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宋太宗为什么在赵普死后公开说他们之间有矛盾?主要是什么矛盾?

胡言兑先生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赵普死后,太宗对众大臣说:普事先帝与朕,最为故旧,能断大事。向与朕尝有不足,众人所知”

宋太宗在文武大臣前面公开说他们两人之间有矛盾,但是宋太宗还是两度用赵普为宰相,赵普也安心为宋太宗服务。曾经有矛盾,还能这么相处,也就是说赵普向宋太宗妥协了,赵光义也谅解了赵普。那么他们之间的矛盾到底是什么?

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三人,曾经是战友,一起创立了大宋朝。赵普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赵匡胤的肱股之臣。赵普在解除节度使兵权,制定统一中国的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很重要的建议。赵匡胤非常的器重赵普,让他独相十年。但是赵匡胤和赵普之间也是有矛盾的,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并没有立太子,当时的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了,次子赵德芳也17岁了。

按照历史事件来看赵匡胤应该早有打算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但是赵普反对。中华历来传统都是传自己的儿子,没有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所以在开宝六年赵普被罢相后,赵光义就被封为晋王,还是开封府府尹,亲王尹京,这是继承皇位的配置。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赵普反对赵匡胤吧皇位传给赵光义,这不是耽误赵光义的好事吗?两人之间的矛盾由此形成。所以赵光义即位以后,对赵普多次打压羞辱,以报当年之仇。但赵广义要解决自己是正常传位的问题又不得不依赖赵普,只能提拔赵普,帮助自己。所以他们达成了某种和解,赵普拿出了赵匡胤生前的金匮之盟,解决了世间对赵光义得位不正的流言蜚语,还帮助解决了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赵光义帮助赵普解决了政敌卢多逊。

所以赵光义和赵普是互有需求,在政治上需要相互依存,实际上赵光义是不信任赵普的,在解决了卢多逊之后,赵光义旧恨重提:朕几欲诛卿!


历史大观园


宋太宗赵光义在赵普死后曾经对身边的近臣评价过赵普:

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响与朕尝有不足,众所知也。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宋史·列传第十五》

十分奇怪,明明是在称赞赵普“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表示了自己对赵普去世的惋惜,但这番称赞的话中却夹杂了一句“响与朕尝有不足,众所知也”,意思就是赵普曾经和他有过一些不愉快,而且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放在一堆称赞的话中,显得很突兀,那么二人之间究竟有过什么矛盾,使得宋太宗对一个已死的开国功臣,竟如此耿耿于怀呢?以下我来具体分析。

战端初起

赵普当宰相后(乾德二年,范质等三相同日罢,以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赵匡胤反映中书省没有宰相签署敕令,(关于宋代的官制,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宋太祖对赵普十分信任,两个人的私人关系也很融洽,直接回答赵普说:“卿但进敕,朕为卿署之可乎?”意思就是不需要中书省签署了,我这个皇帝直接给你签。但赵普并没有答应赵匡胤的这一番好意,而是说这种事是官员们做的,不应该由皇帝本人来做。

(宋太祖)令翰林学士讲求故实,窦仪曰:“今皇弟尹开封,同平章事,即宰相任也。”令署以赐普。——《宋史·列传第十五》

原来这才是赵普的目的所在,当时的赵光义身上有“同平章事”这个称谓,也就是可以参与国政的宰相之一,赵普主动跟宋太祖反映中书省没有宰相这件事,无非是怕赵光义去中书省任职得到签署权(果然有人提出让赵光义掌握签署权),这时宋太祖才明白赵普提出这件事的目的肯定不是要推荐赵光义,而是想自己拿到签署权,于是就满足了他。这件事也可以看做是赵普和赵光义之间的矛盾公开化的标志。

你来我往

此后的岁月里,两个曾经亲密无比的战友,为了权利,展开了一系列的交锋:

冯瓒给赵光义的幕僚送了点礼物,赵普就想尽办法把他流放沙门岛;

