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喻言看中國興起的神童製造

從喻言看中國興起的神童製造

1.

今年年初,一位00後16歲的女孩子喻言在《放學別走》欄目中,口出驚人之語“在我拿下幾十上百萬的投資和獎金的時候,很多的成年人還在打著《王者榮耀》,拿著基本工資,過這十年如一日地生活。”

說實話,聽著孩子的句句diss,作為中年人的我確實汗顏了片刻,反思一下,自己努力工作,踏踏實實地掙著微博的薪水,好像並沒什麼錯,居然被孩子鄙視了。趕緊查查這位神童天才,昔日仲尼都能不恥下問,現在我等一屆平庸油膩的中年人,更應該好好受教。

資料顯示:喻言,諾亞大陸聯合創始人,公司估值1250萬,是針對00後的人脈平臺。再看看她的履歷:14歲創業,15歲融資。所謂的諾亞大陸,不過是家微商雜貨鋪,毫無特色,而且自從融資後,她再無任何動靜,就是一個空頭皮包公司。連評委都忍不住揭穿她,除了嘴兇油滑,連CEO都不知道是做什麼的。厲害的網友們再次出擊,扒出了喻老爸的背景,原來不過是一場為女兒的炒作。

生出一個小謝爾頓那樣的神童,估計是所有中國父母們的夢想。在他們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他們也希望別人和他們的看法一樣。因為自己無法成為眾人仰慕的神,所以他們就想讓自己的孩子證明自己曾是被遺忘的天使。

遺憾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得到的只能是個普通的孩子,怎麼辦?於是傾其所有,打造一個神童,成了很多父母的選擇。炒作容貌的炒作容貌,如林妙可,炒作財富的炒作財富,如王詩齡,沒財沒貌的呢?可以炒作才華。才華這東西,就是花錢花精力超前一些就能擁有的。

2.

2017年,張易文這個10歲女孩子火了。他的父親張民弢在河南商丘開私塾,張易文跟著父母學習,從未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為了女兒成為神童,張民弢精心梳理高中考點,讓女兒死記硬背,日夜複習。畢竟只是個小孩子,第一次高考張易文名落孫山,成績慘不忍睹。

從喻言看中國興起的神童製造

然而張民弢仍不肯承認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堅持帶女兒報考復讀班重讀了一年,成績將就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學專科。在未來的三年中,張民弢還在計劃讓女兒考研究生,讀博士,早日進入上流社會。

正當父親為自己的“神童”女兒規劃美好未來時,小小的張易文出問題了。宿舍生活不能再依賴父母,她成了其他學生的跟班,不會自己打飯,不會與人交往,沒有任何特長。當別人問她自己所學的專業時,她一臉茫然。自從上了大學,她放棄了寫小說,因為“那是爸爸逼她寫的,”自己一點也不喜歡寫小說。

張民弢的行為受到很多譴責,但是他仍執迷不悟地在打造“神童”的路上走著,看不到自己的女兒正面臨著身心發育跟不上環境的痛苦。

學校每週一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在最後一個環節是“光榮時刻”,要介紹各班推薦上來的優秀孩子。每到這個環節都很精彩。孩子們有的上來飆英語,有的上來唱京劇......總之才藝越新鮮越好,越成熟越棒。

從喻言看中國興起的神童製造

從喻言看中國興起的神童製造

這次上來一個小姑娘,普普通通的孩子一站到臺上就語出驚人:“我今年7歲了,已經出版了三本書了。”臺下驚呆了一片。師生們紛紛站好,伸著脖子,等著拜讀孩子拿來自己的著作。

打開一看,是三本繪本,再看內容,有的學生笑出了聲:“這畫得真難看,什麼啊?”再聽聽孩子講的繪本故事,還不如一本幼兒讀物有趣。

散會後老師們回到辦公室裡,拿起孩子送的繪本都好奇地問班主任這孩子的情況。班主任嘆口氣:“什麼繪本啊?還不是她媽花錢出的,就印了這幾本。”原來這孩子學習不是很好,也沒有能力特長,父母怕孩子被人看不起,就託繪本班的老師幫忙印了幾本孩子的作品,為孩子打造一個天才小作家的光環。

沒幾天,這幾本繪本就被放在圖書角的邊緣,沒有孩子喜歡看,我也時常想起那個小女孩,深深地覺得她很可憐。做不了真正的自己,被架起來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我的孩子能夠背**首古詩,

我的孩子能認**車標,

我的孩子能讀**漢字......

孩子剛上幼兒園,老師佈置了每日讀書打卡任務,於是朋友圈裡開始各種神童炫,要不是幹過教育工作,又有帶女兒的經驗,我真的會和很多人一樣hold不住了。兩三歲的孩子,這些都是人工打造的技能,居然作為神童的標準。

新聞裡網絡上,14歲神童獲得國外名校錄取,8歲神童上大學......有人說中國人得了神童飢渴症。

中國自古有甘羅十二歲稱相的故事,張愛玲也說成名要趁早。天賦秉異的神童讓家長們趨之若鶩。有資料表明,僅有百分之二點五的人能夠被稱為天才,大部分人之間的智力差異小到幾乎無法明顯區分。即使有幸生為天才,其成長的道路也要比普通人多更多的痛苦。

對於普通孩子的父母來說,既然生不出神童,就用超前教育打造一個神童。於是,各種神童的產生讓家長們對教育的焦慮更是火上澆油。

孩子就是在錯誤中成長的,神童製造這種教育上的大躍進,不讓孩子在小時候經歷孩子應有的成長,只會讓孩子小小的心靈蒙上成年人的灰塵,謊言、虛偽、做作會伴隨他們一生,也許他們會因為這些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永遠彌補不了心靈中最美好的部分留下的缺憾。

說白了,神童製造是家長教育焦慮最高級別的投影。製造出的是神童,扼殺的是自己的兒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