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經常不在家,媽媽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意識?

用戶68712571


大家好,我是“漯河劉小寶”,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走了。”每天早上都會聽到蜜蜂爸爸的聲音,爸爸每天早出晚歸,十分忙碌……這是我家孩子上個星期寫爸爸的作文。



孩子的爸爸是一名銀行工作人員。工作非常辛苦和忙碌,也經常不在家。



不過作為媽媽的我,是每天都陪著孩子的。孩子也非常懂事,幫助我摘菜、洗碗;上樓的時候,主動要求揹著重物;星期天的時候,還要帥氣地為我攤個手抓餅,再配個生菜和雞蛋。每個月媽媽總會肚子疼幾天,孩子就會給我充好熱水袋、燒好開水,端給我。



感覺非常溫暖吧!



有時候想想,確實也沒有怎麼培養和刻意的鍛鍊。我家10歲的小男生,就像小小男子漢一樣堅強。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滿意嗎?謝謝!


漯河劉小寶


在可控的範圍,媽媽扮演弱者角色,表達自己對兒子的依賴感以及事成之後對兒子的盛讚!


2020June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影響雖然各有側重,但如果父母能夠相互配合好,那麼對孩子的教育效果要好的多。

爸爸不常在家,媽媽如何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意識呢?

首先是讓孩子儘量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整理床鋪、衣物,主動整理自己的書包文具,幫媽媽打掃衛生,自己洗小一些的衣物如襪子等。或者媽媽幹活的時候(比如做飯)給媽媽打下手
、洗碗筷等等都是可以的。這樣時間一長,孩子的主人翁意識會不斷增強,責任心也會增加,就會主動幫媽媽幹活。


其次對孩子要有期待。這種期待不僅媽媽要有,爸爸也要有。家長對孩子有什麼樣的期待,並正確引導,孩子一般會按照家長的期待成長。這個要跟爸爸商量好,讓爸爸多與孩子電話溝通,讓爸爸對孩子在做事、學習方面有要求有期待,孩子肯定會按照爸爸的要求做的。


孩子獨立做事做的好的時候,要多鼓勵,爸爸媽媽都要肯定他的做法(爸爸電話溝通前要與媽媽提前瞭解孩子的思想行為動態),這樣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動承擔的自覺性。

孩子與爸爸短暫團聚的時候,爸爸要有平等意識,不要想著孩子小不懂事,要把他當成小大人,凡事商量著來,這樣孩子主動做事的興趣才能更濃一些,家庭成員的責任意識才更強一些。


格超梅上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爸爸經常不在家,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意識也同樣需要父母雙方共同努力。


1、爸爸媽媽要給孩子充足的愛,為他營造溫馨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他才有能力去關心、愛護別人。


2、爸爸要給孩子做出榜樣

言傳大於身教,爸爸平時在家的時候要給孩子做出榜樣(多疼愛、呵護妻子),並告訴孩子:媽媽是女生,男孩子是小男子漢。在爸爸不在家的時候,小男子漢要代替爸爸照顧並保護好媽媽。


3、媽媽要學會向兒子示弱,不要在兒子面前做女超人

在《媽媽是超人》的一期節目中,兒子嗯哼打來熱水為媽媽霍思燕洗腳,還貼心地問媽媽上次磨了的腳還疼不疼,霍思燕說“疼”,嗯哼就心疼的幫媽媽按摩起來。


在和兒子出去玩滑梯時,霍思燕裝作自己不敢、很害怕的樣子,兒子嗯哼就變得很勇敢,他說自己會保護好媽媽,讓媽媽不要怕,放心滑滑梯。


媽媽適當的和兒子撒嬌示弱,能有效的激起孩子對家人的責任感和保護欲,有利於孩子獨立意識和獨立行為的形成,慢慢地就會培養起孩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媽媽平時要多鼓勵、讚揚孩子,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霍思燕和嗯哼一起吹口琴,她會用十分羨慕的口氣和兒子說:“我特別佩服你,你吹得特別好聽!而我都沒有你吹得好聽。”可以想象當時嗯哼的心情是怎樣的,心裡肯定充滿了成就感和滿足感。


孩子最在乎的是父母的肯定和表揚,在媽媽的讚許聲中,孩子能找到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5、給孩子足夠的信任,相信他能做好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兒,讓他自己去做,媽媽不要包辦,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他能做得超乎你想象的好。


教育學家藍海說過:“如果無所不能的人能在孩子面前有那麼一點不完美,有那麼一點軟弱,孩子們就會變得寬容,變得堅強,主動肩負起擋風遮雨的責任!”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能有所幫助,那就太好了!


甦醒的冬眠熊


很榮幸接受您的邀請回答問題 !

