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宋宰相赵普的才能?

亘古怀念说史


1.一个不重学历,善于在实践中学习的智者。

2.30多岁才从一个小吏开始步入仕途,长期怀才不遇的惨境使得他得志后有时会较为偏激,这种情绪类似于西汉的主父偃。(但主父偃比他惨得实在太多了)。

2.心思缜密、深远,擅长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行阴谋,而且往往“一石二鸟”乃至“一石三鸟”。

3.有着鲜明的政治态度,从不做中间派,也没想着做好人,只想着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重现大唐盛世。

4.跋扈,缺乏容人之量。但这种跋扈绝非李林甫式的跋扈,而是只要你顺从我的政治路线就可以了,后来他也推荐了不少贤才。

总体上看,这是一个志大才高的贤相,排的进历史前十。


永不褪色的木头


明人刘浚有一幅著名的画作《雪夜访普图》,描绘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雪夜赴臣子赵普的府邸,共商先南后北的扩张计划。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有着千秋功业,但其历史形象却远不及宋朝的其他名臣贤相那般高大丰满,原因何在?

赵普辅佐君主建立了一个历时三个多世纪的王朝,他对大宋朝之功是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的。陈桥兵变,他是主要策划者,除了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本人,赵普是最关键的人物,对这个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贡献。此后的杯酒释兵权”,赵普又是主要“设计师。他还参与了这个王朝诞生之初几乎所有重要方针的制订。他提出的治国方略帮助宋朝实现了君主的中央高度集权,对后世也有着重大影响。

赵普在政坛的建树是令人惊讶的,而且他的贡献还不止于内政。宋初剿灭周边各国的军事扩张战略也是靠他“襄赞定策"。

作为开国宰相,赵普为宋王朝立下如此卓越的功勋,却难称流芳百世。事出一定有因:此公的人品难以恭维。

宋太祖赵匡胤曾为赵普发明"了一个不太常用的成语——鼎铛有耳。有个叫雷德骧的御史中丞,弹劾赵普强占市人宅第,聚财敛贿。宋太祖大怒——不是怒赵普,而是怒雷德骧。他斥责道:“只要是像鼎和铛这样有耳朵的东西就听说过,赵普是我最器重的人!"他竟命令左右拖着雷德骧在庭前绕了好几圈,雷德骧的帽子都掉到了地上。宋太祖还警告他,不许对别人说起赵普的事。

祖对赵普不只是信任,甚至到了无原则袒护的程度。其实,赵普的贪腐行迹已经暴露出来,当时的朝中臣子会怎样看待这位重臣?不难想象,口碑不佳是必然的。

又有一次,宋太祖登门去看望生病的赵普,看到廊下堆着十坛礼品,就问是什么东西。赵普说是吴越王钱俶送的"海货。皇帝很好奇,打开—看,里面全是小颗粒的瓜子黄金。皇帝当时心情很好,告诉赵普受之无妨”,并笑言:“钱俶大概认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来決定的吧。话虽如此,但这件事无疑在宋太祖的心里产生了阴影。

后来,宋太祖又发现赵普违反禁令私运木材、扩建府邸等很多问题。这些公忠其表、私谋其内的行为,使赵普逐渐失去了宋太祖的宠信。不久,宋太祖就把赵普调出京师,任河阳三城节度使。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位成为太宗皇帝。赵普采用一种不太光彩的方法获得了新皇的任用。由于宋太祖的死太过突然,而“兄终弟及并不合宗法,此事遂成为宋初一桩千古疑案。当时朝野中的舆论对宋太宗颇为不利。于是,赵普主动向宋太宗示好,密陈自己手里存有杜太后留下的遗诏,“早已约定太祖死后传位于赵光义”,即所谓"金匮盟书"。历史学家分析,赵普提供的应是伪证,但他的这一举动对宋太宗的意义非同小可。从此,赵普在朝中东山再起值得一提的是,重获朝廷重用的赵普似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仅恪尽职守直至终老,而且再未行贪腐之事。也许,当初的被贬出京对他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重要警示吧。

