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在白门楼上为何听从刘备的意见杀了吕布?

清山雅舍


曹操使离间计拿下徐州,生擒吕布,是杀是留问于刘备。一来刘备和吕布同在徐州,相处密切,彼此了解。二来刘备素有仁义之称,若刘备都不愿留其性命,那曹操必然也能下定决心。刘备对曹操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是杀是留,显然一目了然。

其实是杀是留,曹操已然心中有数,刘备不过是说出了曹操的心里话。吕布号称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都可以显示其实力。以曹操的胸怀大志的气略,若能得此猛将,那就是如虎添翼。

吕布之前偷袭曹操老巢兖州,联手刘备抵抗曹操攻取徐州,两人之间是有过节的,但这并不能使曹操下定决心杀掉吕布。陈宫为吕布出谋划策与曹操作对,曹操还苦口婆心的劝其为已所用,说明曹操还是不拘小节的。对于所用之人,曹操还是有一套的。吕布反复无常,忘恩负义,而曹操生性多疑,恰好中了曹操的忌讳,对比曹操对关羽的态度一目了然。吕布又勇猛过人,就算暂时可以用得上,以后不定会出什么乱子。留着个定时炸弹,不如早点给排了。

丁原、董卓前车之鉴

中平六年(189年),时任并州刺史的丁原担任骑都尉,在河内驻扎,任命吕布为主簿,对他很亲近。汉灵帝死后,丁原接到何进的徵召,率领军队到洛阳,密谋诛杀宦官,被任命为执金吾。适逢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入京,掌握了朝中大权。丁原对吕布有知遇之恩,董卓以一匹赤兔马就使吕布为了一己之私杀了丁原。

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自知自己凶暴,为人所恶,所以时常要吕布作自己的侍卫及守中阁。不过,董卓性格又十分猜疑,曾因小许失意而向吕布掷出手戟。又吕布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董卓发觉,所以心中十分不安。之前,由于王允因为吕布是并州的壮士,对他以厚礼相待。自从吕布怀恨董卓后,他去见了王允,述说了董卓差点杀他的经过。王允密谋除掉董卓,便使美人计令两人反目成仇。吕布成功刺杀董卓,拜奋威将军,自此成为三姓家奴。

吕布趁刘备出征袭取徐州

吕布被董卓被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击败后,因骄恣、恣兵抄掠先后被袁术、袁绍赶走。吕布在兖州被曹操击败后投奔刘备,趁袁术刘备相争袭取徐州,擒获刘备妻子家眷。吕布落难受刘备收留,反过来鸠占鹊巢,忘恩负义。

曹操设离间计攻打徐州,吕布自以为是,不听陈宫言,导致被部将生擒弃城于曹操。


沐鱼看剧


对于“曹操为何听刘备的意见杀了吕布”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而这些原因,都有必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去一一分析。

白门楼事件

说起这个事件的背景,中间有着一连串的事件,我们需要耐心地梳理一下。起初,吕布在“连环计”事件中杀了义父董卓后,便与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火并争权。结果,对方兵多,任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大败而逃。先是北投袁绍,但是袁绍一看这人连杀两任义父,吓坏了,坚决不接纳吕布。吕布没办法,只能又灰溜溜地南下在河内郡驻扎。河内郡离曹操的根据地兖州比较近,当时曹操正在攻打徐州的陶谦,原因是陶谦的手下杀了曹操的父亲。而陈宫和张邈抓住这个机会引吕布入兖州,起兵造反。老窝被端,曹操只能回头反攻吕布,经过一番对战,吕布又一次败退,向东投靠徐州的刘备。此时陶谦已病逝,让徐州牧于刘备,被刘备接纳后,吕布又一次忘恩负义,将刘备击败,反客为主,占据下邳。

而一年多后,曹操在完成迎献帝、击袁术等大事后,再度发兵攻打徐州,欲灭吕布。结果,吕布节节败退,最终被曹军围困在下邳。由于当时发生粮荒,曹操欲速战速决,便采纳郭嘉、荀攸的计策决了泗水、沂水,淹了下邳城,最终俘虏了吕布。

据《三国演义•第十九回》记载: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在白门楼上,吕布乞求投降,曹操便问刘备意见,结果刘备出言提醒曹操丁原和董卓的下场,那意思自然是吕布此人留不得。

