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鬥彩竹節紋碗:清風高節 素雅瑩潤

鬥彩又稱“逗彩”,因瓷器釉上釉下色彩鬥豔爭奇而得名,鬥彩瓷器是明、清彩瓷中名貴品種之一。瓷器的鬥彩製法是從青花和釉上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以釉下青花的藍色與釉上紅、黃、紫、綠等深淺不同的顏色,相互鬥彩又稱“逗彩”,因瓷器釉上釉下色彩鬥豔爭奇而得名,鬥彩瓷器是明、清彩瓷中名貴品種之一。瓷器的鬥彩製法是從青花和釉上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以釉下青花的藍色與釉上紅、黃、紫、綠等深淺不同的顏色,相互配合組成畫面紋飾。明成化年間,“鬥彩”技藝已經非常成熟,傳世明代成化鬥彩瓷器以小件杯、碗為主。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多件成化鬥彩杯,胎體細潤,彩料精純,繪畫淡雅幽婉,均為一代佳作。

成化鬥彩竹節紋碗:清風高節 素雅瑩潤

成化鬥彩碗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碗,燒造時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宮廷,次品則被銷燬,因而流傳到民間的數量極少。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寧存成窯,不苟富貴。”另在《萬曆野獲篇》中記載“成窯酒杯,沒對至博銀百金。”成化官窯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見一斑。

成化鬥彩竹節紋碗:清風高節 素雅瑩潤

收藏市場上的成化鬥彩瓷器歷來幾乎廖若晨星,得之不易,近年來更是難見蹤影。近日,筆者瞭解到,深圳御寶軒正在展一件成化鬥彩竹節碗,碗高5.4CM, 口徑11CM,底徑4.3CM,碗直口,弧腹,圈足。碗內壁淨白素雅,一眼望去,幾乎無任何瑕疵。碗外壁鬥彩裝飾,腹部繪兩株竹節紋,紋飾採用勾勒平塗施彩的方法,色彩均勻,竹葉青黃點綴,竹節清晰,整體給人以清淨素雅之感,十分愜意。在中國竹子與梅、蘭、菊被並稱為花中“四君子”,足以其中空、有節、挺拔的特性歷來為中國人所稱道,成為中國人所推崇的謙虛、有氣節、剛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動寫照。另外,竹紋節是漢族傳統寓意紋樣,漢族民間吉祥圖案畫竹子,寓意報平安。

在御寶軒的藝術品展廳,藝術展品琳琅滿目,包括瓷器、字畫、雜項等各種品類。在所有展品中,明成化鬥彩竹節紋碗為什麼能博得筆者刮目相看?其一,此碗可謂是明成化鬥彩瓷器小件物品的典型代表。碗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瑩潤,輕薄體透。其釉色乳白柔和,更能襯托出鬥彩的鮮麗清雅。釉下青花勾邊,釉上彩釉繪畫,形成上下鬥彩。成化無大器,但器物都小而精,精而妙。底部內書“大明成化年制”,此類鬥彩在市面上極為珍貴,具有很高的升值空間和文化價值。其二,吉祥紋飾,寓意極好。一件優秀的瓷器,不僅要有好的瓷質,好的寓意更能讓其錦上添花。此件藏品不僅胎質完美,無可挑剔,其竹節紋所蘊含的吉祥寓意更讓人愛不釋手,價值也隨之升溫。

成化鬥彩竹節紋碗:清風高節 素雅瑩潤

明成化鬥彩竹節紋碗憑藉青瓷的釉色與質地之美,亦如巧奪天工的燒製技術,成就看當時青瓷發展的最高水平。據瞭解,明成化鬥彩直書年制款的青瓷極為罕見,而此件落款直書“大明成化年制”清晰明瞭,在市面上極為少見。不僅如此,此對鬥彩瓷器從造型到裝飾,無不表現出古代民間工匠的才能和智慧,還有他們那樸實無華、富於寫實的藝術語言,均值得後世仿效。

2014年香港春拍中,一件“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以2.8124億港元的成交價刷新了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也是目前中國藝術品中所有三維物品中的最高價格。近幾個月來,圍繞著2.8億港元天價雞缸杯的各種事件和熱議,連帶著其他成化時期瓷器也受追捧,如梅瓶、直頸瓶、高足杯、馬蹄杯、高罐、碗等成化鬥彩器型,使得成化鬥彩瓷器再一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在鬥彩如此高價的環境下,藏界的其他彩瓷也在各自發力,如五彩瓷、粉彩瓷等,但儘管如此,他們的拍價都無法與鬥彩相抗衡。鬥彩又稱“逗彩”,因瓷器釉上釉下色彩鬥豔爭奇而得名,鬥彩瓷器是明、清彩瓷中名貴品種之一。瓷器的鬥彩製法是從青花和釉上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以釉下青花的藍色與釉上紅、黃、紫、綠等深淺不同的顏色,相互配合組成畫面紋飾。明成化年間,“鬥彩”技藝已經非常成熟,傳世明代成化鬥彩瓷器以小件杯、碗為主。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多件成化鬥彩杯,胎體細潤,彩料精純,繪畫淡雅幽婉,均為一代佳作。傳世成化鬥彩瓷器圖案繪畫簡練,內容主要是花鳥、人物,釉上彩透明鮮豔、色彩豐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成化鬥彩的收藏投資成化鬥彩瓷的商業價值和升值潛力一直非常可觀,且有非常悠久的收藏投資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