从一个事件足以看出赵普为官做人的转变:郑州团练使陈利用骄纵恣肆,不守法纪。赵普查访得知后,把他的劣迹详细写出,上奏于宋太宗。最终,陈利用因罪流放商州。而赵普认为责罚太轻,再三请求太宗诛杀陈利用,以起到警示作用。朝中皆赞赵普的刚强正直。

名臣贤相,需德、才、位俱佳,缺一不可。以古鉴今,有些人做出一些成绩,便认为自己可尊、可亨,甚至可贪无妨。殊不知,历史自有公论,德不配位的赵普最终未能流芳千古,可以说是最好的例子。


历史365


真要细说起来,赵普对北宋的贡献挺大的,张匡胤的功绩也得分一半给他,但赵普此人出名却是靠着一本书。都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他此人才能如何?

治国绝非只靠《论语》但“才疏学浅”

开国皇帝张匡胤大力倡导读书,但赵普位列宰相却学问不怎么样,《宋史》曾有记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有一次他因学问少,闹了一个笑话:宋太祖乾德五年,君臣几人谈论起年号,皇帝觉得自己这年号起的好。赵普一听这话,立马就恭维起来,举了几个近年出现的好事儿,还把它们归功于皇帝起了个好年号上。这时旁边还有一个人,卢多逊,此人是翰林学士极有学问。听罢,他幽幽说了一句,“乾德是伪蜀用过的年号”。皇帝一查果真如此不说,“乾德”还是亡国的年号。这可让赵普丢了大脸面,于是他发奋读书。

他说读到什么程度呢,《赵普传》有确切记载: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也。”

此事不尽然,写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一种夸张表明,作用呢便是推崇儒学。而赵普此人真实才学如何,看上边的小故事大概不会很高。

书读的少不代表能力不强

你看赵匡胤经历的所有事件,几乎都和赵普有关系。

  • 陈桥兵变参与策划 作为掌书记,是张匡胤的心腹,在陈桥兵变一事中,他少不了出力。
  • 皇帝一睡不着就爱找他唠嗑 刚刚登基时,赵匡胤睡不好,总觉得自己这皇位做的不踏实,于是一个雪夜他找赵普商议,最终有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又过了一段时间赵匡胤又睡不着了,他觉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是又跑去找赵普唠嗑,最终制订了先南后北扩充疆土的策略。这些个重要举措,皇帝都要找赵普唠唠嗑,可见赵普是个有能力的人。

再说自古以来便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一说,可赵普却辅佐了两朝三度拜相,最后功成身退,善始善终,真心不错。能够如此足见赵普手腕之厉害。


手边有书


1.赵普一生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五十年。作为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来说,是一个有一定远见的历史人物。

2.他所佐治制定的巩固中央君主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方针、政策,对于结束长期政治动乱、实现中原统一是有贡献的。

3.对于深刻的消极后果来说,他同样是负有历史的责任.作为一代名相,他胸中缺少学问,而以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当然妨碍他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4.赵普以个人对君主的忠诚三次任相.在整个居相期间,看不到他造福人民的政绩,这是最大的缺憾,晚年有瑕疵,而且担任宰相看不到宋朝军事弱吗?


空心阁


“臣有《论语》一部,半部佐太祖定天下,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说出这句惊人之话的,竟然曾经是一个读书不多的小官吏,他就是后来的北宋初年的宰相赵普,这话,正是他对宋太宗所言。

赵普的出身并不显赫,他原本只是滁州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公元前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为了争夺淮南江北地区,率领大军与南唐守军在滁州打了一场恶战,机缘巧合之下,赵普帮助了赵匡胤,使得赵匡胤大获全胜,为他将来的霸业打下了基础,赵匡胤感念赵普的恩情,就把他带在身边,视为心腹,跟着他一步一步打下江山。

宋朝建立后,赵普还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又辅助宋太祖统一了南中国,后来因为功劳大而被封为韩王。但是,就算赵普位高为韩王,他依然不受大臣们待见,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出身问题。赵普之前并不是一个多有学问的人,他只是地方上一个小官吏,对于学术并无太多研究。而宋朝初建之后,众大臣觉得,如果想保住江山长久不倒,就必须兴文教,抑武事。