不得不杀

前面说过,曹操之所以听从刘备建议杀吕布有两方面原因。而这两个原因从上段的事件脉络种不难发现。

一是因为吕布此人反复无常太甚,毫无忠义之心,坑人无数。曹操当时正在为对抗袁绍做准备,需要将周边的势力都清除一遍,稳定后方。若是不杀吕布,一旦吕布再次起兵造反,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二是因为吕布毕竟是当时的有名人物,一方诸侯,若是随意加害,曹操的容人之量可能会被人诟病,要知道当时一个主公的名望是招揽人才的重要法宝,只可强化不可毁伤。曹操算准刘备不愿自己如虎添翼,顺势借刘备之口说出吕布该死的原因,这样自己也不会因杀吕布而有什么副作用。

其实,曹操并非是听从了刘备的建议才会杀吕布,当时就算是刘备不那么说,曹操出于第一个原因,也会杀了他。而这一切,都是吕布自己毫无底线地恶劣操作所导致的,怨不得别人。


三味翁童


大家好,很高兴能为你回答这个问题。我有个同学就是姓曹。我一直以为他是曹操的后代,所以呀,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了。

曹操一个枭雄,绝对不会对刘备言听计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英雄所见略同,还有就是对刘备的考量和利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对决。

正是因为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曹操才就处理吕布的问题,听从了刘备的意见,曹操和刘备都是聪明人,深知吕布是一个见利忘义,反复无常之人,此人不可用。曹操之所以要问刘备,看似是明知故问,实际暗含着曹操的诸多考量,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对决。曹操对刘备的利用,给他泼一盆脏水。杀吕布,曹操想杀,但吕布下面还有张辽等猛将,曹操还想着要收服这些猛将,自己绝不能提出要杀吕布,你刘备不是新人吗,就你了,让刘备来个投名状,帮我说出杀吕布的话,顺便把吕布部下对吕布之死的恨全部推倒刘备身上。

曹操问计刘备显然是奸雄本色,既是考验刘备也是给刘备挖坑。刘备如果说吕布可以活,那么显然是对曹操包藏祸心的,以吕布的性格,绝对不会对曹操忠诚,不死必然是祸害。这是考验刘备的忠诚度。刘备如果说吕布必须死,那么吕布曾经辕门射戟对刘备有恩,而且刘备以仁义之名行走天下,知恩不报必然会被人唾弃。这也曹操给刘备挖的坑。


謀略國學


以曹操的聪明,怎么会不知道刘备对吕布恨之入骨?曹操放着自己的一群谋士不问,单单就问刘备,已经证明曹操此时已经决定杀了吕布了。

吕布和刘备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1、刘备是吕布军的救命恩人。吕布从长安逃了出来后颠沛流离,投靠过长江以北的所有势力过。结果呢?袁术直接拒绝了吕布的投靠,袁绍虽然一开始接受了,但是后来想暗杀吕布。而曹操这边,吕布偷袭兖州这事算是跟曹操结下了梁子。放眼天下,吕布居然已经无处可去。吕布最后的救命稻草其实就是刘备。如果刘备不收留吕布一党,吕布要么拼死强攻,要么只能寄希望于偷偷穿过袁术的地盘,到南方孙策地盘或者是荆州刘表地盘了。所以说,刘备对吕布来说是有救命之恩的。

2、吕布对刘备呢?趁刘备举兵与袁术会战时居然偷袭刘备老巢?忘恩负义到这地步也真是无话可说了。就这么一个家伙居然还能舔着脸说,我吕布对你刘备有轩门射戟之功,也不想想到底是谁逼的刘备只能跟袁术谈和的?

作为这一切的主使者曹操,当然知道这个来龙去脉,毕竟当初搞驱虎吞狼之计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操帐下的谋士。所以说,曹操问刘备,就是想杀吕布。而且顺便可以用吕布的人头拉拢一下刘备。毕竟,对曹操来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金晶林