題主的問題是:

爸爸經常不在家,媽媽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意識?

就題主的問題本身我做幾個拆分:

1、爸爸經常不在家:

題主的意思就是爸爸物理意義上的不在家,但不在家不等同於“喪偶式”育兒,因為現在視頻電話這麼方便,言傳身教即便不在家也完全沒有問題。

2、男子漢意識:

我理解的就是陽剛之氣、責任意識、對家人和朋友的包容和保護、為人仗義等品質!



3、培養對象:

題主說的培養對象應該是男孩子吧?我們知道,如果是男孩子,有上述“男子漢意識”確實很好。

但是如果培養對象是女孩子的話,責任意識應該有,但過於陽剛,過於仗義只會給她帶來麻煩。而單親媽媽培養出來的女孩子會多多少少有一些男子漢氣概,有些很好,但有卻讓人不敢苟同。給大家兩個例子:大家還記得在日本為保護室友而被室友的男朋友殺害的留學生江歌吧?還有成龍和吳綺莉的私生女吳卓林,她的出櫃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雖然出櫃原因很複雜,但是大家還應該記得,她是取妻,不是嫁人。就是在這段婚姻裡她扮演的是男角。

現在回到題主的問題本身,爸爸經常不在家,媽媽該如何培養“男孩子”的男子漢意識?

一、家庭合睦,各司其職,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傳統的和睦家庭裡,一般男子主外,女子主內,男子陽剛,女子溫柔,夫妻恩愛,夫唱婦隨,男孩子自然也會學著爸爸的樣子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女性在職場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傳統的家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一個和諧的家庭裡,不管是爸爸物理意義上的在家時間有多久,不管是媽媽對家裡的經濟貢獻有多大,爸爸始終是處於主導地位,展示陽剛之氣,對外開拓、對內保護家人、愛護妻兒老小。而溫柔體貼,細緻入微的教導小孩、照顧家人的一般是媽媽的職責!這樣的父慈母愛的家庭裡,每個人各司其職,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男孩子自然不會缺乏男子漢意識。

相反,一個媽媽雷厲風行、殺伐寡斷,爸爸唯唯諾諾、沒有一點大丈夫風範的家庭裡,即便不是爭吵不斷,也一定是陰盛陽衰,沒有生機的家庭!這樣的家庭裡出來的男孩子,容易逃避現實、逃避責任、性格有些會像他的爸爸一樣懦弱,有些則會很叛逆、很暴躁!

二、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尊重,讓他有權利、有信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任。

孩子一旦降生,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時刻應該將他當作一個獨立的、完全的人來尊重!

雖然,在媽媽的眼裡,孩子始終是個孩子,但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自尊!

加之傳統的文化裡,小孩子一直處於附屬地位,是半人,並沒有誰會正兒八經的把小孩的話當回事,只有長大了的以後才會被當作一個人來重視。

即便近20多年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幾乎成為家庭的中心,家裡的“太陽”,但他們能享受的的一切地位也都是大人饋贈的,他們能享受的一切恰恰證明,他們被當作小孩子看待,認為他們還小、不懂事,而並沒有將他們當作一個“全人”,和大人平等相處!因此,小孩子的動不動無理取鬧、撒潑打滾也是經過了大人的默許和認可,因為他們是小孩子,還不能算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你要是留意一下身邊的人,你會經常發現有意思的一幕:只要是一個孩子跟著媽媽在一起碰到了媽媽的熟人,他們一定是對著媽媽問:“你兒子多大了?上幾年級了?在哪裡上學?”而不是直接問孩子自己,哪怕是兒子比媽媽長得還高。對待小朋友就更不用說了,會有幾個大人會蹲下來,親切的拉著小朋友的手,眼睛盯著小朋友問他:“小朋友,你幾歲了?哪裡上學?”他們都是直接問媽媽,而小朋友只是大人的談資,是猴子!

正常的做法應該是,不管多小的孩子,他都有自己的自尊、也有他力所能及的事。信任他,放手讓他做,並盡力理解孩子的有心無力,寬容他的小過失,給他及時的鼓勵和適當的幫助,樹立一個信念:“雖然我做的不完美,但我會努力!”“假以時日,我一定能做到!”