于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学士,朝廷迅速恢复和完善了科举制度,尽力选拔人才充实朝廷队伍。而出身寒微的赵普,很明显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被歧视。

史书记载,太祖曾问过赵普前朝制度,而赵普一问三不知,无言以对。乾德建元,太祖谓古所未有,韩王(赵普)称誉,而卢多逊却说,王衍在蜀的时候,曾有过此号。

太祖大惊,拿起笔在赵普脸上画,说:你怎么比得上他?赵普经此事,心惧不已,一整夜都未敢把脸上的污迹洗掉。

宋太祖说,作相须读书人,意思他赵普并不是读书人,作宰相实在是名不符实,以他的出身和微薄的学识,坐在宰相这个位子上实在是不应该。

再加上赵普在别的大臣眼里,就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因为贪图钱财不断被猜忌,因此他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仕途遭遇,而关于那句“半部论语治天下”正是他在第二次为相时因为不满而说出口的话。

赵普的不受人待见,除了他的没有多少学问,还因为他的直脾气,这种耿直的牛脾气或许在初打江山时很吃香,但一旦江山稳定下来之后,皇帝的权利开始慢慢高于一切,这样的牛脾气就会被嫌弃。

因此赵普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总是一波三折,经历三次大起大落,其中原因和他的没有学识、贪财好权和专横跋扈分不开。

所以,赵普虽然辅佐宋太祖管理江山,但有时候并没得到宋太祖的赏识,只是他在江山初建时确实有功于皇室,而且赵普的能力也确实有,所以才能三落三起,官至宰相之位。这个没有多少学识的宰相,也渐渐在历史的洪流中被遗忘,他的名字,并不被人所熟知。


微鉴历史


谢谢你的问题!

我查阅了脱脱的《宋史》和毕沅的《续资治通卷》等相关史料,分析赵普的有关记载,我认为:作为宋朝的开国功臣,赵普的军事才能突出,但行政能力拙劣。以下详解:

一、军师才能

赵普因为赵匡胤出外打仗的时候,帮他悉心照顾老爸而深受赵匡胤的青睐。后来两人很谈得来,一起到处打仗。“陈桥兵变”的时候,赵普和赵光义密谋,演义了一场“黄袍加身”的戏,让赵匡胤成功上位。这次改朝换代,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实现了权力交接,避免了军事冲突,将伤亡率降到最低,离不开赵普的谋划。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宋史》

赵匡胤登基之后,中国仍然是处于多个国家割据状态,并没有实现统一。有一次赵匡胤晚上去走访赵普家,询问赵普攻打太原的事情。赵普分析说:“太原在西北边,太原本身地方小,只需要削弱旁边诸侯国的势力,防止他和其他地方勾结,就不足为虑。”

国家逐步稳定之后,赵匡胤又担心手下的大将也会学他谋反上位,又来问赵普对策。赵普认为:“这都是因为地方诸侯太强了,君弱臣强才会出现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削弱他们的军权。”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宋史》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

以上的战略方针,都是通过各种手段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而不是直接的军事冲突。按照《孙子兵法》里的论述都是属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战伐谋”,所以说赵普有突出的军事谋划才能。

二、行政能力

赵普正式当宰相是范质等老一辈人被罢免之后的事,赵普上任之后,居然结党营私。有一回,还是赵匡胤晚上突然走访到赵普家,刚好碰到外地的一个官员给赵普送了十罐子“海鲜”。赵匡胤处于好奇也想尝尝海鲜,结果打开一看,“海鲜”全是金瓜子。虽然赵匡胤只是感叹了一句“他还以为国家的大事还是有你来书写决定的。”足以看出来,此时赵匡胤已经对赵普有所不满。

帝叹曰:“受之无妨,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尔!”

