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子女带娃也得有底线,遇见这几件事情,千万别插手

鹏鹏父母是双职工,工作非常忙。去年开始,鹏鹏的奶奶来到鹏鹏家,帮忙照看鹏鹏。

一开始小两口觉得:"谢天谢地,总算有人帮我脱离苦海了!"可没过多久,两人就隐隐有些后悔。

有一次去超市的时候,鹏鹏一定要买一辆玩具车,鹏鹏妈想到家里多到放不开的玩具,就拒绝了鹏鹏的要求。

即使鹏鹏打滚哭闹都没有让步,终于小家伙闷闷不乐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鹏鹏妈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道,第二天下班回家就看到鹏鹏乐滋滋地拿着这辆玩具车玩呢!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奶奶给买的。

帮子女带娃也得有底线,遇见这几件事情,千万别插手

还有一次,全家去公园玩,鹏鹏飞跑的时候不小心摔了,夫妻俩看孩子摔得不重,就想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可是这时,奶奶忽然冲出来,满是心疼地对孩子又亲又抱,还不忘腾出手来拍打地面,嘴里说着:"宝宝摔疼了吧,奶奶亲亲,该死的地面,奶奶打它!不哭了啊!"

本来没哭的孩子,看见奶奶这样夸张,张嘴就是号啕大哭,奶奶一看更心疼了,又答应着给买了零食和玩具,才把孩子哄好。

时间久了,夫妻俩发现鹏鹏变得有点"熊",比如吃饭的时候把爱吃的都拿到自己面前,还挑食的厉害。

在家里不爱听爸妈的话,对奶奶也是吆来喝去的;在幼儿园总和小朋友打架,午睡的时候故意大吵大闹等等。

眼看着孩子如脱缰的野马在熊孩子的路上一去不返,夫妻俩决定找鹏鹏奶奶谈一谈。

鹏鹏奶奶却不以为然,觉得

"我是在帮你们,你们怎么还对我这不满意那不满意?而且我做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帮子女带娃也得有底线,遇见这几件事情,千万别插手

隔代教育的矛盾点在哪?

一方面,祖辈来带孩子既培养了感情,又解决了诸如带孩子上下学、做饭、打扫卫生等问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另一方面,相应的问题也不少。

如果说生活习惯的不同大家应该相互理解互相体谅,不足以成为威胁家庭和谐的因素,那么祖辈和父母的育儿理念不同,则是令如今大部分家庭矛盾加重的罪魁祸首。

比如上文提到的鹏鹏奶奶的一系列做法。

老一辈人苦尽甘来,所以总想把自己缺的都补给孙子孙女们。

他们认为孩子不能磕着碰着,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

不仅自己这么做,也想让孩子的爸妈也这么做,甚至把孩子爸妈的抗议当耳旁风,我行我素地宠孩子,认为这才是对孩子好,殊不知这样才是害了孩子。

帮子女带娃也得有底线,遇见这几件事情,千万别插手

1.做祖辈的要知道自己很多做法本身就是错的

比如怕孩子磕着碰着就不让孩子出去活动,整天在家里。

这样阻碍了孩子的大运动发展,而且让孩子脱离了和同龄人相处的环境,久而久之孩子会变的超重,并且孤僻不合群。

2.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管教原则和祖辈不同,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混乱

比如鹏鹏妈妈的原则是"不会买家里同款的玩具",而奶奶则是"想要什么都可以"。

时间长了,鹏鹏就知道找奶奶肯定能如愿以偿,所以很可能对妈妈"阳奉阴违",甚至撒谎;更严重点是变得和妈妈疏远,和奶奶亲近但是毫无尊重。

3.要多和孩子父母沟通

看了这些潜在的问题,希望各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能意识到对你管教方法的抗议不是因为嫌弃你过时,而是你的某些做法真的已经威胁到了孩子的成长。

所以对于祖辈来说,知道何时该插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意思就是和孩子的爸妈明确养育孩子的主副手,比如孩子学习这方面由父母管,衣食住行这方面由祖辈管,不是自己的领域就主动退出来,绝不贸然插手。

帮子女带娃也得有底线,遇见这几件事情,千万别插手

有的时候分不清某件事情该不该管,那么首先要和孩子父母商议后再决定,或者来不及商议也要在事后和孩子父母"通口气",再决定日后同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这样父母和祖辈对于孩子的管教问题都处于透明状态,互通有无,在教育孩子时才能更有效。

最后祖辈要多和孩子父母沟通,因为当今社会认可的教育理念已经和过去大有不同,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嘛!

帮子女带娃也得有底线,遇见这几件事情,千万别插手

据统计,在北京、上海、广东等超大城市,有超过50%的0-6岁儿童是由祖辈隔代教育的。

这庞大的数字即代表了人们的需求,也代表了日益凸显的矛盾。老人家总拿自己年轻时那一套教育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时和孩子爸妈好好沟通,明确底线,不随便插手,知道何时该当"隐形人"对孩子尤为重要。

正是因为爱孩子,所以才要格外注意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