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水汤汤向东流,亳州自古多义行——历史上的亳州民风

涡水汤汤向东流,亳州自古多义行——历史上的亳州民风


亳州是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是最直接的体现,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大概非“厚”字莫属。亳州风俗淳厚自古已然,《汉书》记载“重厚多君子”,《唐志》说“仁厚之俗……人皆忠义”。

《易经·贲卦》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风的形成与官方的教化是分不开的。如知州周鹤立曾在亳州宣示风俗条例,有三件事是一定要禁绝的:一是赌博,因为赌博可让人贪得无厌,可让人倾家荡产,可让人“生为盛世之游民,死作冥乡之乞鬼”。二是打架斗殴,因为“轻则伤肌断骨,重则捐命忘躯”,国法难容。应该学习韩信,能忍且忍。三是不能信邪教,被迷惑的人要洗心革面,早日回头,否则严刑厉法伺候。

历史上,先贤们的义行,则对民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故有“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本于张巡、许远之表率”等说法。现在我们把“中国好人”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几大类,基本上是延承了古人志书的分类方法。光绪《亳州志》记载了许多这样的人和事。

康熙四十八年,亳州发大水,亳州人耿文宗家里储存了黄豆一千五百石,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卖到苏州、常州一带,可以多赚一倍。但是耿文宗考虑到乡亲们没有吃的,又怕直接给他们会被误会贪图名声,于是就贴出告示,让邻里以物易粮,很多人拿来的只是破旧衣物甚至是废旧用具,耿文宗都按照实际价值的十倍给他们兑换粮食,救活了很多人。受到他恩泽的人,每每提起此事,莫不感动得落泪。

李廷枢家境贫寒,以贩粮为生,有一天他外出收购谷子,回来一翻,发现谷子里面有十余两银子,自己就嘀咕着说,这肯定是卖谷子的人的了。他就返回到粮食市场等,不一会儿,有一个人匆匆忙忙跑进来,汗如雨下,李廷枢问他,你为什么如此慌张?这个人擦了擦汗,哭着说,我也是一个粮贩,攒了十余两银子,怕人知道,就藏在了谷子里。我老婆不知道这件事,今天她把谷子卖了。我多年的积蓄,一旦丢失,我今后可怎么营生啊!李廷枢就详细问了数额和包裹,发现都能对得上,就原样奉还了。丢钱的人拿出一些来感谢他,李廷枢说,如果我现在收了你的这些钱,还不如我刚才不还给你呢。后来州官知道了这件事,命人做了一个书有“拾金不昧”的旌旗挂在李廷枢的家门口。

亳州人杨继祖家境殷实,家里存了几百石荞麦。有一年亳州“久旱逢甘霖”,老百姓急着补种荞麦,因此价格很高。杨继祖有事外出,有个粮食贩子到他家里买荞麦,他的家人觉得给的价格不错,就全部卖给了粮食贩子。荞麦装上车子正要走的时候,杨继祖回来了,连忙阻止粮食贩子说,我这荞麦是陈麦,如果拿来播种,恐怕要坑害很多人啊!赶紧让家里人把钱退了,把荞麦分给村里穷困的人吃。咸丰元年,为了感谢杨继祖的恩德,全乡大摆宴席,杨继祖好人好报,活了九十六岁。

谢钟是亳州著名的大孝子,有兄弟十五个,等到他的弟弟们能够自力更生了,他就把对父母的好推及乡亲,施舍救济他们。他的父亲是一名老中医,但眼睛不好,谢钟自小就帮父亲抓药,颇得真传。有一些人,眼睛都快瞎了,找到谢钟,用上药之后,立马见效,来时候拄的拐杖就扔下不要了,短短的时间,门前的拐杖就有了一大堆,谢钟自己也颇为骄傲。他虽然也收取医药费,但是除了基本的开支以外,节余部分基本上倾囊而出做了善事。

一个地方的纯正民风,需要政府和民间的通力配合,需要继承先贤的良好品德。在亳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大背景下,上下齐心协力,在过去的四年中,亳州的“中国好人”连续位列安徽省第一,已成为安徽省不折不扣的“首善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