如果说上一次受贿是个意外,那么这一次结党营私可以算是犯了众怒了。赵普利用当官的权利为自己换来了很多良田土地,还开了许多私营店。这下翰林院大学士卢多逊看不惯了,两人经常擦枪走火。雷有粼更是忍不可忍,直接敲金鼓告御状了:“胡赞、李可度等五六个人都是受赵普的包庇才当上官的”。这下皇帝赵匡胤直接火了,派御史查清这些案子,全部让赵普抵罪。

普又以隙地私易尚食蔬圃以广其居,又营邸店规利。《宋史》

太祖怒,下御史府按问,悉抵罪,以有粼为秘书省正字。《宋史》

虽然在赵匡胤手里做宰相不如意,但赵普的运气还可以,赵匡胤死后没有传位给儿子,而是让弟弟赵光义接了位。赵普在赵光义手上仍然做着宰相,可干了好几年,干不出什么好的政绩出来,还是干的很憋屈。后来有人暗地里谋反,赵普借机说自己知道当年宋太祖和太后的嘱托之事,也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这个嘱托可以证明赵光义得皇位的来由根据,赵普紧紧地抓住了赵光义的这个软肋,尽管政绩平平,官场起起落落,还是得以善终。

奉朝请数年,郁郁不得志。《宋史》

自陈预闻太祖、昭宪皇太后顾托之事,辞甚切至。《宋史》

赵普在当宰相的时候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治国的政绩平平,所以说他的行政能力比较拙劣。

综上所述,赵普在乱世,具有较高的军事谋划能力;而在治世,却没有什么行政管理能力。

{吉橙加盐 味道更甜}


吉橙加盐


我认为赵普的历史地位和功绩相当程度上和赵匡胤是等同的,并不是说他俩之间没有主次和分工,而是说作为皇帝的赵匡胤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作为宰相的赵普也就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因为有宋开国最主要的几项制度建设,都出自他们俩的共同决策。

南宋名臣吕颐浩曾经见过赵匡胤给赵普的亲笔书信,上面写道“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说明对于赵普和开国皇帝赵匡胤一起建法立制的地位,宋太祖本人是认可的。

赵普后周显德三年(九五六)进入赵匡胤的幕府,北宋开国后独相十年,宋太祖开宝六年(九七三)从宰相位上被赵匡胤罢免。其间近二十年的岁月,他始终在赵匡胤左右,几乎全程地参与了赵宋开国事业,并在众多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鉴于赵匡胤在赵普罢相后仅过三年就去世了,我认为称赵普为赵匡胤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和太祖朝最重要的文臣,也并不过分。

首先,赵普是陈桥兵变的主要策划者(至少是主要策划者之一),换言之,就是赵匡胤能够登上皇位的重要功臣。

我们现在并不能知道赵普在兵变方案里提出了多少意见,但是根据现存记录,在他的老板喝酒睡觉装着什么事都跟他没关系的时候,时为归德军节度掌书记的赵普是被将领们拉出来负责的。他煽风点火,名为劝说实为鼓舞,坚定了众人的造反决心,并派人去向驻守京城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通气。简而言之,赵普充当了赵匡胤的代言人作用。

有人认为《续资治通鉴长编》对陈桥兵变的记载参考了赵普本人撰写的《飞龙记》,赵普肯定会在这本书里给自己脸上贴金,所以他发挥的作用没有这么大。但根据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赵普写书时间为建隆元年三月,据兵变仅有两个月——不仅陈桥兵变的绝大多数当事人都活着,宋太祖本人也很可能看过这本书,所以赵普并没有多少夸大自己功绩的余地。

因此,说赵普在陈桥兵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少发挥了比酷爱改史给自己加戏(……)的宋太宗赵光义先生更大的作用,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赵宋政权建立后首先要解决的无非是两个问题,第一是对外的统一问题,第二是对内的稳定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赵普都对赵匡胤提出了关键性的意见。

先说对外统一,这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叫做“雪夜访普”。

故事的开头说宋太祖赵匡胤刚登基的时候,特别喜欢微服私访,其中赵普家里他是经常去的。为了方便老板随时莅临指导工作,赵普平时下朝都不敢把官服脱掉,以免皇帝敲门的时候不能及时切换到工作模式——可见某人来得有多勤。

有天时间特别晚了,又下着大雪,赵普就琢磨说官家大概不会来了。正打算脱衣服睡觉呢,猛地听见“哐哐”的敲门声。打开之后,漫天风雪里一条黑脸大汉直挺挺站着,乍一看是打劫的,仔细一瞅是他老板。