曹操没说收吕布当义子,只是吕布跟曹操说,他愿意向曹操投降,他服了,愿为曹操效力,说曹操带步兵,他自己带骑兵,这样就天下无敌了。可惜他多嘴向刘备求助,说是让刘备看在他曾经救过刘备一次(辕门射戟)的份上帮他说几句好话。但刘备却对曹操说,你不记得吕布是怎么对待丁原和董卓的吗?结果吕布被杀了。 《后汉书》记载布见操曰:“今日已往,天下定矣。”操曰:“何以言之?”布曰:“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顾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邪?”操笑曰:“缚虎不得不急。”乃令缓布缚。刘备曰:“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操颔之。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操谓陈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意何如?”宫指布曰:“是子不用宫言,以至于此。若见从,未可量也。”操又曰:“奈卿老母何?”宫曰:“老母在公,不在宫也。夫以孝理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操复曰:“奈卿妻、子何?”宫曰:“宫闻霸王之主,不绝人之祀。”固请就刑,遂出不顾,操为之泣涕。布及宫、顺皆缢杀之,传首许市。 《三国志》记载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于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


农村孙哥


曹操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曹操之前就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说出了刘备在曹操眼中的位置。曹操心里很明白,刘备将来是要跟曹操争天下的,曹操想除掉刘备但是找不到一个借口,正好借这件事情来试探下刘备的忠心,如果刘备建议留吕布一命,那么明显是在坑我曹某人,其心可见,可以此为由诛杀刘备。

当然吕布被杀还有其他原因:

第一点:最直接原因就是吕布这个人人品不好,张飞一直称吕布为三姓家奴,为了貂蝉背叛董卓,后来又趁着刘备外出,直接接管了荆州,吕布只知道为自己谋福利,做事情不知道思虑,为了另外一个好的而害死曾经对他好的恩人,他的名声令人担忧!

第二,吕布也非常英勇善战,手持方天画戟横扫天下,同时吕布又是一个练兵奇才,对打仗练兵很有方法,到时吕布很多部下都归顺了曹操,如果把吕布也收归部下,那么他和他原来的部下会不会再次旧情复合,本身刚收归的部下就还没有收复人心,现在又多了一个他们原来的老大,会不会让他们合起伙来再次谋害我曹操,还是一个问题。这也是曹操担心的原因。

第三,当时的局势。袁术、袁绍、公孙瓒都有实力,虽然只有袁术的势力越来越大,只有袁术会对曹操产生威胁,但是袁术照样也很会用人,如果吕布被对方掠走,反而是对自己的伤害,但是该留还是该杀呢,想了想吕布的为人,想了想吕布的生平,唉,只能可惜了这位绝世大英雄了,面对生性这么谨慎的曹操,本身我都有这么多的敌人需要消灭,你还出来插一脚,让我再费这么多心。

总之,吕布必须死,询问刘备,这就是曹操厉害的地方呀,自己心里有数,再听听别人的意思,感觉合适就按那个人说的办,建议的人肯定很开心,曹操也开心, 因为出事可以甩锅了。



relover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幕曹操白门楼下问吕布,吕布先是向曹操求情说绳子绑得太紧了,意思是要求松绑,也有试探的意思,这不曹操马上挥手示意要松绑,吕布也马上向曹操请降说:《三国演义》原文“明公所患不过布也,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吕布说完曹操听完,却转过头去问刘备是什么情况。曹操想杀吕布吗?曹操杀不杀吕布为何要问刘备?

对于曹操想不想杀吕布?书生个人见解,曹操在白门楼上刚开始是不想杀吕布的,也有想招降吕布的念头,只是吕布后来说的话,完全没有身为阶下囚的自觉,言语之间尽显狂妄之态。曹操听完吕布说完“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这话后,估计曹操就对吕布动了杀机

既然曹操已经对吕布动了杀心,直接下令斩首不就好了吗?但是在中国的古人之间,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叫做“杀降不祥”。吕布虽然态度很狂妄,但已经请降了。 曹操之所以问刘备的意见,是想借刀杀人,把杀吕布的罪名按在刘备身上。

但是书生认为这只是其一,曹操也有试探刘备的意思,都说刘备刘皇叔非常的仁义,吕布在《三国演义》中也向刘备寻求过帮助。如果说刘备真的替吕布向曹操求情了,天下人会怎么看刘备呢?反正书生一定觉得刘备是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因为都知道徐州城本为刘备所有,后被吕布鸠占鹊巢,刘备才落到投靠曹操寄人篱下的境地。

要不说刘备是“天下枭雄”呢?刘备只对曹操说了一句话《三国演义》(原文)“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曹操一想丁原、董卓的下场,马上下令刀斧手把吕布吊死并且枭首

