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危”與“機”:我國基礎醫療行業的3個發展趨勢

疫情後“危”與“機”:我國基礎醫療行業的3個發展趨勢


2003年非典疫情結束後,國家在公衛疾控上持續深入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而在市場上電商、醫療信息化、醫療廢棄物處置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醫療服務行業,尤其是民營基層醫療行業迎來巨大的“危“與”機“,診鎖界結合各方市場觀察信息,對疫情末期及疫情後國內基礎醫療服務行業走向趨勢給出預測分析。



疫情後“危”與“機”:我國基礎醫療行業的3個發展趨勢


01


疫情激發基層、公衛強化

醫療健康行業結構升級優化


2003年SARS危機觸發了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與公衛體制改革,改革持續進行的公衛體系也曾在“禽流感”和埃博拉疫情抗擊中交出漂亮答卷,許多人認為我國疾控體系已經足以自如應對未來高風險傳染病事件,但被2019年底爆發的新疫情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據“健康相關社會風險預警協同創新中心”一項歷時5年的研究表明,在全國31個省份中,將新發傳染病預防控制納入到政府績效評價的程度僅121.4(滿分1000,湖北352.9)。項目主筆清華大學公管學院教授沈群紅表示,當前我國衛生應急、疾病檢測報告、疾病預防控制等法規體系完備,但缺乏剛性約束,依照法規有條不紊進行者少之又少

,疾控主導部門與醫療保健部門的協調能力差,容易在疫情響應初期處於孤立無援,調度無方狀態。


在疫情結束後的中短期內,國家對突發重大社會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視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3月1日《求是》雜誌上刊載《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文章,傳遞出突發重大公衛疫情防控,將被嵌入現代治理體系當中,從組織架構上保障疾控公衛體系的戰略地位。


從醫療投入來看,各級政府和各方資本會加大對基層預防、治療、檢驗診斷上投入。2018年我國衛生領域的財政支出大約為1.6萬億元,佔GDP比重1.7%,在歐美髮達國家,這個數字均達到10%以上。


2017年我國財政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直接補助為1808億元,雖然該數字在以每年14.3%的比例穩定增長,但在醫療總支出中僅佔12.5%,基層醫療的投入還有很大增量空間。正如《健康中國2030規劃》所言,國家醫療投入重心和目標將從“疾病治療”逐漸轉向“健康預防”,強化調整公共衛生的“正三角”資源配置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疫情後“危”與“機”:我國基礎醫療行業的3個發展趨勢


從醫療結構調整來看,去中心化、進一步推動分級診療勢在必行,部分醫改專家提議讓基層醫療機構更多扮演類似發達國家“全科醫生”的角色,首診、轉診等服務由基層醫療機構來執行承擔。


自2015年5月我國分級診療首次上升至制度層面,但多地分級診療流於書面“首診、轉診、簽約”的形式,核心保障措施是醫保差異化報銷引流至基層,但作為分級主體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肩負多種公衛職責,在疾病治療水平上失去了部分公信力,很難保障基層就診率和滿意度。


疫情後“危”與“機”:我國基礎醫療行業的3個發展趨勢

從2016年到2018年,全國基層醫療機構就醫量(包含統計年鑑列舉的其他機構)整體增長緩慢,總佔比甚至出現下滑傾向(至2019年11月數據為52.1%,不含其他),居民去三級醫院就醫趨勢增加。


從Bain&Company製作的2012~2018我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量分佈圖來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門診量(醫療服務量)在總量的佔比中持續下降,僅對比新加坡醫療服務的二八原則(80%的疾病在基層醫療解決)這一項來看,我國醫改“強基層”似乎越改越弱,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本次疫情中以三甲為代表的各大醫院是對抗病毒、救治病患的主戰場,但疫情傳播防控主陣地仍然在社區。疫情結束後,把握醫療“新基建”的大趨勢尤為關鍵。