赶紧把人让进来,赵匡胤也不跟他见外,说我弟弟待会儿也要过来蹭饭,啊呸,拜访你,爱卿注意接待一下。然后赵光义也来了,三个人盘腿一坐,喝酒吃肉好不快活,赵普的媳妇儿在旁边伺候着,太祖还喊人家嫂子(赵普比他大五岁)。

赵匡胤大晚上不睡觉到赵普家里干嘛来了呢?在著名历史小说家罗贯中先生眼里,事情是这样的:

【(正末唱)朕不学汉高皇深居未央,朕不学唐天子停眠晋阳,常则是翠被寒生金凤凰。有心思傅说,无梦到高唐……似恁的谈经临绛帐,不强似开宴出红妆?】(《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总之他问赵普,二当家的,你说怎样才能给咱们寨子抢更多的地盘,啊呸,给咱们大宋更多的生存空间呢?

赵普反问,您的意思呢?

赵匡胤说不如咱们就先打北汉吧。

赵普说先打北汉不好,不如先留着北汉挡契丹,咱们还是先打南边。

赵匡胤:你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刚才跟爱卿你开个玩笑而已(什么叫睁眼说瞎话)哎,把那条羊腿留给我!

看起来很儿戏,但是太祖统一先南后北的出兵顺序就这么给定了。当然,这也并不是他俩独有的创见,后周大臣王朴在《平边策》中已经阐述过一遍了。

赵匡胤登基后曾经三次御驾亲征,在这三次出征中赵普都陪在他身边,并且发表了重要的战略意见。

第一次是刚建国的时候平定李筠的叛乱,赵普建议出师急攻(倍道兼行,掩其不克),被赵匡胤采纳,取得了胜利。

第二次依旧是刚建国的时候,平定李重进的叛乱,赵普认为李重进必败无疑,建议速取,同样被赵匡胤采纳。

第三次是开宝二年(九六九)的时候攻打北汉,久而不克,太常博士李光赞建议班师,赵匡胤在询问过赵普的意见之后,见赵普也赞成,才决心撤退。

《邵氏闻见录》记载赵匡胤与赵普商议攻打南唐之事,批评攻打后蜀的主帅王全斌杀人过多,因此赵普向他推荐了以曹彬为主、潘美为副的人选,得到赵匡胤的赞同。这段记载未必完全是真的,但赵匡胤在统一战争中经常询问和采纳赵普的意见,应该确有其事。

然后是对内稳定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禁军的问题,二是藩镇的问题。

先说禁军的问题。

“杯酒释兵权”是否真实存在学界有争议,但是赵匡胤以比较平和的方式解除了一批禁军将领的兵权应是事实(争议点在于是否存在充满戏剧性的酒席上集体摊牌事件)。赵普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不断提醒太祖用宿将掌管兵权的风险。

针对赵匡胤的佐命功臣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他说的是“臣亦不忧其叛也。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苟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得自由耳”;针对元老级别的大将符彦卿(此人是周世宗柴荣和宋太宗赵光义的岳父),他对赵匡胤“朕待彦卿至厚,彦卿岂能负朕耶”的想法不以为然,反诘道“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

赵普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消除禁军将领谋反的土壤,让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成功再不可复制。

与此同时应该注意,赵普对禁军将领并不是一味防备。在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被诬告为谋反,险些要被赵匡胤杀了的时候,正是他挺身而出,极力救解。《儒林公议》记载,赵普曾劝告赵匡胤要信任手下将领,停止秘密派人刺探的行为,对赵匡胤“世宗朝尝如此”的说法,他反问“世宗虽如此,岂能察陛下”。

然后是藩镇的问题。

【初,上既诛李筠及重进,一日,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无复言,吾已喻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这段对话非常著名,所谓“三大纲领”,我相信大家都在中学历史课本上看过它的白话版本。

赵普的贡献,不仅在于提纲挈领地指出了撂倒藩镇的三板斧,而且在于他参与了制订具体的“削藩”措施。

稍夺其权:【(建隆三年十二月)癸巳,诏中书门下:「每县复置县尉一员,在主簿之下,俸禄与主簿同。凡盗贼、斗讼,先委镇将者,诏县令及尉复领其事。自万户至千户,各置弓手有差。」五代以来,节度使补署亲随为镇将,与县令抗礼,凡公事专达於州,县吏失职。自是还统於县,镇将所主,不及乡村,但郭内而已。从枢密使赵普之言也。】

