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在白門樓上為何聽從劉備的意見殺了呂布?

清山雅舍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幕曹操白門樓下問呂布,呂布先是向曹操求情說繩子綁得太緊了,意思是要求鬆綁,也有試探的意思,這不曹操馬上揮手示意要鬆綁,呂布也馬上向曹操請降說:《三國演義》原文“明公所患不過布也,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呂布說完曹操聽完,卻轉過頭去問劉備是什麼情況。曹操想殺呂布嗎?曹操殺不殺呂布為何要問劉備?

對於曹操想不想殺呂布?書生個人見解,曹操在白門樓上剛開始是不想殺呂布的,也有想招降呂布的念頭,只是呂布後來說的話,完全沒有身為階下囚的自覺,言語之間盡顯狂妄之態。曹操聽完呂布說完“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這話後,估計曹操就對呂布動了殺機

既然曹操已經對呂布動了殺心,直接下令斬首不就好了嗎?但是在中國的古人之間,有一個不成文的約定,叫做“殺降不祥”。呂布雖然態度很狂妄,但已經請降了。 曹操之所以問劉備的意見,是想借刀殺人,把殺呂布的罪名按在劉備身上。

但是書生認為這只是其一,曹操也有試探劉備的意思,都說劉備劉皇叔非常的仁義,呂布在《三國演義》中也向劉備尋求過幫助。如果說劉備真的替呂布向曹操求情了,天下人會怎麼看劉備呢?反正書生一定覺得劉備是個假仁假義的偽君子,因為都知道徐州城本為劉備所有,後被呂布鳩佔鵲巢,劉備才落到投靠曹操寄人籬下的境地。

要不說劉備是“天下梟雄”呢?劉備只對曹操說了一句話《三國演義》(原文)“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曹操一想丁原、董卓的下場,馬上下令刀斧手把呂布吊死並且梟首

想想劉備說的這句話,當然也表明劉備也非常恨呂布,因而曹操殺呂布是自己推波助瀾,但是劉備也點明瞭呂布是個不仁不義之人,即如此殺呂布又有何不可,給曹操一個殺降的臺階,也向天下人表明我劉備有何罪,我是個真正的仁義君子。

曹操不經意的提問,劉備一針見血的回答,無不表現出劉備的才智高絕。要不“青梅煮酒”曹操怎麼會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嘟嘟小滑頭


曹操使離間計拿下徐州,生擒呂布,是殺是留問於劉備。一來劉備和呂布同在徐州,相處密切,彼此瞭解。二來劉備素有仁義之稱,若劉備都不願留其性命,那曹操必然也能下定決心。劉備對曹操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是殺是留,顯然一目瞭然。

其實是殺是留,曹操已然心中有數,劉備不過是說出了曹操的心裡話。呂布號稱三國第一猛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三英戰呂布”,“轅門射戟”都可以顯示其實力。以曹操的胸懷大志的氣略,若能得此猛將,那就是如虎添翼。

呂布之前偷襲曹操老巢兗州,聯手劉備抵抗曹操攻取徐州,兩人之間是有過節的,但這並不能使曹操下定決心殺掉呂布。陳宮為呂布出謀劃策與曹操作對,曹操還苦口婆心的勸其為已所用,說明曹操還是不拘小節的。對於所用之人,曹操還是有一套的。呂布反覆無常,忘恩負義,而曹操生性多疑,恰好中了曹操的忌諱,對比曹操對關羽的態度一目瞭然。呂布又勇猛過人,就算暫時可以用得上,以後不定會出什麼亂子。留著個定時炸彈,不如早點給排了。

丁原、董卓前車之鑑

中平六年(189年),時任幷州刺史的丁原擔任騎都尉,在河內駐紮,任命呂布為主簿,對他很親近。漢靈帝死後,丁原接到何進的徵召,率領軍隊到洛陽,密謀誅殺宦官,被任命為執金吾。適逢何進為宦官所殺,董卓入京,掌握了朝中大權。丁原對呂布有知遇之恩,董卓以一匹赤兔馬就使呂布為了一己之私殺了丁原。

董卓挾漢獻帝遷都長安,自知自己兇暴,為人所惡,所以時常要呂布作自己的侍衛及守中閣。不過,董卓性格又十分猜疑,曾因小許失意而向呂布擲出手戟。又呂布與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董卓發覺,所以心中十分不安。之前,由於王允因為呂布是幷州的壯士,對他以厚禮相待。自從呂布懷恨董卓後,他去見了王允,述說了董卓差點殺他的經過。王允密謀除掉董卓,便使美人計令兩人反目成仇。呂布成功刺殺董卓,拜奮威將軍,自此成為三姓家奴。

