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暴跌,趁機買點囤著?但我國的油罐已經裝不下了!

3月以來,受疫情蔓延以及OPEC+減產協議談判破裂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大幅波動。


作為原油消費大國,中國對原油進口依存度較高。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19年中國進口原油創紀錄達到5.06億噸,較2018年高出9.5%,原油和石油對外依存度均突破70%。


油價走低,也刺激了不少相關企業試圖逢低囤油獲利,不過,浙江舟山某大型國有石化公司總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油罐庫存已經比較飽和了。中糧期貨原油分析師張崢也告訴記者,國內油儲的庫存基本比較高,罐容大部分已出租,只有有限的罐容作為中轉。


低油價刺激企業囤油


近日,一則關於“84艘中國巨型油輪正奔赴沙特港口”的消息引發巨大爭議。對此,張崢向記者表示,國內的VLCC(超大型油輪)均在各主要航線上航行,不存在同時前往中東運載原油的情況。不過張崢也表示,此前國際油價持續暴跌等因素的確刺激了國內一些煉廠和貿易商的採購、套利需求。


上述舟山國有石化公司總經理透露,受原油價格暴跌影響,當前全球各國購買原油的需求也增多了,對國內油企和煉廠而言,的確是一個比較好的買入時機。


低油價刺激貿易公司和石油公司囤油獲利,油輪租約交易也隨之活躍。興業證券3月19日發佈的《油輪高運價的背後還需要關注什麼?》研報中指出,根據Clarksons收集統計到的(並非全部成交)VLCC即期的租約成交情況,上週(3月9日到3月15日),VLCC即期的租約成交了46艘(裝貨日期主要集中在三月下旬及四月上旬),2020年1月1日至3月8日的周均成交為27艘,2019年全年的周均成交為31艘,可以看出上週VLCC租約成交量開始大幅提升。


一位航運界人士向記者發送的3月第二週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油輪市場週報顯示,油價暴跌而VLCC運價翻倍,280000噸貨量到美灣(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途經好望角航線的運價漲幅達400%以上。其後一週週報顯示,VLCC運價衝高後回落。


還想搶油?但油罐放不下了


在交易過程中,原油需要巨大的資金體量。此外,對於國內油企和煉廠而言,還需要考慮油儲的因素。


原油價格暴跌,趁機買點囤著?但我國的油罐已經裝不下了!

位於舟山的油儲基地


張崢表示,國內油儲的庫存比較高,一些油儲企業和油企或者煉廠簽訂了長期合約,罐容大部分已出租,只有有限的罐容作為中轉。在套利價差的驅動下,也有一些石油貿易商租用油輪作為浮倉,考慮到當前油輪運費漲幅較大,預計這部分成本會高一些。


上述舟山國有石化公司總經理也表示,現在油罐庫存已經比較飽和了,所以油企和煉廠不會進太多的原油,而且年前很多企業已經囤了不少原油了。


舟山當地一家油品儲運企業總經理向記者表示,國內採購原油量大的企業還是以“三桶油”為主,而原油價格下跌,但真正的空罐其實不多,“三桶油”是上下游一體化運作,無論油價高低都要採購和加工。而且原油庫基本以長租為主,短期租賃很少。


張崢則提及,燃料油的價格,大部分受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其餘部分取決於燃料油自身的供需情況,目前原油價格基本在尋底的過程,由於全球疫情蔓延,幹散貨航運也深受影響,預計短期內燃料油需求疲軟,近期燃料油的價格反彈難以持續。


有投資者虧損超千萬


原油市場中豐富的金融工具給油企和煉廠的套期保值提供便利,但同時也可能讓參與套利交易的投資者面臨巨大損失。


張崢表示,由於現在原油近月合約較遠月合約處於深度貼水,很多貿易商會通過期貨的方式鎖價,在現貨市場買入低價油,再通過拋售遠月期貨合約鎖住差價。現貨買入的原油先放到油庫或浮倉中存儲幾個月,未來按照現貨的價格加一部分貼水賣出,雖然囤貨會帶來一定的倉儲、利息等成本,但是通過期貨鎖價將這部分成本覆蓋,並從中獲取利潤。


然而,對於另一部分原油期貨市場的投資人而言,原油價格暴跌對他們來說是則一場噩夢。


有期貨投資者向記者表示:“身邊好幾個做原油期貨投資的朋友,虧損都在千萬(元)以上。原油期貨投資市場一片哀鴻。”此前也有媒體報道稱,受近期原油價格暴跌影響,有多家期貨公司都發生了客戶穿倉的情況,部分期貨公司客戶穿倉金額甚至超千萬元。


穿倉指投資者在期貨公司的資金賬戶為負,也就是倒虧期貨公司資金,期貨公司將因此蒙受實際損失,挽損的做法則是向投資者追償。因為國內期貨市場採取無負債每日結算,並配套嚴格風控措施,因此這種情況近年來比較罕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