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啟動能明顯聽到嗡嗡聲,長期駕駛純電動車會不會對人身體產生輻射的傷害?

一場夢O


常見的兩點錯誤理解:電能發出聲音、電動汽車有輻射。

電流本身是沒有聲音的,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打開電燈拽出電線,貼在絕緣層上也不會聽到有異響。在變電站或者高壓線等位置能聽到噪音,前原因設備通過電流的運轉本身因震動產生的聲音,如變壓器中的超薄硅鋼板在電磁場的作用下震動才能體現出聲音。

同理電在電動汽車上本身也沒有任何聲音,聲音源頭是電機通電後形成電磁場,在磁場力的作用下轉子軸向運動產生的震動才是聲音的源頭。

曾經以“靜態運行”形容電動機,但這只是相比內燃式熱機爆燃的嚴重震動而言的比喻,電機也是要在運動過程中輸出動力的;而且車速越快轉子轉速越快、聲音也會越大,不過這種嗡嗡的聲音並不刺耳。

所以電動汽車必然會有聲音,只是音強遠低於內燃機而已;但這種聲音並不會產生嚴重輻射,標準值低於幾乎所有智能設備。

電動汽車使用的電動機多為永磁同步電機,可以理解為直流電機;電磁輻射嚴格意義上只有電磁場發生變化時才會出現,所以直流電本身是不會產生輻射的。即使有輻射電機也有處理方式,比如超級電容、殼體屏蔽等,通過這些電動汽車的所謂輻射能達到以下水平。

①·小微型客車磁場強度在0.05μT左右,電場強度0.3V/m左右。

②·大型客貨車磁場強度在0.20μT左右,電場強度0.5V/m左右。

③·公共場所允許暴露的磁場強度為100μT,電場強度為8000V/m。

這一程度的影響也許通過檢測數值難以判斷,不過可以通過常用設備對比:辦公室必備設備電腦的強度為0.01μT以上,但是距離要超過30cm,磁場強度比汽車小但是面對的時間比汽車廠。智能手機的磁場強度峰值超過600μT,是小型電動汽車的12000倍、大型公交車的3000倍,多可怕的數字。

男性必備的電動剃鬚刀峰值磁場強度在1500μT左右,女性必備的電吹風峰值磁場強度超過2000μT,分別是大型電動汽車的7500倍和10000倍。這些設備在生活中總需要頻繁使用,那麼在使用的過程中體驗如何?

可以說以駕駛電動汽車作為職業,其健康程度也遠高於碼農、電話推銷員甚至理髮師這種看似無輻射毫無關係的工作;家用車使用頻率那麼低,沒有幾千年的壽命估計是不會被輻射出問題的。科學可以解釋電動汽車到底有沒有危害,包括乘坐電動汽車暈車。

  • 原因無非是電動汽車的動力和聲音曲線以及氣味與燃油車差異過大,潛意識中在車輛起步運行時需要獲得了外部信息刺激沒有出現,造成的紊亂是暈車的原因之一。

  • 其二是電動汽車無振動,電動大巴車沒有震動則不會影響車門窗的密封性,車廂內空氣流動性差會造成空氣質量下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是造成不適的第二點。

  • 其三是電動機油恆扭矩發力的特點,起步瞬間可以爆發峰值扭矩,而內燃機即使柴油機也要1500~2000轉才能最強發力。公交車趕時間起步衝,這是暈車的核心因素

所以電動汽車沒有安全隱患,油電轉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空氣質量、提高全面健康,當然也有減少公衛開支的目的;如果電動汽車也會造成不健康,這種車是絕對不會被推廣的,懂了嗎?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



天和Auto


純電動車電瓶跟控制器有水冷系統,一般都是風扇響。另外空調聲音也很大。油車有發動機,發動機的聲音蓋住了風扇跟空調的響聲了。

再說暈車的吧!我開純電動出租車,好多人都說我坐油車暈坐你車不暈。還有人說我坐油車不暈坐你車暈,我說暈車沒事一會就不暈了,我換一種駕駛狀態就不暈了。


Love喜114099316


去年,小編偶然看到一篇關於電動車輻射至駕駛員死亡的離奇新聞。該報道稱,深圳某電動出租車司機,因常年遭受電池產生的大量輻射而猝死,此消息大量傳播,讓不少電動出租車司機人心惶惶。