呂布趁劉備出征襲取徐州

呂布被董卓被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擊敗後,因驕恣、恣兵抄掠先後被袁術、袁紹趕走。呂布在兗州被曹操擊敗後投奔劉備,趁袁術劉備相爭襲取徐州,擒獲劉備妻子家眷。呂布落難受劉備收留,反過來鳩佔鵲巢,忘恩負義。

曹操設離間計攻打徐州,呂布自以為是,不聽陳宮言,導致被部將生擒棄城於曹操。


沐魚看劇


呂布是三國時代最強的武將,他弓馬嫻熟,號稱“飛將”。在很多的戰場上,都能夠看到呂布的身影。他率領的騎兵是當時最精銳的騎兵,而他和他的坐騎赤兔馬被人稱作“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稱雄一時。

但是,呂布此人雖然武力超群,但是聲譽極差。最主要的一點,他是被當時的人公認的見利忘義,輕於去就的人。他在剛開始是丁原的部下,後來被董卓引誘,就殺了丁原去投奔董卓。在董卓那裡,他受到董卓的器重重用,情同父子。可是就是因為和董卓的小妾有私情,就翻臉殺了董卓。

後來在關中戰敗後,他來到關東。先是投奔袁術,後又投奔袁紹,都沒有什麼好的結果。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被陳宮推舉,襲取曹操的兗州,逐漸成為一路諸侯。他和曹操作戰失敗後去投奔徐州的劉備,不久就趁劉備出征襲取了徐州。

最後呂布在袁術、曹操和劉備這些勢力中來回爭鬥,最終被曹操和劉備一起包圍在下邳。最終,背信棄義的呂布眾叛親離,在白門樓被曹操擒獲。

呂布被擒後,為了活命對曹操百般乞憐。史書在當時是這樣記載這段歷史的:

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

我們看這一段歷史,就感覺有幾個疑點。那就是,劉備和曹操之間的關係。曹操和劉備是表面和睦,內心猜忌的關係。在處理呂布的問題上,為什麼曹操會聽取劉備的意見,他不怕上了劉備的當嗎?

其實,我們看這一段記載,就應該能夠看出來,如何處理呂布,曹操在事先已經有了打算。只是在最後實施的時候,他猶豫了。這是因為,呂布給他的誘惑太大了。

我們知道,曹操本身就是個愛才之人。他用人的標準就是唯才是舉。呂布的武力是當時最強的,尤其是他的騎兵更是天下無敵。如今呂布滿口討饒,要歸降於自己。這樣殺了他似乎十分可惜,這讓曹操感到遲疑。

曹操猶豫主要還是兩個原因,一是當時馬上要對袁紹作戰,正是用人之際,對呂布這樣的武將殺之可惜。如果能夠收為己用,肯定會大大提高自己軍隊的戰鬥力。二是呂布口口聲聲投降,殺了他對自己的名聲會有一定的影響。

在這個時候,劉備看出了曹操的猶豫,於是他向曹操勸說,讓他汲取丁原和董卓的教訓,免得將來落得個丁原和董卓的下場。曹操同意了劉備的意見,殺了呂布。

劉備和曹操互為死敵,他這次向曹操進言,實在讓人難以捉摸。如果他真的想害曹操,那麼他應該讓曹操收下呂布,然後再從中取事才對。為什麼要替曹操除了這個隱患呢?

這是因為,劉備已經看出了曹操的心意。曹操肯定要殺呂布,那種遲疑只是故作深沉。劉備如果不按照曹操的心意說話,反而會引起曹操的猜忌。因此,劉備選擇了進言殺了呂布。

這是因為,劉備曾經想將呂布收為己用,可是反而被呂布搶佔了基業。但是,劉備心裡知道,自己收服不了呂布,曹操可不一定收服不了。如果曹操收服了呂布,那曹操的勢力如虎添翼,更無法對敵了。所以,讓呂布去謀害曹操這一招是有風險的。

如果殺了呂布,就消除了一切風險。呂布一死,對大家都沒有影響。而且劉備在曹操那裡還得到了信任,兩全其美,劉備何樂而不為。

而曹操自己呢,他本意就是要殺呂布的。在聽到呂布的乞降後,曹操馬上在心裡開始了盤算。他在衡量留下呂布會出現哪些利弊。

留下呂布,曹操就多了一員大將,正如呂布所說,自己的騎兵在呂布率領下,肯定會戰鬥力大大提升,會對以後的戰爭有很好的作用。

可是,從弊端來看,留下呂布的好處也就僅此而已,而弊端則是一大堆。首先是呂布這個人狼子野心,兩面三刀。他不是屈居人下之人,在利害面前,他絲毫不講道義。留下呂布,以曹操多猜忌的性格,怎麼能夠放心?

