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价格闪崩,石油巨头们如何应对,中国的选择举足轻重

有句话说得好,叫作,“雪崩之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同理,油价闪崩之前,没有一个石油巨头是无辜的。近日,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俄罗斯因石油减产协议谈判失败,沙特打响“自杀式”价格战,进行史无前例的原油大甩卖,俄罗斯死扛不减产,导致国际油价一路暴跌。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市场、股票市场也经历了几番大地震。天灾之下,人祸作祟,一时间可谓是人心惶惶。鹬蚌相争之下,到底谁是渔翁?

造成如此局面的第一个原因,自然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自从中国延长假期,启用封城策略之后,各个产业均受到波及。而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抑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全球的经济和需求,从而造成石油需求的全面下降。第二个原因当然是因为俄罗斯与欧佩克的谈判破裂导致石油市场现状。第三个原因很符合一句话,国家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一场有关石油的政治博弈。表面上是石油三巨头的相争,实际上沙特作为美国盟友,紧抱美国大腿,如何能与之开撕,只能寄希望于拉俄罗斯垫背,对于沙特来说,有钱即可,他们追求的是经济利益。而对于俄罗斯来说,一如既往地硬核,表示美国不减我不减,追求的是政治平等利益。而美国则延续霸权惯性思维,反正我不减,但你必须减,麻烦都给你,好处留给我。

三巨头各有心思,俄罗斯认为自己石油生产成本低,正是应该抓紧时间与美博弈之时,所以放低价格,放手一搏只为占据市场份额。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组织则是靠石油发家致富,但石油总有一天会面临枯竭,保住当下的价格尽快销售才是他们的目的,因此欧佩克是减产保价党。而美国一贯是只为自身利益着想,利益高于一切,并以先进技术产量超群,显然不怕这次的石油博弈。

那为什么三巨头都要纠结减产这回事呢?

我们知道,供给和需求是一对好朋友。就全球原油市场而言,供给在不断增加。美国页岩气技术成功开发应用后,产量更是再上一层楼,使得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就俄罗斯而言,由于纬度过高,天寒地冻,石油开发的成本远高于欧佩克组织成员国。不努力卖油,就是活活破产。综合各方面因素,自2014开始,全球石油产量持续上升。

而另一方面,全球原油市场的需求日益趋于稳定,甚至趋于下降。以中国为例,我国72%的原油都要依靠进口,而近年来,由于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贯彻落实,中国的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以跃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增速远超石油消费增长。而面对全球变暖,不止中国有大国担当和大国责任,许多国家也是一呼百应,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因此,石油市场的消费需求受到了挤压,化石能源消费呈现下降趋势。多余的石油产量,是否能得到消化,还是一个问题。

到目前为止,这场石油博弈谁胜谁负,还不能揭晓。目前,美国已经不鼓励大规模扩产石油,欧佩克组织也会跟随调控价格,国际油价究竟何去何从还有赖战斗民族的态度。但我们深知,只有抛弃霸权主义思想,为全人类命运着想,他们会做出有利而又合理的判断,重回谈判桌,制定维持石油供需平衡的价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