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東晉義熙五年(公元409年),長樂信都(今屬河北冀州)人。

馮跋自稱天王,建立了十六國之一的北燕國。

南朝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八月,馮跋在位二十二年時得了重病,詔命太子馮翼攝政。

馮跋的妃子宋夫人有意想讓自己生的兒子馮受居為儲君,於是假傳聖旨,隔絕太子及諸王子和馮跋見面,以宦官出入後宮傳話。

太子馮翼軟弱,無法控制局面。

馮跋的弟弟馮弘派兵闖進皇宮平定叛亂,躺在病床的馮跋大為驚懼,不久一命嗚呼。

馮弘趁機奪取王位,太子馮翼率衛隊抵抗,大敗,被叔叔馮弘逼令自殺,馮弘同時斬殺了哥哥馮跋的一百多個兒子。

馮弘除掉了哥哥馮跋一脈,北燕王族變成了一支獨秀。

可惜好景不長,北燕太興六年(436年),北魏攻打北燕,馮弘逃亡至高麗。

《魏書》記載:“世祖又徵文通於高麗,高麗乃殺之於北豐,子孫同死者十餘人。”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派兵征伐高麗,高麗人被迫將馮弘及其子孫十餘人誅殺,馮弘僅的兩個兒子——馮朗、馮邈倖免於難,被拓跋燾帶回北地。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馮邈後來投靠了柔然,下落不明。

馮朗則投降了北魏,被北魏朝廷任命為秦、雍二州刺史,受封遼西郡公,後來因事獲罪朝廷被誅殺。

馮朗的兒子馮熙隨母親逃至羌氐部落,女兒馮氏以罪臣之女身份被納入後宮做侍女。

馮熙自幼練就了一身好功夫,長大後,到長安拜師,開始研讀《孝經》、《論語》及兵法書籍。

馮熙的妹妹馮氏入宮之前,兄妹二人的姑母就是拓跋燾的寵妃,即馮昭儀。

北魏皇宮的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因為有這一層關係,馮氏在姑母馮昭儀的悉心呵護下漸漸長大。

北魏第五任皇帝文成帝拓跋濬(拓跋燾之孫)在位時,十四歲的馮氏被封為貴人,後被冊立為皇后,史稱文明皇后。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拓跋濬病逝後,十二歲的太子拓跋弘即位,即獻文帝。

馮皇后以皇帝嫡母身份被尊為皇太后,代小皇帝臨朝聽政。

獻文帝拓跋弘對馮太后長期攝政很不滿,賭氣一樣禪位給五歲的太子拓跋宏,自稱太上皇,五年後暴病身亡,年僅二十三歲。

拓跋宏年幼,繼續由馮太后臨朝稱制,被尊為太皇太后。

馮太后兩度臨朝稱制,其中扶持孝文帝長達十四年,馮氏一族的勢力達到了巔峰。

馮太后得勢後,將流落民間的哥哥馮熙找回,拜為冠軍將軍,俸祿甚至超過侯爵。

又讓哥哥迎娶拓跋晃女兒博陵長公主,自此顯貴一時。

流浪漢馮熙一夜之間大富大貴,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獻文帝在位時期就累任朝中要職。

孝文帝即位後,馮熙“為侍中、太師、中書監、領秘書事。”

幾乎包攬了朝中所有的要職,和妹妹馮太后統攬朝政十餘載。

昔日門可羅雀變成了府前車水馬龍,阿諛巴結者趨之若鶩。

馮熙貪心不足,妹妹心知肚明。

為擴大馮氏家族在北魏朝廷的影響,在馮太后親自主持之下,孝文帝迎娶了馮熙的三個女兒,其中兩人先後任皇后,另一個為昭儀。

至此,馮熙“崇貴益隆”,其身份既是皇太后的哥哥,又是皇帝的舅爺兼岳父大人,貴為外戚,享受著“上書不臣,入朝不拜”的特殊待遇。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孝文帝還下詔為太子拓跋恂迎娶馮熙兒子司徒馮誕長女,但當時兩個孩子因為年齡太小,沒有形成事實婚姻。

馮熙位極人臣,卻不知謹慎收斂,反而張狂得很。

他彷彿色中餓鬼,慾壑難填。

《魏書》記載:“性泛愛,不拘小節,人無士庶,來則納之。”

馮熙經常將百姓的子女收入宮中為奴,將其中年輕貌美的女子統統納入府中為姬妾寵幸,生育了數十個子女。

對待百姓,馮熙施行苛政,橫徵暴斂。

太和十四年(490年),女強人馮太后病逝,馮熙也病倒了,在病榻斷斷續續躺了四年。

馮氏家族的黴運又開始了。

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皇后馮清被廢,後出家為尼。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太和十九年(495年),馮熙病逝,其嫡子馮誕獲罪被廢為庶人,其他的子女的結局不見記載。

四年後,皇后馮潤被賜死;昭儀馮氏因早亡躲過了一劫。

短短四五年光景,馮氏家族從雲端落入無底深淵,“時人以為盛極必衰也”。

現代馮氏大宗祠,原名雲隱馮公祠,經過修葺以後改名馮氏大宗祠。青磚粉牆、古樸肅穆,狀如一位白髮智者,雲隱馮公祠經歷的歲月是夠長的了。稍上年紀的黃埔村人,對雲隱馮公祠都留有特別的記憶。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黃埔村的祠堂街向來熱鬧,但是雲隱馮公祠卻偏愛一隅,靜靜地坐落在村內的堂南里,大門牌匾上懸掛著五個紅底金字“馮氏大宗祠”。屬於馮氏族人的馮氏大宗祠對所有來到黃埔村的人開放,大門門檻不高,跨過去,一邊是歷史,另一邊是現實;被隔開的,一邊是外面世界的聒噪,另一邊是歷史沉澱下來的恬靜。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祠堂為三進結構,門前闊33米,青磚素瓦、精雕細刻的雀替和封簷板讓人驚歎。走進祠堂,會發現,與傳統的三進格局祠堂不同。雲隱馮公祠除了前廳、中堂和後堂外, 還分別在兩側青雲巷位置建有偏廳和閣樓,相當氣派。尤其引人注意的,當數在中堂兩側的閣樓了。這兩座閣樓為兩層高,四簷滴水似一涼亭,屬於比較罕見的建築特色。據有關專家考究,這兩座閣樓並非傳統的鐘鼓樓,而是作觀戲用的。正門兩邊青雲巷的門額上,分別刻有“入孝”、“出弟”四大字,提醒子孫要孝敬父母長輩,對兄弟子侄友愛。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雲隱馮公祠是村裡馮氏一族為紀念馮氏五世雲隱公先祖而建。雲隱馮公祠建於1703年,距今已有312年曆史,佔地約1535平方米。祠堂一直流傳著有99扇門的說法,但因拆建,目前僅剩37扇,不過也堪稱廣州祠堂之最。祠堂自建造以來,經歷過兩次大修,一次在清道光九年,一次在2011年。村內以前的馮氏大宗祠因種種原因片瓦無存, 所以經過多次重修的雲隱馮公祠,如今擔當起了“馮氏大宗祠”的重任。

現今,祠堂的一側被闢為一家東西方文化藝術體驗館,它以中國傳統祠堂為基地,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及東西方友好歷史文化的研究和融合推動文化創新,以國際視野及創新模式打造精品文化項目。而會館內部,以東方文化為基礎,配以簡約典雅的西式傢俱,中西合璧,完美融合,為祠堂的文化開闢出新的創意。

馮氏一族大起大落,最終難逃“盛極必衰”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