醫療板塊的基建,相比通訊、信息化、土地資源利用滯後太多,未來在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床位設備、財政補貼上的投入必不可少。此外,就“分級診療”概念的核心,是打通基層醫療體系和各級醫院的協作聯動機制,包括基層全科醫師的轉診特權。


雖然照搬西方國家“全科醫生”制度並不現實,但在硬件和協同制度上,如醫療數據上共建共享、電子健康檔案,探索基層醫療市場的有序管理,釐清社康和民營診所將在公衛項目承擔、疾病診治、康復保健三方面職責分配,將分級診療配套措施落實,有利於形成未來以社區為中心的健康管理體系。


02


醫療健康投資持續火熱,

基礎醫療服務行業併購節奏加快


以二級市場為例,疫情期間,醫藥板塊持續走強,口罩、生物疫苗、診斷試劑、抗病毒藥、醫藥商業流通等概念依舊火熱,但醫療服務股走向較為波瀾。這與疫情期線下實體醫療機構門診量劇減、醫療服務產業鏈上下游供應不足有直接聯繫。


疫情後“危”與“機”:我國基礎醫療行業的3個發展趨勢


疫情讓老百姓充分意識到醫療資源分佈的不均衡,包括各地區之間、發達城市和基層之間的不均衡、不同專科之間的不均衡,大型醫療資源佈局往往還需要依靠政府投入,而為區域內群眾提供優質的社區化、小型化、連鎖化、集約化的基層醫療機構,可能是短期內較容易實現的,這給醫療服務投資者更多賽道的入局思考和標的選擇。


自2009年新醫改啟動以來,醫療服務行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行業的龍頭企業頭部效應日漸清晰,第二梯隊的企業也在急於擴張併購以躋身前列,業內逐漸出現相關併購類交易機會,交易的發起有可能是行業頭部企業發起的橫向擴張併購,如愛爾眼科近年來的“買買買”式海內外收購;也有可能是產業資本對某賽道的戰略投入和佈局發起的收購,如國內連鎖體檢行業三家歸一,被互聯網巨頭阿里系收購私有化。


據普華永道發佈的2013~2019年中國醫療健康服務行業併購活動回顧展望報告中,國內醫療行業投資併購數量雖有所下降,平均交易規模雖有所下滑,但整體交易規模堪稱史無前例,2020年受疫情影響,醫療健康行業的交易市場變局將更為劇烈。


疫情後“危”與“機”:我國基礎醫療行業的3個發展趨勢

注:上述交易數量統計不包括未披露交易金額的145筆交易


疫情加速了行業併購和資源整合。一些優質的投資併購標的可能遇到較大的現金流壓力,需要雪中送炭。此前診鎖界曾報道過《疫情加速倒閉,有人在朋友圈一天轉讓8家診所》。


以基層連鎖診所為例,受制於疫情下各地停診政策和居民減少就醫選擇,以多發病、常見病為主的兒科、全科診所到店客流量驟減,中短期營業流水不佳或位置稍次的診所門店將會被經營者考慮砍掉,以低價售出。


有分析人士指出,疫情後部分醫院門診量恢復不到30%,基層醫療機構的經營之難可想而知,恢復性消費都談不上,“報復性消費”更有些不切實際。


03


在線問診開啟用戶心智

互聯網醫療征途漫長


疫情對互聯網醫療行業帶來巨大流量,對醫藥零售行業,尤其是O2O醫藥零售電商直接受益且留存轉化程度更高,在線醫療受益相對有限,並非坦途的互聯網醫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艾瑞諮詢分析師表示,醫藥零售是互聯網醫療最為成熟的板塊,銷售轉化程度高。而O2O模式的醫藥零售滿足了用戶及時取藥的需求,以叮噹快藥、餓了麼、美團外賣等為代表的新零售醫藥電商平臺滲透率有望在本次用戶教育後提高。