想想刘备说的这句话,当然也表明刘备也非常恨吕布,因而曹操杀吕布是自己推波助澜,但是刘备也点明了吕布是个不仁不义之人,即如此杀吕布又有何不可,给曹操一个杀降的台阶,也向天下人表明我刘备有何罪,我是个真正的仁义君子。

曹操不经意的提问,刘备一针见血的回答,无不表现出刘备的才智高绝。要不“青梅煮酒”曹操怎么会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嘟嘟小滑头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曹操真的是听从刘备的意见才杀的吕布吗?还是曹操有意引诱出刘备的杀吕布之心?

我来分析一下,曹操的性格多疑,是天下尽人皆知的,而吕布三姓家奴的名声,也是名满天下,所以曹操深知吕布虽好,却不可留啊,但是都传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曹丞相还是有点犹豫的。

必须得找一个非常想吕布死的人帮忙下决心啊,所以曹操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刘备,而曹操征询刘备的意见,有这样四个目的

1,通过征求别人意见,来彰显自己礼贤下士的态度,好让天下的英雄豪杰都能为操所用

2,让刘备成为背锅侠,既然对刘备礼贤下士的态度已经表露完成,那就还得刘备保全丞相爱才的名声,好让天下人知道,我曹操是爱才的,想留下吕布重用的,可是刘使君要杀,而且提出一个让丞相无法反驳的理由

3,让曹操下定决心杀吕布,曹操知道吕布武功天下无敌,想用,可是丁原和董卓的事在前,想杀又舍不得,所以问下刘备吧

4,试探刘备,为什么曹操要问刘备,因为他猜测刘备肯定也对吕布恨之入骨,只是因为刘备人马不多,实力不允许,所以才对吕布一再忍让,试问有哪个男人,能容忍自己的老窝被抄,妻儿老小被人囚禁

如果刘备也想杀吕布,那就说明刘备的大度,是装的,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一般只有想做大事的人,才能诸般忍让,这是曹操问刘备吕布杀不杀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时候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庖丁丁


最初吕布在陈宫的建议下,趁曹操为父报仇攻打徐州的时候,攻打曹操的根据地兖州。这在当时,其实另一个作用就是把徐州之围解了。这样一来,当时支援徐州陶谦的刘备就对吕布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因为刘备可能这样想,没有吕布解围,徐州就是曹操的了,就没有后来的陶谦禅让一说了,也就没有刘备自领徐州牧的事了。

所以到了后来吕布被曹操打的东奔西跑的时候,来投奔刘备,刘备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接受了吕布。当时,刘备假惺惺的要把徐州牧的印绶交给吕布,吕布也傻乎乎的要接,一抬头看到关张的杀死人的眼神,吓得把手缩了回来。这就说明吕布就是个直肠子,而且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在道德上是无法约束他的。

再后来就发生了吕布偷袭徐州,取刘备而代之的事情,让刘备彻底看透了吕布的为人。要不然张飞怎么称吕布为三姓家奴呢。既然形成了定式,那么后来的辕门射戟也就不再有莫名的好感了。

至于罗贯中说“玄德既知能掸父,争如留取害曹瞒?”其实是刘备知道曹操的御人能力,害怕吕布真的能为之所用,那将后患无穷。曹操接受的投降过来的敌人不少吧,一开始起家的青州兵,全接过来了,要给别人,肯定全部坑杀,用不起就必须毁掉。还有最反复无常的张绣,前后打了三次,两个亲人,和一个近卫军总司令都死在他手里了,到最后不是照样收服了吗。其实曹操用人的本事那是一流的,印象里曹操好像说过,人的心胸要想像大海一样广阔,就要像大海一样能容纳各种水流,不管是好水,还是坏水,统统收进来,才有了大海的广博。

刘备在对吕布的失望和对曹操的嫉妒下,轻描淡写的给吕布判了死刑。


K先生影视


吕布武力天下第一'而且吕布也对曹操说了,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布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曹操权衡再三去问刘备。备曰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便命人缢死吕布。也确实吕布名声太臭,为金银宝马便杀死丁原,为美女貂蝉又杀死董卓。是一十足有奶便是娘的主。曹若放其一马,日后若有二心很难再驯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