雖然此事件最後查證結果為造謠,但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電動車還能不能買?真的會產生大量輻射嗎?產生的輻射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小編查詢了市售大部分車型的實測輻射值,用實際數據來驗證輻射是否為電動車的一個謠言。

■ 關於輻射

談到輻射相信絕大多數人會想到這東西對身體有害,而這時可能你並不瞭解什麼是輻射。小編先給大家來個輻射科普,輻射從大的層面分為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俗稱核輻射),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意味著3*1015赫茲以上的高頻輻射,像X、Y射線、伽馬射線,非常危險,長期接觸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呃…不用想了,你幾乎碰不到)

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為3*1015赫茲頻率以下的輻射,包含紫外線、紅外線、電視、家用電器、等都屬於非電離輻射範疇(俗稱電磁輻射)。

既然電動車所產生的的輻射與家用電器及手機相同,自然電動車也屬於電磁輻射的範疇。根據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關於電磁輻射、電磁場的安全標準,其中電場輻射安全標準為5000V/m,磁場輻射安全標準為 100μT。也就是說人體所能承受並代謝掉的安全值為100μT,如果高於安全值則會對人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當然,即使是非電離輻射,對人體來說,輻射值也是越低越好!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對這個標準的界定也是雲裡霧裡,下面邦老師就來一波真刀真槍的輻射測試。

這裡強調一下,為讓各位朋友對電動車的輻射有一個清晰的對比,先來看看常用電器以及手機所產生的輻射是個什麼情況。

從日常家電及手機的輻射測試中可以看出,除微波爐外普遍數值偏低,且依據輻射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逐漸遞減的特性,在短時間內使用對人體並不構成危害。但微波爐這個貨在實際測試過程中,小編的測試設備已無法顯示數值(設備極限值為20μT),所以大家在使用過程中還是敬而遠之比較靠譜。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下實際測試電動車產生的輻射是否在安全範圍值內。

■ 電動汽車確有輻射,但數值極低不構成危害

測試規範

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市售的大部分車型實測輻射值,如北汽新能源EV200、EU260、比亞迪e5、寶馬i3、長安奔奔EV210、騰勢等十餘輛電動車,車齡在4個月至2年之間。因電動車電池組、驅動電機、線路等能夠產生電磁輻射的部件均在底盤位置,所以上圖中選擇的幾個測試點為駕駛或乘坐時人體最先接觸到電磁輻射的區域,下面來看看這些電動車在實測過程中的表現如何。

看過這些實測數據後,小編為大家總結幾個關於電動車輻射的要點:

1、輻射無處不在:電磁輻射無處不在,只要有電磁場的地方都會產生電磁輻射,畢竟每天曬太陽也會遭受到電磁輻射,所以電動車這點輻射不足掛齒;

2、平穩駕駛:電動車在加速、減速時會瞬間產生更高的輻射,這是由於驅動電機的動能釋放與回收造成,平穩駕駛後輻射會瞬間下降;

3、輻射區域:電磁輻射產生的區域根據車輛電池組、驅動電機、線路佈局而決定;

4、與車價無關:並不是越貴的電動車電磁輻射值越低;

5、食療預防:這個很簡單,就是吃!多吃胡蘿蔔、西紅柿、海帶、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其實,沒必要啦。

■ 點評

實測過程中可看到電動車確實會產生電磁輻射,但根據各款車型對電池組、驅動電機、線纜佈局以及廠商要求等不同,車內產生輻射的區域與數值也各不相同。就目前實測到的電動車輻射值來看,對比家用電器及手機產生的輻射,峰值也僅僅只有它們的10%左右,而對比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規定的100μT電磁輻射安全值,電動車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峰值僅佔1%-2%之間。另外,電動車輻射值的高低與車價並無關係,在測試中像騰勢、寶馬i3此類中高檔電動車依然可以測出輻射值。

現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這點無可厚非,但聽風就是雨,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就給電動車扣上“輻射有危害”的帽子無疑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此次的實測數據徹底擊碎了此前的各種輻射流言,電動車不是洪水猛獸,對於流言我們應該有辨別真偽的能力,也應理性看待電動車。


怡車生活


現在人日常接觸到的最大輻射是手機來電話時候的輻射


大內平手180


微波爐也背了很多年鍋


沉睡滴眸子


回深山老林,坐牛車,穿獸皮,吃野菜,這樣就只受太陽輻射了,你能活199歲。


老鄭90726


有啊,我頭髮都快掉光了。


非魚TSL


哈哈!杞人憂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