從線上諮詢/問診來看,疫情下許多用戶在春節期間體驗線上移動醫療,許多在線問診平臺用戶數量和問診數量暴增,如平安好醫生2月11日透露其平臺訪問量達11.1億人次,新增用戶增長10倍,日均訪問量增加9倍;丁香園2020年春節同期問診量增加135%;春雨醫生活躍用戶為2019年同期2倍,。


即便用戶數量和問診量大增,特殊時期的繁榮能否保持長久的活躍度和轉化率仍為業界憂慮。


流量≠留量


雖然相關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獲得了大量免費問診流量,但在轉化上仍會捉襟見肘。互聯網醫療流量變現有兩種,一種是廣告變現型,如丁香園通過疫情地圖、實時報道闢謠吸引巨大流量,為廣告、知識付費打下基礎;另一種以免費入口轉化付費用戶,如平安好醫生APP推出的送口罩、免費問醫生等活動帶來大量新註冊用戶,但其付費用戶轉化未知,但從2019年報披露信息顯示,其年度平均付費用戶轉化率為4%。


隨著疫情趨近尾聲,線下實體醫療機構陸續復工,互聯網醫療用戶的後續流量和持續滲透率增速難免放緩。


滲透率整體偏低,消費習慣短期難以改變


我國患者長期有線下診療習慣,且對醫生資質要求高,傳統醫院更多認為線上問診對醫院業務營收增益不大,興趣欠佳,數字醫療和信息化在醫院體系中更多用於網絡系統運維和整體提效上,導致互聯網醫療存在“叫好不叫座”現象。


那大眾對在線問診工具的使用情況如何?互聯網醫療領域專家曲曉良表示,疫情之前,大概2%-4%的人會使用線上問診,但基於此次疫情的發展,使用線上問診服務的比例可能將提高到10%左右


據艾瑞諮詢的一項盲調顯示,1889名受訪者在線醫療的使用率從2019年的65.9%上升至72.8%,相比疫情期大漲的視頻、遊戲、在線教育等行業上升趨勢較弱,

低於市場普遍的猜想。預計在疫情基本結束後的1~3個月內,在線醫療使用率平均下降6個百分點。


疫情後“危”與“機”:我國基礎醫療行業的3個發展趨勢


互聯網醫療入醫保:首診難放開、政策紅利期有限、公立入局者增加


疫情期間各地出臺部分互聯網醫療項目納入醫保政策,但仍有較多侷限。首先是合規診斷需為複診,互聯網首診放開幾乎不可能,從國家政策導向看來,互聯網醫療偏理療和後期管理,線下醫療仍然負責早期疾病診斷治療,互聯網醫療仍然充當補充角色。


其次,互聯網醫療入醫保,真正受益的可能是線下機構。線上醫療服務與線下的價格及醫保政策一致,不會產生溢價,而有著較為充足醫療資源的民營機構或公立體系在醫生資質和調度上有品牌和成本優勢,再加上醫保額度分配和屬地化管理,線下機構有更多政策利好。


第三,“互聯網+”醫保政策試點存在時限問題。2月28日國家衛健委公佈的“互聯網+”醫保試行文件雖未明確規定期限,但核心卡點暫設置為疫情期間,如四川省醫保局文件明令“互聯網+醫保”試點時間為兩年,鑑於監管問題和信息化水平差異,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浙江、湖北武漢等地外的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政策仍然偏保守,疫情結束後政策何去何從仍然是個未知數。


互聯網醫療與基層戰場掛鉤


企鵝杏仁集團CEO王仕銳曾表示,互聯網醫療的真正主戰場或在基層醫療,線上診療依託數據、算法、技術為社區提供遠程和基礎醫療服務,以家庭醫生為鏈接紐帶推動分級診療,促進優質醫療服務資源下沉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形成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體系。這樣來看,相比憑藉佔領用戶心智和增加用戶粘性的純在線診療,走基層路線的互聯網醫療更容易形成閉環。