三、媽媽可以適當示弱,激起男孩子的保護欲。

在兒子的相處中,媽媽不要大包大攬,做一個超人媽媽,女強人。當然也沒有必要刻意裝作弱不經風,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媽媽只是不要對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加以隱瞞,給孩子一個無所不能的假象。對於上小學以後的兒子,媽媽可以適當分享孩子自己的軟弱,比如身體不舒服,需要孩子照顧一下,體諒一下。或者今天心情不好,需要他安靜一會兒配合一下。抑或今天太忙,需要他對自己的作業、負責的那部分家務全權負責。這些都會激發起男孩子保護欲。

我是慧慧親子閱讀教育群,致力於兒童閱讀興趣培養、財商啟蒙、婚戀觀培養、親子關係維護等話題。希望和志同道合的你,相互關注,多多交流,共同進步!@慧慧親子閱讀教育群

慧慧親子閱讀教育群


在問題之前,首先我要向那些人隻身在異地他鄉為祖國發展建設做出奉獻的人民志士和獨自培養祖國花朵的媽媽們敬禮。

首先,讓他多親近一下的親屬增進情感交流,爺爺、叔公、太爺爺、伯伯。還有孃家的舅舅等等。

然後,出門進行戶外活動多和小朋友們接觸開朗豁達的性情,讓他的性格多元化。對她身心的發展和健康。

最後,我想說一下,就是現在的很多夫妻之間,性格,情感都比較不合,但我希望作為母親的你不要帶著情緒化去教育你的孩子。如果爸爸長期不在家的話,可以用視頻溝通的方式,讓孩子有更直觀的感受到父親的關懷。

好男兒志在四方,希望每個祖國的花朵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寫紅塵作夢語


爸爸經常不在家,媽媽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意識,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讓孩子多接觸其他男性,比如爺爺、鄰居男孩等。

孩子0到3歲主要是媽媽的陪伴孩子才有安全感,三歲之後,需要爸爸參與教育孩子了,特別是六歲之後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關鍵在於爸爸的影響。這個時候的男孩子多和男性接觸,身上才具有更多的男子漢氣概,有時候媽媽說你是小小男子漢,不許哭,但是媽媽的話是溫柔的,人們常說身教大於言傳,男性說出來就不一樣,我們也能看到經常在女性周圍長大的男孩子性格比較溫和,比較膽小,所以如果孩子爸爸經常不在家,可以讓孩子多接觸其他男性和其他男孩子玩。


第二、平時和孩子講故事多講些與男性有關的故事,少講公主、娃娃之類的。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媽媽給孩子講的故事都比較溫和善良,可以給孩子講男性英雄故事培養男孩子的陽剛之氣。讓男孩知道和女孩兒的不同之處。培養男孩子的獨立拼搏精神。男孩子內心有一種“野”味兒,但是和母親相處時間長了,身上的“野”味兒就淡化了。所以作為母親要,激發起孩子男孩子本身有的“野”性。

第三、帶孩子出去玩時鼓勵孩子做些攀爬跑的動作。

一般奶奶或者媽媽帶孩子出去玩,孩子想爬高的時候,女性家長會說:“別爬了,摔倒了”。想跑的時候會說:“別跑,慢慢走。”當男孩子想幹什麼的時候,奶奶或者媽媽就擔心害怕會阻止孩子去做。但是如果是爸爸帶孩子就不一樣了,他會鼓勵孩子去爬高。我孩子小時候也有點兒膽小,一次出去玩爬欄杆他爸爸就說他別害怕,一直鼓勵他向上爬,但是我在旁邊兒就想說:慢慢兒,別爬那麼高了。所以如果爸媽經常不在身邊,作為媽媽也要經常鼓勵孩子做一些我們認為危險的事,這樣孩子會慢慢變得比較勇敢大膽。


總之媽媽帶男孩兒時不要總擔心孩子會磕著碰著而阻止孩子幹這幹那。讓男孩兒和男性多接觸和小男孩兒們多玩。多聽一些勇敢的故事等等。希望寶媽能培養出陽剛、勇敢、果斷的小小男子漢。


育兒成長法


根據男孩子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培養。

一般孩子有四種類型:認知型、模仿型、逆思型、開放型。

對於認知型的孩子,一般自己都有一定的主見性。所以我們要經常和孩子談感情,講道理。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示弱,讓孩子自己主動承擔,進入男子漢的角色和意識。如果爸爸回來就讓爸爸多帶,長時間不在家的父親一定要記住多鼓勵少批評。確實需要調整的地方可以讓媽媽去溝通。

對於模仿型的孩子,就簡單了,就像孟母三遷一樣,多給他創造好的環境,好的人物榜樣就好了。多讀一些名人傳記,遇到問題,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去做就好了。這類孩子主見不像認知型那麼有主見。所以一定要有榜樣的力量。爸爸雖然不在家,和孩子多聊聊爸爸的男子漢行為。爸爸會回來,注意言傳的男子漢行為。

對於逆思型的孩子,遇到問題激將法比較管用。所媽媽在平時的教育中,要多思考如何運用激將法。

對於開放型的孩子,我們一定要從小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越小越好,10歲以前都是最佳階段。很多方法都可以靈活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