宋琪跟赵普走得稍微近了点,赵光义马上就不想看见他,后来继位都不忘为此痛骂宋琪一顿;

赵光义的前幕僚姚恕因为没拦住决堤被填了黄河,明明是给赵家哥俩的亲舅舅杜审肇背锅,但满朝风传因为他得罪过赵普,所以赵普公报私仇;

曾经闯殿骂赵普被赵匡胤敲掉两颗大牙的雷德骧先生,赵光义继位不久就派他去干掉赵匡胤的小舅子吃人狂魔(字面意思)王继勋,可见亲信度了。而当年老雷“骂奸”的行为后面估计就有赵光义的影子。

总之两个人之间用龃龉不断来形容,十分恰切。最终,赵光义联合了被赵普打压的翰林学士卢多逊,利用卢多逊接近皇帝且受赵匡胤欣赏的机会,时常吹耳边风,向赵匡胤灌输赵普的种种恶行。与此同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雷有邻,由于父亲雷德骧曾遭赵普打击迫害导致流放而对其怀恨于心,估计也是在赵光义的授意和帮助下,他精心收集证据,对赵普进行了一次致命弹劾,终于导致赵普被罢相了。

最关键的矛盾

曾经的赵光义与赵普在陈桥兵变以前,关系还算比较密切,赵光义的母亲杜太后每次都嘱咐赵光义出去时要和赵书记(赵普)一起,她自己才放心。但自从赵宋建国,特别是赵普担任宰相,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后,两人都是位高权重,性格强硬,又各自培养笼络了一大批心腹,难免发生利益冲突甚至争权夺利之事。在权利面前,两个人还是渐行渐远,终成敌人。最开始两个人争的不过是赵匡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权,但后来,已经演变为争夺最关键的君权——在储位问题上,才是二人最根本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在。

在继承人问题上面,所谓的“金匮之盟”,很大概率是后面赵普向已经为帝的赵光义妥协的政治产物,但宋太祖赵匡胤生前的种种表现看来,的确是很想让弟弟赵光义继位。但宰相赵普对这个提议是持反对意见的,他希望能由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继任君位。在赵普罢相后的一个月,赵光义进封晋王,位居宰相之上。在加上他本身开封府尹的职位,“亲王尹京”在五代就是皇储地位确立的重要标志(终赵匡胤之世都没有封他自己的儿子为王)。因此,可以说赵普前脚失势,赵光义后脚就被确立为储君了,原因一目了然,常年压制赵光义的人不在了。宋人笔记《丁晋公谈录》也记载,太宗即位后曾说过“若赵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

实际上,这件事赵普后面自己当着赵光义的面都曾经大方的承认了:

他日,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宋史·列传第三·宗室一》韩王(赵普)曰:“先帝若听臣言,则今日不睹圣明。然先帝已错,陛下不得再错。”——《曲洧旧闻》

“太祖已误”误的是什么,当然是传位给弟弟赵光义了,先帝听什么话,才能“不睹圣明”,当然是不要立弟弟,而是立儿子的话。要说赵普这个人也真是胆子大,这种事情都敢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估计他以为有了“金匮之盟”这件事,和赵光义彻底和解了,但他低估了赵光义对他的恨意。于是,在太宗朝赵普又经历了两次罢相,好在最后善终病逝在家,也算是大幸了。因为在一些野史记载中,赵光义甚至明确表示过想要杀了赵普:

疑既释,窜多逊于朱崖。上谓普曰:“朕几欲诛卿。”——《玉壶野史》

因此在赵普死后,赵光义还对旧怨耿耿于怀,公开承认两个人“尝有不足”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赵普是他曾经最大的政敌,差点让他当不上皇帝,这种仇恨放在其他朝代,赵普抄家灭族都很平常了。


大黄扯点历史


有人说赵普没有什么文化,书读得很少。是的,赵普只读《论语》,而且还是读了半部《论语》,可他却可以用半部《论语》,辅佐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可见赵普的运用能力之强。他深得宋太祖赵匡胤的信任,也得到宋太宗赵光义的厚待。那为什么宋太宗在赵普去世后,公开说他们之间有矛盾,究竟是什么矛盾呢?