互聯網醫療以線上線下收費標準一致為原則,目前互聯網醫療定義的常見病和慢性病複診,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為下沉基層“開口子”。平安智慧城市聯席總經理高孟軒表示,醫改強調的都是“迴歸基層”,未來互聯網醫療扮演的角色不僅是輔助大醫院,更是將資源下沉到基層,輔助基層能力建設,


建議:優勝劣汰是市場鐵律,基層機構建設專業壁壘


我國本土新增病例已經保持在個位數,但從全球大流行來看,疫情真正宣告結束短期來看仍是個未知數,醫療服務行業的恢復也需要一定的緩和週期。


基層加強疾病診斷、檢測能力


疫情的威脅使大眾的健康意識和疾病防範意識產生了鞭策性提高,應對疾病的“四早”觀念有望進一步加強,在未來,帶有治未病屬性的體檢、疾病早篩等醫療服務需求將提高,而基層的POCT檢測和影像診斷能力在未來可能會加強。


國內許多綜合類連鎖診所(部分中醫診所也有)通過自建、合建、委託的形式有自己的檢驗科,無論是提高篩查、診斷能力以提高醫療精準質量和患者信任感,還是應對未來突發公衛事件承擔“專業導診、檢測前移、慢病管理”的職能。


像本次臺灣、新加坡防疫一樣,基層診所在低概率的重大公衛事件中可發揮的哨站作用功不可沒,部分基礎醫療領域的優質社會辦醫機構可以在疫情下承擔更多職責。


戰略性採取數字化舉措


諮詢公司BAIN&Company認為,在短期傳統線下銷售市場活動受到限制,醫療企業可以大膽嘗試數字化銷售和營銷工具,將本次疫情視為數字化轉型的契機。通過自建、外部合作、併購等方式持續建設數字化能力,並通過數字化工具開發應用和各類數據的採集分析,為患者、醫生或渠道實現更好的客戶體驗,提升日常運營的效率和透明度。


以診所為例,最新的2019版《診所基本標準》,無論是中醫還是中西醫結合診所,都要求有數信息化系統的使用,甚至要求與監督部門系統鏈接以進行數字化監管。從機構本身來說,信息化工具能在診療前中後流程、病例管理上提高醫療效率,數據挖掘提升醫療質量,財務管理和鏈接產業上降低成本,對醫療機構的運營有許多益處。


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考慮和政府、公立/私立醫院、其他醫療機構、產業鏈上下游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做好患者電子病歷和健康檔案,以有能力承接未來的部分公衛、轉診服務,在中國醫療系統全面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佔得先機。


尋求整合併購機會


據醫療投資人林掌櫃表示,截至3月12日,通過其個人渠道瞭解到的有意轉讓的醫療機構有57家,標的所在區域集中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也有杭州南京成都重慶廈門等新一線/二三線城市。


疫情後“危”與“機”:我國基礎醫療行業的3個發展趨勢


在這一特殊時期,醫療行業的各個細分產業的中小企業可能以有吸引力的價格尋求出售。以最難復工、影響最深的醫美、口腔、眼科為例,不少標的處於委曲求全“賣身”狀態。決定砍掉邊緣業務和賠錢門店的醫療機構要合理評估自身價值,做好對複診後的現金流規劃,必要時及時止損,決絕壯士斷腕,醫療服務是長週期行業,合適的時段再入局也未嘗不可。


當前醫療行業併購方勢力多樣,大型醫療集團、專科頭部企業、非醫療企業(互聯網科技公司、地產、保險)以及中小型醫療企業等基於戰略佈局、戰略協同、報團取暖等心態,對於優質標的爭奪會在暗中角逐。有實力的醫療機構要緊追行業內結構性變化,抓住機會進行橫向或縱向整合,收購可以幫助自身建立差異化能力的資產。


疫情後“危”與“機”:我國基礎醫療行業的3個發展趨勢


文中部分圖表資料引用:德勤中國、艾瑞諮詢、普華永道、林掌櫃、國盛證券、Bain&Compa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