第二,曹操馬上就要和袁紹交手。袁紹的勢力要遠強過自己,以呂布的性格,到那個時候,呂布再反叛自己,投奔袁紹。那麼曹操就成了養虎為患,自食其果了。

第三,自己手下收降了大批的呂布的將領和士卒。這些人中,有背叛呂布的,見到呂布被重用肯定會心裡不安。而那些同情呂布,被迫投降的人,會暗中擁戴呂布。這無異於曹操自己分裂自己的軍隊,得不償失。

曹操經過一番的考慮,已經下了殺呂布的決心。但是,他為了考驗劉備,故意給劉備說話的機會。當劉備說出呂布不能留的意見後,他就坡下驢,殺了呂布。

曹操用採納劉備的意見的形式殺了呂布,既向大家顯示了他愛才不忍的一面,又將罪過推給了劉備。果然,呂布臨死不抱怨曹操,反而謾罵劉備是無信之人。這樣一來,投降曹操的呂布軍隊,都會感恩曹操,不齒劉備。這樣,曹操也就達到目的了。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對於“曹操為何聽劉備的意見殺了呂布”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而這些原因,都有必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去一一分析。

白門樓事件

說起這個事件的背景,中間有著一連串的事件,我們需要耐心地梳理一下。起初,呂布在“連環計”事件中殺了義父董卓後,便與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人在長安火併爭權。結果,對方兵多,任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也是雙拳難敵四手,大敗而逃。先是北投袁紹,但是袁紹一看這人連殺兩任義父,嚇壞了,堅決不接納呂布。

呂布沒辦法,只能又灰溜溜地南下在河內郡駐紮。河內郡離曹操的根據地兗州比較近,當時曹操正在攻打徐州的陶謙,原因是陶謙的手下殺了曹操的父親。而陳宮和張邈抓住這個機會引呂布入兗州,起兵造反。老窩被端,曹操只能回頭反攻呂布,經過一番對戰,呂布又一次敗退,向東投靠徐州的劉備。此時陶謙已病逝,讓徐州牧於劉備,被劉備接納後,呂布又一次忘恩負義,將劉備擊敗,反客為主,佔據下邳。而一年多後,曹操在完成迎獻帝、擊袁術等大事後,再度發兵攻打徐州,欲滅呂布。結果,呂布節節敗退,最終被曹軍圍困在下邳。由於當時發生糧荒,曹操欲速戰速決,便採納郭嘉、荀攸的計策決了泗水、沂水,淹了下邳城,最終俘虜了呂布。

據《三國演義•第十九回》記載: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也。”操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縊之。布回顧玄德曰:“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

在白門樓上,呂布乞求投降,曹操便問劉備意見,

結果劉備出言提醒曹操丁原和董卓的下場,那意思自然是呂布此人留不得。

不得不殺

前面說過,曹操之所以聽從劉備建議殺呂布有兩方面原因。而這兩個原因從上段的事件脈絡種不難發現。

一是因為呂布此人反覆無常太甚,毫無忠義之心,坑人無數。曹操當時正在為對抗袁紹做準備,需要將周邊的勢力都清除一遍,穩定後方。若是不殺呂布,一旦呂布再次起兵造反,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二是因為呂布畢竟是當時的有名人物,一方諸侯,若是隨意加害,曹操的容人之量可能會被人詬病,要知道當時一個主公的名望是招攬人才的重要法寶,只可強化不可毀傷。曹操算準劉備不願自己如虎添翼,順勢借劉備之口說出呂布該死的原因,這樣自己也不會因殺呂布而有什麼副作用。

其實,曹操並非是聽從了劉備的建議才會殺呂布,當時就算是劉備不那麼說,曹操出於第一個原因,也會殺了他。而這一切,都是呂布自己毫無底線地惡劣操作所導致的,怨不得別人。