公开有时就是不公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既然赵普去世啦,宋太宗赵光义想说赵普什么就是什么,别人又不可能找死人对证去。何况赵光义是皇帝,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历史上真实的宋太宗也是非常有才华的人,大宋的开国之功也有他一份。他继承皇位,也引来不少议论,还有‘’斧声烛影‘’之说。



如果‘’金匮之盟‘’却有其事,我想赵光义没有必要制造‘’斧声烛影‘’的传说,他就是合法的继承人。有不少人说,史料上没有记载赵匡胤身体异样,当晚跟弟弟喝酒突然离世。赵光义因此有了嫌疑。不过我总觉得赵光义独自一人,去皇宫跟皇上哥哥喝酒,用斧子把哥哥砍死了,这不是三岁小孩的智商嘛。这种可能性太小了。赵匡胤也是一个武功了得的人,赵光义能轻易得手吗?绝对不可能。



赵普刚开始是赵匡胤的掌书记,这个职位相当于秘书或助理,总之是跟领导朝夕相处的人,因此也是领导最信任的人,也是知道领导所有秘密的人。赵普自然懂得赵匡胤的心思,他为赵匡胤设计了许多经典之作,如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



赵普把赵匡胤推上皇位,自己也得到了实惠,被赵匡胤拜为宰相。赵普吸取了《论语》的精髓。所以他很低调,处事谨慎,为人忠厚。赵匡胤也没有把他当外人,就是同宗兄弟。连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都很信任赵普,作为小弟弟的赵光义自然也会对赵普敬畏三分。



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继位,赵普继续得到重用。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赵光义去世后,皇位应该传给弟弟赵廷美,可赵廷美一直受到宋太宗的打压,最后忧郁而死。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又相继去世。对于他们的死,后人都有疑问,说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斩草行动。

问题终于出来啦!我们可以肯定,赵普是知道秘密最多的人。如果赵光义皇位来路不正,赵普没有表示和反应,那也说不过去。在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赵普继续被宋太宗重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说明皇权交接是正常的。如果赵光义是弑兄篡位的话,他肯定会让知道秘密最多的赵普一起消失。



因此我觉得,宋太宗在赵普去世后,公开称他们之间有矛盾,这只是宋太宗在当时环境下的一次表演而已。他只是提醒大家,赵普什么都知道,他都可以被我重用,说明我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大家不信可以问赵普去。这种表态无非就是声东击西,转移视觉的把戏,大家千万不要被宋太宗迷惑啦。


一本夏


而且宋太宗的继位本来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他大哥又不是没儿子,凭什么就兄终弟及了?斧声烛影的故事一直被人诟病,作为宋太宗,说自己心理素质极佳,完全不在乎那肯定是胡说八道的。

再而且宋太宗这个人小肚鸡肠是出了名的, 后来可不就把先帝的几个儿子给弄死了嘛,至于公开表示要diss死后的赵普,那更是有理有据——


宋太祖两次罢相。到了宋太宗时,赵普第三次拜相,性格刚强的赵普一上位,就把宋太宗十分喜爱的宠臣侯莫陈利用给杀了,之后老臣赵普又和二皇子赵元僖走得很近:

开封尹赵元僖拼命地夸赵普,把他比喻成房玄龄、杜如晦、姚崇等名相,还提及赵普开国元老,却不图皇恩等等,宋太宗明显是对这个赵普有了积怨


再往后新科进士赵昌言得罪了赵普,赵普居然打算把人家往死里整,事实上这件事情宋太宗已经有了处罚措施了:把赵昌言贬为从九品的崇信节度使行军司马。

但是赵普却一直坚持想要把赵昌言弄死,多次上书皇帝,而宋太宗却是死不松口……正是赵普很多时候的这种咄咄逼人和倚老卖老,让赵光义对赵普的怒火与怨恨愈发严重,最终终于出现了题目当中出现的diss死后的赵普。要是赵普及时收敛自己,一副君臣相得的把戏还是可以继续演下去的。