制其钱谷:【是岁(乾德二年),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筦榷之课 ,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官乏车牛者,僦於民以充用。赵普之谋也。】

收其精兵:【(乾德三年)八月戊戌朔,令天下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其後又以木梃为高下之等,给散诸州军,委长吏、都监等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都下。上每御便殿亲临试之,用赵普之谋也。】

(以上皆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以上应该就是赵普最出名的事迹,不过要比较全面地评价他就不能只看太祖朝,而需要把他在太宗朝的政治活动也考虑进来。

赵普在“金匮之盟”及后续一系列事件中与宋太宗赵光义合作,彻底摧毁了秦王赵廷美(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弟弟)的政治生命,并间接导致了小赵物理生命的丧失。赵光义给他的回报则是第二次的宰相之位,以及对赵普政敌卢多逊的流放。

后世不乏以此诟病赵普者,《玉壶清话》等宋人笔记称他是被廷美索命而死;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赵普负太祖为不忠”(《洪武实录》),下令祭祀赵匡胤时去掉赵普的配享;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在《宋论》中对赵普极尽诋毁之能事,认为太祖任用这种“险诐小人”足令“万世恸哭”。

而我认为,赵普在其中的作为虽非良善,却也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不堪。

元明之后流行的观点是宋太宗赵光义是在“烛影斧声”事件中弑兄篡位的恶人,甚至将有人将赵普看做赵光义夺位的帮凶。然而这与历史记载并不相符,从赵匡胤生前对赵光义这个弟弟的倚重,到赵光义身上“晋王+开封尹”的职衔(五代时亲王尹京多是储君之职),都说明即便“金匮之盟”为假,赵光义却很可能真的是赵匡胤属意的继承人。宋太宗登基未必是篡逆,即便是篡逆,早在三年前便罢相的赵普也与他的谋划全不相干。

并且我们从现在留下的蛛丝马迹看,赵普在太祖朝分明是反对赵光义继位的,他和赵匡胤在立储上的意见分歧甚至可能是导致他罢相的重要原因之一(详见张其凡先生的相关论述)。

太宗登基后有“若赵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丁晋公谈录》)的说法,对赵普也说过“朕几欲诛卿”(《曲洧旧闻》),直到赵普去世时还对大臣说“赵普向与朕尝有不足”(《宋史·赵普传》)。赵普也在太宗试探他该不该传位给廷美时表示“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宋史·赵廷美传》),可见他对赵匡胤的传弟之意从来不以为然。正因为赵普和赵光义曾经是政敌,所以赵普在太宗朝前几年才郁郁不得志,饱受排挤和打击。

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因赵光义的言语刺激而自杀,次子德芳亦早逝。这可以说确实是身为叔父的赵光义愧对亡兄之处,但此时赵普还没有得到太宗的重新任用,要求自身难保的他再去保护太祖的儿子恐怕有求全责备之嫌。归根结底,造成德昭兄弟悲剧的原因,首先在于赵光义心胸狭隘,其次在于明明有儿子却选择传弟的赵匡胤本人。

赵普和赵光义一起陷害无辜的赵廷美(我认为他可能确有跋扈处,但不至于谋逆),是他私德所亏。但应该注意的是,他投效赵光义并不仅仅出于权欲。当时情况是,赵普深受时任宰相的卢多逊打压,先是他的妹夫侯仁宝被害死,再是他儿子赵承宗娶妻未满一月就被赶出京城。为了自保,他只能选择和当权者、曾经的政敌合作。

赵普的作为导致了赵廷美及其家人的悲剧,但也不可否认,随着最后一个竞争者的消失,皇位传承稳定在赵光义及其子孙一系再无争议,对日后朝廷的稳定是有益的。我相信这是赵普当初反对赵匡胤传弟的原因,最后却被他以并非本意的方式实现了。

赵普对赵廷美自然有愧,而对他的老朋友赵匡胤,却可以说一句问心无愧。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和你一起打下的这个大宋江山。