三味翁童


大家好,很高興能為你回答這個問題。我有個同學就是姓曹。我一直以為他是曹操的後代,所以呀,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再合適不過了。

曹操一個梟雄,絕對不會對劉備言聽計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英雄所見略同,還有就是對劉備的考量和利用,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對決。

正是因為英雄所見略同,所以曹操才就處理呂布的問題,聽從了劉備的意見,曹操和劉備都是聰明人,深知呂布是一個見利忘義,反覆無常之人,此人不可用。曹操之所以要問劉備,看似是明知故問,實際暗含著曹操的諸多考量,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對決。曹操對劉備的利用,給他潑一盆髒水。殺呂布,曹操想殺,但呂布下面還有張遼等猛將,曹操還想著要收服這些猛將,自己絕不能提出要殺呂布,你劉備不是新人嗎,就你了,讓劉備來個投名狀,幫我說出殺呂布的話,順便把呂布部下對呂布之死的恨全部推倒劉備身上。

曹操問計劉備顯然是奸雄本色,既是考驗劉備也是給劉備挖坑。劉備如果說呂布可以活,那麼顯然是對曹操包藏禍心的,以呂布的性格,絕對不會對曹操忠誠,不死必然是禍害。這是考驗劉備的忠誠度。劉備如果說呂布必須死,那麼呂布曾經轅門射戟對劉備有恩,而且劉備以仁義之名行走天下,知恩不報必然會被人唾棄。這也曹操給劉備挖的坑。


謀略國學


大家好我來說下我的觀點

1:呂布願意向曹操投降,他服了,原為曹操效力,說曹操帶步兵,呂布帶騎兵,這樣就天下無敵了,可惜他多嘴向劉備求助,說是讓劉備看在他曾經救過劉備一次的份上讓劉備幫他說幾句好話。

但是劉備卻沒有幫他說好話,反而對曹操說你不記得呂布是怎麼樣對待董卓和丁原的嗎?結果曹操就把呂布殺了。

2:(三國志記載:)布日: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日:縛虎不得不急也,布請日: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日: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

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布與宮、順等皆梟首送許,然後葬之。

3:《後漢書》

記載:布見操曰:“今日已往,天下定矣。”操曰:“何以言之?”布曰:“明公之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令布將騎,明公將步,天下不足定也。”顧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上客,我為降虜,繩縛我急,獨不可一言邪?”操笑曰:“縛虎不得不急。”乃令緩布縛。劉備曰:“不可。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操頷之。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操謂陳宮曰:“公臺平生自謂智有餘,今意何如?”宮指布曰:“是子不用宮言,以至於此。若見從,未可量也。”操又曰:“奈卿老母何?”宮曰:“老母在公,不在宮也。夫以孝理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操復曰:“奈卿妻、子何?”宮曰:“宮聞霸王之主,不絕人之祀。”固請就刑,遂出不顧,操為之泣涕。布及宮、順皆縊殺之,傳首許市。

總結一下劉備對曹操說了呂布以前怎麼樣對待董卓的,怕以後也會背叛自己。所以把呂布殺了。你們覺得呢





妍邦影視


以曹操的聰明,怎麼會不知道劉備對呂布恨之入骨?曹操放著自己的一群謀士不問,單單就問劉備,已經證明曹操此時已經決定殺了呂布了。

呂布和劉備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1、劉備是呂布軍的救命恩人。呂布從長安逃了出來後顛沛流離,投靠過長江以北的所有勢力過。結果呢?袁術直接拒絕了呂布的投靠,袁紹雖然一開始接受了,但是後來想暗殺呂布。而曹操這邊,呂布偷襲兗州這事算是跟曹操結下了樑子。放眼天下,呂布居然已經無處可去。呂布最後的救命稻草其實就是劉備。如果劉備不收留呂布一黨,呂布要麼拼死強攻,要麼只能寄希望於偷偷穿過袁術的地盤,到南方孫策地盤或者是荊州劉表地盤了。所以說,劉備對呂布來說是有救命之恩的。

2、呂布對劉備呢?趁劉備舉兵與袁術會戰時居然偷襲劉備老巢?忘恩負義到這地步也真是無話可說了。就這麼一個傢伙居然還能舔著臉說,我呂布對你劉備有軒門射戟之功,也不想想到底是誰逼的劉備只能跟袁術談和的?