戴老师讲历史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赵普何许人也?公元960年,后周世宗柴荣去世,他的儿子年少即位。主少国疑,此时的国家面临着重大考验。这时候,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假意北抗契丹,出兵北上,在陈桥,赵匡胤的部下发动政变,委赵匡胤黄袍于身,也就是黄袍加身的又一次上演。最终赵匡胤从后周的手里夺得政权,建立北宋王朝。而这一政变的主要幕后策划者正是赵普。

此时的赵普已经跟随赵匡胤有近五年之久,说他是赵匡胤的幕僚也好,说他是赵匡胤的智囊团也罢。总之,随着北宋的建立,他也步入到了他仕途的巅峰。之后更是参与了杯酒释兵权的策划,更是为太祖一统天下制定下基本策略。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赵普就开始和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就开始有了矛盾。矛盾因何而起呢?

赵匡胤在立国之后,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也都按部就班地制定开展,然而有一个事情赵匡胤自始至终都没有做?那就是立储。当时他仅剩下的两个儿子非但没有被立为储君,甚至连封王进爵的机会都没有给,虽然当时他年长的儿子也才十岁左右,但是按照封建社会的礼教,这种做法显得太不合常理。

究其原因,就要说到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生母,杜太后。在赵匡胤即位之初,杜太后时常有感于前朝后周柴荣死后国主年幼,才使得大宋王朝趁势杨帆,奠定基业。所以她建议赵匡胤在百年之后可以立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帝,以免到时候国家因幼主不能立威而使国家陷入混乱。而此时的赵匡胤对于这一建议竟然也表示赞同。此时,以赵普为代表的朝臣对此表示反对,这也令赵光义对赵普有了成见。然而酌赵普其中之意,我觉得他之所以反对这种传弟不传子的做法仅仅是基于儒家传统思想和封建礼教方面的约束,并不是抵触或者反对赵光义本人,这在后来赵光义即位之后两人冰释前嫌,赵普重新拜相也得到了印证。

公元974年,因觉察赵普为官之风不正,赵普被赵匡胤调离京师,离开国家权利中心的舞台。两年后,赵匡胤去世,烛影斧声的故事上演,随即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

题目所指矛盾之说也是由这时候而来,但是赵光义矛盾之说也仅仅是表面的说辞,他内心的其实并不排斥赵普,甚至多次暗暗提携赵普。而此时赵普被调离京师的这几年也受到一些人的排挤,在官场甚是不如意。

就是这样两人暗自投合,再加上形势的明朗,赵普重新回到京师开始辅佐赵光义。

公元981年,宋太宗公布了金匮之盟,即公元961年,杜太后在死前留下遗言,要求赵匡胤百年之后传位于其弟赵光义。这样一封绝密犹如圣旨一般的遗书公之于众,极大地稳定了赵光义的皇位。

而在太祖时候明确反对此事的赵普此刻成为了赵光义的拥护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存在也是用来佐证赵光义的人心所向。

宋太宗赵光义和赵普的关系由最初矛盾走向和解,再走到君臣同心,既有赵光义的知人善任,又有赵普的审时度势,两个人在都是时代的赢家!


