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讓制,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禪讓制,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禪讓制”,中國歷史上的統治者更迭的一種方式。所謂“禪讓”,是指統治者在活著的時候把首領之位(皇位)讓給別人,“禪”意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薦”,“讓”指“讓出帝位”。

“禪讓”一詞由何而來的呢?又因什麼而產生的呢?

最早的禪讓一詞應該出現在北宋時期的《廣韻》——《廣韻·線韻》:“禪,禪讓傳受。”但是,就禪讓的意思來說,最早的禪讓應是黃帝之後的堯舜禹。

傳說軒轅時代,“諸侯相侵罰,暴虐百姓”。黃帝“與炎帝站於阪泉之野”,“三戰後得其志”;“與蚩尤戰於逐鹿之野,遂擒殺蚩尤”;而後,諸侯尊軒轅為天子,“是為黃帝”。黃帝之後傳位於自己後人,代代相傳後至帝堯, “堯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 “薦之於天”,於是,舜登臨帝位。舜 “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而崩,三年後,“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後禹踐天子位”。這就是中國史上最早的禪讓。

然而,事實真如史記中記載的那樣,堯舜禹真的是把帝位禪讓給有才能的其他人麼?

戰國時期的《竹書紀年》卻與同時期的著作有著不同的說法。書中記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且“放堯於平陽”。所以,堯讓位於舜,是迫於局勢以及舜的勢力導致的。韓非子對於堯舜禹的描述也印證了這一點——“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韓非子·說疑》)。


禪讓制,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那麼,究竟是誰在鼓吹古代帝王的“禪讓”呢?

尋書找跡,我們會發現,道家領袖莊子在《莊子秋水》中有記載“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也在《孟子》中記載“孔子曰:‘唐虞禪,夏後殷周繼,其義一也。”

道家學派在政治上講究無為而治,儒家學派講究忠孝仁義。道家倡導一切都是自然規律,為人不爭的思想;儒家倡導的仁是一種美德,可以把人培養成謙謙君子,但也容易使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作為統治者自然希望治下之民對政權忠孝仁義,對社會不爭,無為。於是歷朝歷代以儒家思想為主,道家思想也較為廣大的宣傳。在封建時期,儒家占主導地位,吹噓堯舜禹是為儒家取得統治者支持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史上的所謂禪讓,其實只不過是陰謀篡位的另一種粉飾罷了。於是,當我們看到420年,晉恭帝司馬德文禪讓給宋武帝劉裕,降封零陵王,永初二年(421年)九月被劉裕殺死;550年,魏孝靜帝元善見禪讓給齊文宣帝高洋,降封中山王。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被高洋毒死;551年,蕭棟禪讓給侯景,降封淮陰王。後被梁元帝淹死;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給唐高祖李淵,降封酅國公。武德二年(619年)五月,被殺。也就不足為奇了。


禪讓制,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