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国没有中秦国的反间计杀了李牧, 可能还没那么快灭亡。

有能力的人很多,但能遇到欣赏的人才是最重要。战国时期,六个国家你我之间总是相互试探。而这个乱世里,有能力的将领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那时候,秦国和齐国是势力最大的两个国家,其他五个则相差不大。而这其中,赵国有两位名将李牧和廉颇保护,所以相对来说,算是秦国最难啃的骨头。战国的四大名将,秦国有两个,而另外两个在赵国,所以二者虽然实力相差有点大,但秦国并不能奈何得了赵国是真的。

对于李牧,世人评价,有他在,则赵国不会灭亡。当时赵国面临的两大问题,一个就是边境的匈奴,另一个就是虎视眈眈的秦国。这两方的战役,都是李牧指挥。最初李牧领兵驻守边境,对抗匈奴,所用的方法是铸造堡垒,当匈奴前来,拉响警报指挥躲进堡垒。几次之后,人员、财产都没有损失,但守城的官兵却认为这样的打仗方式不对,并不能有效的打击匈奴。但是李牧依旧照着这个方法来对抗匈奴。

如果赵国没有中秦国的反间计杀了李牧, 可能还没那么快灭亡。


赵王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愤怒,就把他召回,重新让人前去打仗。新任将领到达边境后,每次匈奴前来都会领兵前去交战,但从来没有赢过。没办法,赵王只能再次请回李牧。李牧以生病为由,拒绝。第二次之后才跟赵王说,让他给自己一个承诺,不要管他在边境用什么方法打仗,不然就不去了。当时匈奴来势汹汹,朝廷无人可用,赵王最后还是答应了以后不再管李牧用兵方法。

李牧再次回到边境,还是按照以前的章程来处理匈奴之间的战役。但是底下的士兵们觉得每次都缩回堡垒,不好,都愿意出去打一仗。于是李牧清点几千的精兵,分开进行训练。与匈奴一战,李牧以自己的计谋,歼杀十万匈奴兵。此后十年里,匈奴不敢侵犯赵国边境。解决完匈奴后,李牧被赵王安排到与秦军对战的军队里。廉颇因为新上位的赵王要夺权,愤怒之下打伤了对方的人,之后带兵叛逃魏国。所以这个时候,赵国唯一的重臣就是李牧了。

如果赵国没有中秦国的反间计杀了李牧, 可能还没那么快灭亡。


当赵国与秦国必有一战之时,秦国将领知道,李牧不死,难以攻下赵国,所以就重金收买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让他散布李牧要叛国的谣言。新任赵王昏庸、怕死,不查证就直接派人去接手李牧的军队。因为当时正是与秦军对战,不可能临阵换帅,所以李牧拒绝交出军权,最后被赵王设计斩杀。李牧死后,只过了三个月,赵国就被攻破。正验证了那句话,有李牧,赵国不会亡,反之亦然。

如果赵国没有中秦国的反间计杀了李牧, 可能还没那么快灭亡。


在战国时期,赵国是当时第二军事强国,但最后被灭,不得不说是他们君王作死。最有能力的两位将军,一个被他们冤死,一个被他们逼走叛国,国家不灭亡那真是奇怪了。所以说,千里马还是需要有伯乐才行。看看李牧这么有能力的将领,护死这个国家,最后落得什么好下场没有。在乱世里,如果君王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的的话,那真的很难成就大业。

#李牧#匈奴#反间计

如果赵国没有中秦国的反间计杀了李牧, 可能还没那么快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