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市小村“造血”模式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的幫助下開始養土雞,今年頭兩個月,銷售土雞收入6000餘元,日子越過越好了。”過去兩個月,新疆庫爾勒市上戶鎮喀拉蘇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齊獻鎖通過網絡銷售自家養的土雞掙了6000元。齊獻鎖通過養殖打的“翻身仗”,是庫爾勒市小村扭住產業扶貧“牛鼻子”,推進“造血”扶貧的一個縮影。

“我家有13畝紅提葡萄,去年採摘葡萄20餘噸,收入10萬元。工作隊的眼光很長遠,種植葡萄讓我們的錢包越來越鼓!”村民汪孝林高興地說。

扶貧“輸血”不如“造血”,這是庫爾勒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共識。喀拉蘇村以發展特色產業為載體和抓手開展精準扶貧,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既可以提高扶貧效率,又能夠鞏固扶貧成果的“造血”扶貧模式。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扶貧扶到根上、扶到點上,喀拉蘇村村民的腰包鼓了,精氣神更足了,人心更齊了,整個村子都生機勃勃。

庫爾勒市立足優勢,創新思維,扶貧產業持續發展。圍繞香梨、棉花、畜牧養殖三大支柱產業,發展121名農村產業指導員,加大種植、養殖技術服務培訓力度,有效提升農民科學種養水平。採取合作社“集中託養、投畜分紅、滾動發展”的方式發展養殖業,帶動868貧困戶獲得穩定分紅收益。 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拓寬增收渠道。落實政策引導、“以獎代補”、項目扶持等措施,培育發展特色林果、養殖等多種類型的庭院經濟示範戶。

搭建供需平臺,創新增收模式。實施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全市設立鄉村級電商服務站點47家,充分發揮電商企業平臺作用,實現農副產品線上銷售12.95萬元。全新打造庫爾勒絲路旅遊小鎮“旅遊扶貧產業館”,以轉移鄉村貧困勞動力和加強貧困戶農副產品銷售為重點,有效帶動貧困人口就業。

通過堅持市級抓落實、鄉村抓落地,三級書記一起抓,實行縣級幹部包聯督導行政村全覆蓋,層層壓實責任,發揚“工匠精神”、下足“繡花針功夫”,全市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全市1254戶3304人已脫貧人口實現鞏固提升無返貧,貧困發生率降至零。

在脫貧攻堅戰中,庫爾勒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作出新承諾,立下軍令狀,堅決扛起脫貧攻堅整治責任,負責、守責、盡責,當好脫貧“施工匠”,鋪設致富“錦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