虽然赵普帮助赵光义坐稳了皇位,但由于两人之前的芥蒂和当时的储君赵元佐(此人对赵廷美的遭遇极端同情)对他不满,太宗还是将他罢官外放。

赵普当了几年地方官,再次回朝为相,是因为赵光义迫切需要一个有分量的大臣帮他镇住雍熙北伐战败后留下的烂摊子。

早在北伐的军队节节胜利、未露败绩时,赵普就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背后蕴藏的风险,写信提醒赵光义赶紧撤兵避免损失扩大(这就是著名的《班师疏》)。后来战局的发展果然如同赵普所料,这位老臣一时间名声大躁,满朝皆望其复出,再加上储君赵元僖的引荐,终于使赵光义下定决心。

赵普拜相之后,对朝中的主战派进行打击,如枢密副使赵昌言,及“陈三更”、“董半夜”一流人物。他在对契丹的态度上主和,也是饱受后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靖康之耻后,评价更多认为是战略失误。秦桧就曾以赵普自比(……),王夫之更是思路清奇,他认为赵普出生在幽州,亲邻故友多接受契丹统治,他本人也是契丹的间谍(……),所以不愿收复燕云十六州(《读通鉴论》)。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赵普主和是在宋朝家底被赵光义两次北伐败光的前提下,是碍于客观形势不得不采取的策略,而且是为了休养生息有必要采取的正确策略。在统一策略上,尽管他主张先南后北,但只是从难易角度出发,并不意味着赵普和太祖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打算——只是因太祖早逝不能实施,后来又因太宗的军事失误错过机会罢了。

赵普第三次拜相时另一项比较重要的举措是提拔年轻人才。次相吕蒙正得到他的赏识和推重,太宗、真宗朝另一位名相张齐贤因他的举荐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寇准也是在他执政时得到任用。宋初的文坛领袖、以直言敢谏著称的王禹偁深受他知遇,后来官至宰相的冯拯和官至枢密使的王继英都出自他门下。

应该说赵普这次为相是众望所归,他和太宗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缓和。但由于上了年纪,他仅仅做了两年宰相就因病辞官退隐,不久去世。

不过在这两年里,这位老人已经尽力为这个国家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大宋。

关于赵普最有名的一句话可能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然而我认为这只是南宋时为了抬高《论语》地位而生发的谣言。

因为在赵普生活的年代,《论语》更多是作为妇孺启蒙读物存在(杜甫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并没有获得“经”的崇高地位。《宋史·赵普传》里【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的记载,在我的脑补里是这样的:

国务院总理赵先生每天下班后关起门来,缩在被窝里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思想太污了我有罪(×)。

毕竟如果《论语》是很高大上的读物的话,为什么要躲着家人看呢是吧。

既然说到这里就顺便说说赵普的文化水平好了。

赵普出生在一个小吏世家,本身熟悉政事而在学问上有所欠缺。加上青少年时期躲避战乱频繁搬家,也没能接受很好的文化教育。

如果说赵普在这方面是个半文盲的话,他的老板赵匡胤就是个比他更文盲的大老粗(……)。不过赵大官家知耻而后勇,不仅自己手不释卷,还鼓励赵普多读书。据《石林燕语》记载,赵匡胤曾经因为嫌弃赵普不如卢多逊有学问,拿毛笔抹了他一脸(老兄你几岁),从此赵普就与卢多逊结下了不解的怨仇,啊不,是从此就坚定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志。

根据赵光义给赵普写的神道碑的说法,赵普晚年达到了【经史百家,常存几案。强记默识,经目谙心。硕学老儒,宛有不及】之境。当然可能有溢美之辞,不过看赵普的《班师疏》《彗星疏》,引经据典很是像样,对汉唐典故也能信手拈来。就此可知他的补课是成功的,阅读范围也绝对不止一部《论语》。

当然,赵普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真正的政治经济学从来不在书本之上,留下来的文集(今天已经佚失)也只有奏疏而无诗文。在文人政治尤其兴盛的宋代,这位开国宰相可以说是异类了。