小宋拾趣


宋太宗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三弟,赵普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公元(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关心宋朝的看客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在死后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在赵匡胤还活着的时候,据说就与母亲杜太后约定了金匱之盟,要让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

但是,辅佐宋太祖的重陈赵普却始终不同意让宋太祖将皇位传位给弟弟,而且他跟赵光义从早年一起辅佐宋太祖打江山的好友,慢慢变成敌人。为了不让赵光义做继承人,赵普可是没少打击赵光义的势力。

话从赵普做了大宋的宰相之后,边和赵光义不和。赵普在审理一起官员贪污案的时候,知道案子牵进的人物都是赵光义的党羽,他没有给赵光义一点面子,罢官的罢官,该流放的流放,赵光义的党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府尹之时,他的手下有一个叫做姚恕的人仗着是赵光义的下属,很是瞧不起人,他连赵普也敢得罪了。赵普为了教训姚恕,跟宋太祖建议让姚恕去澶州辅助澶州知府工作,赵匡胤答应了。但是没想到在姚恕在澶州做官的时候,黄河决堤澶州遭遇了大洪水。朝廷自然是要找一个做替罪羊的,澶州知府是宋太祖的亲舅舅,没人敢动他。所以只好拿地地位低的姚恕来开刀了。

就这样赵普算是奖赵光义得罪透了。赵光义做了大宋的皇帝以后赵普还是心有不忿,当赵光义询问赵普有关自己接班人的问题是时 赵普直接了党的说出当年太祖已经错了一次,这一次可不能再错误犯。当着赵光义的面说这话,赵普胆子也够大的。虽然不原意让赵光义继位,但是赵普还是帮助赵光义铲除了皇位继承人赵廷美。因为按《金匮这之盟》赵匡胤传位于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 ,而赵廷美再传位于赵匡胤的二儿子。赵普在赵光义当政时有惊无险,并再次拜相。

根据以上赵普死和赵光义有理由说他们之间有很深的矛盾。这些矛盾不是治国理念上问题,主要是围绕《金匮之盟》皇位继承的问题,从赵普阻扰打击赵光义来看,赵光义并没有对赵普进行残酷的打击报复,而且还再次封他为相。这其中除了赵普为人强势,有心机,甘为赵光义效力外,赵光义对赵普也够能容忍大度有关。


海纳百川233699882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赵普死后,宋太宗赵光义说:“普事先帝与朕,最为故旧,能断大事。向与朕尝有不足,众人所知”,也就是说太宗认为,他与太祖、赵普三人曾经是最亲密的战友,但是呢,众所周知,赵普曾经与他很不和睦。

赵普一介人臣,咋还能和皇帝处得不好,并且闹得所有人都知道呢?

唯一的原因就是赵普曾经挡道了,挡了赵光义称帝的道了。

一、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十六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都没有给两个皇子封王,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二、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八月,已经失宠的赵普被罢相,一个月之后,皇弟赵光义被封为晋王,太祖明示晋王的权利在宰相之上。

三、赵普后来因为献上了《金匮之盟》,并且把赵廷美处理得干干净净而再次被赵光义启用。当赵光义问自己将来应该传位给谁的时候,赵普回答:“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以上三点说明了什么?宋太祖赵匡胤本来就是想传位给赵光义,但是赵普从中作梗,认为传位皇弟乃是大错特错!这就耽误了赵光义的好事,直到赵普被罢相之后,太祖才正式让赵光义亲王尹京,确定了他继承人的地位,并且规定晋王的地位在宰相之上。

所以,赵光义即位之后对赵普继续一再打压,如果不是因为赵普的个人威望足以处理赵廷美,那赵光义恨不得杀了赵普呢。


国史通论


赵光义是赵匡胤的三弟,赵普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扩展资料:

总评

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建造师老鱼


主要矛盾应该是赵光义(原名赵匡义,避太祖名讳而改之)得国不正。即所谓的“烛影斧声,千古之谜”,而丞相赵普是太祖赵匡胤的过命之交,肱股之臣。昔年,太祖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普是参与策划者之一,太祖登基之后,赵普又策划了杯酒释兵权历史事件,解除了太祖的后顾之忧。赵普读书不多,但为人足智多谋,“半部论语治天下”即出其口。赵普死后,太宗说出这话亦不为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