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農村剩男調查:30歲未婚光棍一生多成定局”?

小老表生鮮


這個問題算是一個很典型很農村化的問題,嘗試著用簡單的話語說明一下:

  • 眾所周知,農村人的結婚年齡普遍偏低,這個即便是現如今社會,只要有農村親戚,間接就可以瞭解到,農村男性19歲到23歲結婚的年輕人很普遍,有的朋友可能要說了,19歲即便能辦酒席,能辦結婚證嗎?農村先辦酒席後辦結婚證是很平常的,基本默認辦酒席就是雙方結婚了。

  • 上面的能理解,那農村男性23歲到27歲結婚就屬於偏遲的了,這個階段結婚的,基本是外出工作多年,有一定的積蓄,覺得周圍小夥伴都結婚了,自己也要找個人結婚了。

  • 農村的大學生是比較獨特的一類人群,大學畢業基本在23歲左右,出去奮鬥個5到8年,大部分農村大學生才考慮結婚,趁著29歲的尾巴結婚的,偏遲的32歲的也有,畢竟農村人對大學畢業生還是比較青睞的,有學歷又文雅,如果有個好工作,基本年紀30以上,還是可以找到對象的,按農村的一般結婚習俗,相親,彩禮定婚確認、最後結婚婚宴。

  • 農村如果沒學歷且年紀超過30歲,有學歷超過35歲基本光棍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為啥,農村本來女孩子偏少,一部分女孩外出打工多年,擇偶觀提高,遠嫁佔一部分;一部分女孩基本18歲以上(念過大學的可能在22歲以後)就有媒人開始介紹對象,一些男同志下手早的,基本不用擔心光棍的危險。

  • 30歲還沒結婚的,家窮佔一部分、身殘佔一部分、人懶沒出息或品性不端佔一部分;還有離過婚的、犯過事的、身體有病的、太老實沒本事的等等,

  • 為啥這裡老是以男性角度來講?因為在農村是個女孩基本能找到對象,這句話對女性沒半點貶義,因為我聽到過幾個案例:一個小時候膚色較黑個頭有些小的女孩,不到23歲就有三家主動上門提親,最後找了個自己滿意的人家嫁了;還有一個女孩小時得過病,雙腿只能座輪椅,最後嫁給了一個老實的建築鋼筋工。因為這個鋼筋工家貧,基本沒媒人主動給這家介紹對象,一晃幾年,娃娃年紀快30了,急忙找媒人給介紹了一個差不多的。

  • 我講的這不是故事,也不想煽情,這就是大部分農村的男子婚戀情況的真實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