赵普的后辈们努力把他打扮成儒生模样,但就我看来,他身上实在还是法家的痕迹更明显。

荀子韩非的那一套,首先是主张性恶。不相信人心,只相信制度的约束力。

赵普对“法”的重视一直渗透在他的言论里,比如赵匡胤任性不愿给该升官的臣子升官,他说【刑赏乃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一人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比如他要杀赵光义的宠臣侯莫陈利用时,他说【为一竖子而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何足惜也】。

在君臣关系里,赵普永远扮演更理性的那个角色。比如在兵权问题上,赵匡胤认为石守信等人是我的好兄弟,符彦卿是我弟弟的丈人,所以他们不会辜负我;而赵普认为,在五代那种骄兵悍将架构下,有能披黄袍的机会管你是谁,只有从根子上改变禁军制度才能杜绝造反。

再比如赵匡胤可能认为他把皇位传给赵光义,他的弟弟能够像他一样做个好家长,叔慈侄孝兄友弟恭;而赵普认为,在嫡长子继承已被历史证明合理性的情况下,发扬风格传弟只能导致内耗和自相残杀。

赵普是不惮用最坏的一面去揣测人心的,也许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出最万全的准备。

他唯一漏算的,可能就是那个在他眼里向来心软,需要他时刻提防着别被他人算计的老伙计,会掉过头来用他教的帝王心术对付他。

史称【赵中令末年,太祖恶其专】。

刨除所有身份利益关系,赵匡胤和赵普私人间也许有着真挚的友谊,像脱脱先生称赞的那样【始终一心,休戚同体】,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大权在握的帝王就是觉得宰相的地位和威望足以威胁自己,按照赵普的逻辑,他没有任何自辩的余地。

作法自毙本来就是商鞅以来所有后辈的宿命,我相信赵相公有这个觉悟。

史书里说到赵普的性格,用的都是一些很冷硬的词,比如【沉厚寡言】,比如【刚毅果断】。然而我却并不觉得这副政客面孔很可怖,大概是因为他和赵匡胤初遇时的记录吧:

【太祖皇帝与语,悦之。时获盗百馀人,皆应死,普请先讯鞫然后决,所活十七八。太祖皇帝益奇之。】(《资治通鉴》)

毕竟传记里还有句“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哪怕说帝王将相都属于剥削阶级,这两个人应该也算是剥削阶级中比较有良心的了。

后来赵普追溯他和赵匡胤的际遇,他是这么写的:

【伏自宣祖皇帝滁州不安之时,臣蒙召入卧内;昭宪太后在宅寝疾之日,陛下唤至床前。念以倾心,皆曾执手,温存抚谕,不异家人。惟怀竭节尽忠,以至变家为国,惭亏德望,有此遭逢。先皇开创之初,寻居密地;陛下纂承之后,再入中书。蒙二圣之深知,当两朝之大用,不惟此世,应系前生。礼虽限于君臣,恩实同于骨肉,是以凡开启沃,罔避危亡。】

——《谏太宗皇帝伐燕劄子》

我知道不该相信那些天生的政治动物间会有什么真情流露,可依然觉得恐怕自己是隔着一千多年时光,触到了那个男人坚硬外壳下某些柔软的东西。


冰之蓝


大家可能听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典故说的就是赵普。

赵普可以说是个牛人,一直是赵匡胤的智囊,积极参加策划了著名的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登上了帝位,可以说是北宋的开国元勋。

赵普在大宋扫平当时的割据政权时提出了很多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方针,帮助大宋扫平了割据政权,他的官做的非常大 ,是宋的开国宰相,死后被追封为真定王。

赵普晚年手不释卷,一直读到深夜,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而不以一己私利为原则。

赵普敢于坚持原则,有时甚至为坚持原则和宋太祖顶牛。

赵普曾经推荐某个有功的人为官,太祖不喜欢这个人,不去采纳赵普的建议。

赵普第二天还推荐这个人, 宋太祖还是不用。

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个人,宋太祖气疯了,把奏章撕碎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片一片一片拾起来,回家粘好,第二天重新上奏,宋太祖才清醒过来 用了这个人。

牛不牛?

赵普忠于国家,为国家服务的的精神让他无愧于北宋开国宰相这一称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