桥、东馆、青泥、嵩湖、罗针、文港、流坊、罗湖、大岗圩、凤岗、荣山、展坪等,以上多为逢双当圩,或三六九、二五八、一四七、商业亦颇盛。

了解一下这份民国时期的江西临川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珍贵史料

名 胜

下马山为王荆公幼时求学之处,江山第一楼骂宋仁宗赐晏殊住宅在文港乡沙河村,温泉为中国三大名泉之一泉温,舍有硫质,患疥疮病者,至此沐浴一星期,未有不愈者,民二十一年剿匪时,总裁常至此泉沐浴,洗墨池为王羲之洗墨之处,今已填塞,殊为可惜,拟岘台,位于城东南地处高峻,汝水环抱其下,形势险要,历代战争,辄以为金城锁钥,清曾文正公,剿太平天国时,尝驻于此,民三十一年,日人窜扰临川,此台被焚,二十五年下年彭县长学游,感名胜之不存,乃以加工余米出售,重建斯台,以留治临川永久纪念,灵谷峰位于城之东南,距城二十华里,山高峰秀,蔚为美见,余如金柅亭、梦欧亭,羊角洞天等,可惜现均不存也。


2019年临川概况

临川是抚州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临川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它地处闽粤要冲,山岳炳灵,河港纵横,田地肥美,人民殷富,教育兴旺,英才辈出,素有江南名郡之称。

地理位置

临川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中游,距省会南昌市区100公里,东与金溪、东临新区毗邻,西倚崇仁、丰城,南临南城、宜黄,北同进贤接壤。地形狭长,长西宽48.2公里,南北长69. 8公里,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境内有向莆铁路,福银高速、抚吉高速、抚金高速、东昌高速等四条高速以及316、320国道、昌厦公路等国、省道。是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及文学家汤显祖的故乡。临川地处东经116°04',北纬27°31',属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在17.8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698毫米,无霜期达275天。

历史沿革

临川始于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因境内有临、汝二水,初名临汝县,属豫章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临川郡易名抚州,临汝县改名临川县。1949年5月,临川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属贵溪专区,7月复属抚州专区。1995年4月,临川县与抚州市合并建立临川市。2000年10月,临川撤市设区。2006 年12月,崇岗镇、钟岭、城西街办划入高新区。2018年4月,太阳镇、湖南乡、七里岗乡、七垦划入东临新区。

行政区划

全区辖23 个乡镇(16个镇、7个乡),1个垦殖场,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120万,非农业人口约4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9人。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蒙族等少数民族。

资源特产

土地资源:全区土地面积31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7.9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94%。可开发利用的山坡面积154万亩。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98.2万亩,活立林蓄积量78.5万立方米,毛竹672万余株。森林覆盖率46.5%。矿藏资源:主要有黄金、铜、重晶石、无烟煤、优质瓷土、釉土、建筑石等。水力资源丰富,集水面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4条,年平均流量每秒246立方米,可装机容量4.77万千瓦。

旅游资源

​有新石器时代和殷商时代遗址、书圣王羲之的洗墨池、江南名刹正觉寺、规模宏伟名列中国第三的天主教堂、江西省最大佛教和朝拜圣殿的金山寺大雄宝殿、古与河北幽州台及山西鹤雀楼等齐名的拟岘台、800多年历史的文昌桥、“王祥卧冰”求鲤为母治病后人彰其孝行而修建的孝义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先后兴建和修聋了王安石纪念馆、玉茗堂影剧院、汤若士陵园、汤显祖纪念馆、抚州名人雕塑园、抚州梦湖等人文景观,使临川更显现“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特色。

经济概况

2019 年,临川区生产总值生产总值469.6亿元,增长7.5%;财政总收入24.12亿元,增长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356元、19697元,分别增长8.2%、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