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過去帶孩子輕鬆,現在帶孩子很困難?從專制到愛的轉變

經常聽到有人說:“過去孩子那麼多,家長照樣帶,現在一家就一個孩子,一家怎麼還帶不好?”

誠然現在小孩是少了,也比以前嬌氣了,這一點確實應該和前人學習。

但是現在不少的年輕父母,固然沒有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去勞作,但要兼顧工作和家庭,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回應孩子的需求,要多陪伴孩子,注重早期教育,投入更多,也承擔著很多的壓力。

過去的累,是累在勞累上,現在的累是勞心勞力……

為什麼過去帶孩子輕鬆,現在帶孩子很困難?從專制到愛的轉變

一、過去專制的育兒理念

我國古代的社會結構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在家中也應當有長幼有序,“長兄為父,長嫂為母”,弟弟從出生就需要好好的聽哥哥嫂嫂的話,而當“萬年媳婦熬成婆”以後,又是一代屠龍勇士最終變成惡龍的故事。

這樣專制型的育兒方式,往往讓父母只需要發佈施令,強調自己的權威地位,以“主導”“控制”為主教育孩子,孩子必須服從父母的權威,否則就必須面對由此產生的後果。

歐洲社會直到19世紀之前,歐洲0-24歲未結婚的青年統一被稱為兒童——“enfant”。

17世紀在上流社會出現了接近當代詞義的關於兒童的稱謂。17世紀道德家和教育家的圈子中,開始形成關心兒童心理發展和道德關懷的兒童觀。“16世紀和17世紀的文獻充斥著對兒童心理的評論。人們努力地深入到兒童精神世界,為了就是能夠針對這一年齡層採取最好的教育手段。”

而到了1920年,約翰·華生擔任美國心理學會的主席,參與編寫了美國父母進行育兒指導的手冊,讓類似“永遠不要親吻和擁抱你的孩子,訓練他們就可以了。”的內容得到了大量的傳播。

為什麼過去帶孩子輕鬆,現在帶孩子很困難?從專制到愛的轉變

二、從專制到愛的轉變

直到1958年,哈利·哈洛關於“愛的本質”的實驗,才推翻了約翰·華生的育兒理論。

哈洛和他的同事們把一隻剛出生的嬰猴放進一個隔離的籠子中養育,並用兩個假猴子代替真的母猴。這兩個代母猴分別是用鐵絲和絨布做成的。試驗者在“鐵絲母猴”胸前特別安置了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頭。按哈洛的說法是“一個是柔軟、溫暖的母親,一個室友的無限耐心、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的母親”。剛開始,很多嬰猴多圍繞著“鐵絲母猴”,但是沒有幾天後,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嬰猴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時候是與“絨布母猴”呆在一起;嬰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體,如用一隻木質的大蜘蛛威脅時,會跑到“絨布母猴”身邊緊緊抱住它,似乎“絨布母猴”會給嬰猴更多的安全感。

哈洛從這個“代母養育實驗”當中證明了母子之間依戀關係的重要性。幼子不僅向母親尋求食物與安全,更向母親尋求關愛、接納。得到母親的關愛對正常的心理發展、包括性心理成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樣的教育理念嚴重地撼動了行為主義理論在育兒方面的地位。引導出現代的教育系統。

為什麼過去帶孩子輕鬆,現在帶孩子很困難?從專制到愛的轉變

而19世紀末20世紀初瑞典著名教育家、作家愛倫·凱預言20世紀將會是兒童的世紀。而阿利埃斯在《兒童的世紀》當中也提到過兩個話題,一個是作者認為傳統社會當中看不到兒童,甚至看不到青少年的存在。而兒童期縮減為兒童最為脆弱的時期,即兒童喪不足以自我料理的時期。一旦體力上可以勉強自立,兒童就會混入成人隊伍當中,與成年人一樣的待遇。兒童的存在在社會與家庭當中是極為短暫的。

第二是兒童與家庭在工業社會中所佔據的地位。學校的出現,意味著兒童生活方式的改變,家庭開始圍繞著孩子來進行組織,兒童的地位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人們的兒童觀念也開始進行了徹底的改變。

現代的兒童觀發端於盧梭,近代把心理學家、教育家、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師們的理論轉化為社會的共識。將兒童與原始,非理性和前邏輯階段進行相聯繫,兒童不再是小號的成人,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人也進行深入兒童的精神世界當中,從而對兒童這一階段層採取更好的教育手段。其目的就是將這群孩子培養成為誠實、正直且有理性的人。

為什麼過去帶孩子輕鬆,現在帶孩子很困難?從專制到愛的轉變

三、引入中國的“親密育兒”理念

阿利埃斯認為核心家庭的出現,標誌著從社會性到私密性的轉變。在此之前,貴族們住在大宅子裡面,大人小孩、主人僕人,共享空間。此外,賦予家庭,還被更廣泛的社會關係網索環繞,例如“親戚、朋友、顧客、債主”等等,兒童生長在一個擁擠的公共社會空間內部,在這個空間裡,集體的價值高於個體的價值。

但是從18世紀開始,核心家庭開始逐漸的遠離社會,越發的退向內部,這種家庭的“內向”的發展,也同時意味著兒童在家庭當中趨向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更多家庭開始注重子女的利益和行為的方式,越發的開始關注如何進行養育子女,兒童也成為了家庭的絕對中心。

這種開始關注兒童成長的“親密育兒法”被引入中國之後,不少教育學者認為這是在行為主義育兒垮臺之後應運而生的。但其實並不是,這只是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家庭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在2009年《西爾斯親密育兒法》在引入中國之後,逐漸的深入人心。這本書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父母心中紮根,和這裡的土壤有著密切的關係,也讓中國的父母開始了從放養到圈養的轉變,越發的認為在子女當中投入再多也不嫌多,從而更加註重家庭教育的方面。

為什麼過去帶孩子輕鬆,現在帶孩子很困難?從專制到愛的轉變

與其說“為什麼老一輩帶孩子那麼輕鬆,但是現在帶孩子卻像伺候祖宗一樣”,不如說現代社會的育兒理念正在不斷的進行變遷和動盪,如今的家長也開始越發的注重孩子有關於身體和智力方面的發育,開始注重教育方面的進步,注重培養孩子愛、責任和勇氣方面的培養。從這一方面來看,其實也是一個社會性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