作為這一切的主使者曹操,當然知道這個來龍去脈,畢竟當初搞驅虎吞狼之計的不是別人,正是曹操帳下的謀士。所以說,曹操問劉備,就是想殺呂布。而且順便可以用呂布的人頭拉攏一下劉備。畢竟,對曹操來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金晶林


曹操沒說收呂布當義子,只是呂布跟曹操說,他願意向曹操投降,他服了,願為曹操效力,說曹操帶步兵,他自己帶騎兵,這樣就天下無敵了。可惜他多嘴向劉備求助,說是讓劉備看在他曾經救過劉備一次(轅門射戟)的份上幫他說幾句好話。但劉備卻對曹操說,你不記得呂布是怎麼對待丁原和董卓的嗎?結果呂布被殺了。 《後漢書》記載布見操曰:“今日已往,天下定矣。”操曰:“何以言之?”布曰:“明公之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令布將騎,明公將步,天下不足定也。”顧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上客,我為降虜,繩縛我急,獨不可一言邪?”操笑曰:“縛虎不得不急。”乃令緩布縛。劉備曰:“不可。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操頷之。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操謂陳宮曰:“公臺平生自謂智有餘,今意何如?”宮指布曰:“是子不用宮言,以至於此。若見從,未可量也。”操又曰:“奈卿老母何?”宮曰:“老母在公,不在宮也。夫以孝理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操復曰:“奈卿妻、子何?”宮曰:“宮聞霸王之主,不絕人之祀。”固請就刑,遂出不顧,操為之泣涕。布及宮、順皆縊殺之,傳首許市。 《三國志》記載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布與宮、順等皆梟首送許,然後葬之。


農村孫哥


呂布在三國裡是公認的戰力第一,有萬夫不當之勇,劉關張三人才能勉強和呂布戰成一片。

不過,呂布的名聲卻不太好。呂布本姓呂,父早逝,後來拜丁原為義父。不過在丁原攻打董卓時,呂布卻將丁原殺死,又認董卓為義父。在董卓手底下沒多久,又因為貂蟬,將董卓殺死。被罵做“三姓家奴”,為人反覆無常,不忠不義。

曹操是個非常愛才的,尤其是像呂布這樣戰力無雙的人,但同時曹操也是個非常多疑的人,“夢中殺人”就是他的傑作。

曹操一直認為劉備是個較為仁義的人,對劉備的印象是寬厚待人,當然這是劉備的自我保護色。曹操認為現在連劉備這個厚道人都表示呂布不能相信,不能為我所用,怎麼辦,那就殺唄!


櫻花下飲茶


曹操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曹操之前就說過: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說出了劉備在曹操眼中的位置。曹操心裡很明白,劉備將來是要跟曹操爭天下的,曹操想除掉劉備但是找不到一個藉口,正好借這件事情來試探下劉備的忠心,如果劉備建議留呂布一命,那麼明顯是在坑我曹某人,其心可見,可以此為由誅殺劉備。

當然呂布被殺還有其他原因:

第一點:最直接原因就是呂布這個人人品不好,張飛一直稱呂布為三姓家奴,為了貂蟬背叛董卓,後來又趁著劉備外出,直接接管了荊州,呂布只知道為自己謀福利,做事情不知道思慮,為了另外一個好的而害死曾經對他好的恩人,他的名聲令人擔憂!

第二,呂布也非常英勇善戰,手持方天畫戟橫掃天下,同時呂布又是一個練兵奇才,對打仗練兵很有方法,到時呂布很多部下都歸順了曹操,如果把呂布也收歸部下,那麼他和他原來的部下會不會再次舊情複合,本身剛收歸的部下就還沒有收復人心,現在又多了一個他們原來的老大,會不會讓他們合起夥來再次謀害我曹操,還是一個問題。這也是曹操擔心的原因。

第三,當時的局勢。袁術、袁紹、公孫瓚都有實力,雖然只有袁術的勢力越來越大,只有袁術會對曹操產生威脅,但是袁術照樣也很會用人,如果呂布被對方掠走,反而是對自己的傷害,但是該留還是該殺呢,想了想呂布的為人,想了想呂布的生平,唉,只能可惜了這位絕世大英雄了,面對生性這麼謹慎的曹操,本身我都有這麼多的敵人需要消滅,你還出來插一腳,讓我再費這麼多心。

總之,呂布必須死,詢問劉備,這就是曹操厲害的地方呀,自己心裡有數,再聽聽別人的意思,感覺合適就按那個人說的辦,建議的人肯定很開心,曹操也開心, 因為出事可以甩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