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儒林外史》人物之赵新娘,传统的封建礼教,才是罪恶的根源

《儒林外史》中鲜有描写普通妇女的回目,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女儿算一个,真假牛布衣中的牛夫人算一个,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严监生原先的妾赵新娘,后来被扶正后成为了赵氏夫人。吴敬梓先生描写赵氏的特点,没有过多的语言、动作,只是重点描写了赵氏的哭,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始终都在哭泣。

解读《儒林外史》人物之赵新娘,传统的封建礼教,才是罪恶的根源

赵氏原本是小妾,出身于贫苦之家,上无父母为她作主,亦无兄弟替她说话,她何以能够被扶正呢?可以说,赵氏的扶正,以及后来的富贵荣华,都是她哭出来的,正妻王氏卧病在床,赵氏就日夜陪在王氏身边哭泣。

看看卧床不起,生儿子的妾在旁侍奉汤药极其殷勤,看他病势不好,夜晚时抱了孩子在床脚头坐着哭泣…赵氏含着眼泪,日逐煨药煨粥,寸步不离。

赵氏此番的哭,也许只是为了能够被王氏认可,扶正了自己,这件事最终成功了,赵氏与严监生拜堂成亲的当晚,王氏就撒手而去。这回赵氏又哭了,只是这回赵氏的哭与之前又有不同的含义。

解读《儒林外史》人物之赵新娘,传统的封建礼教,才是罪恶的根源

严监生哭着走了进去,只见赵氏扶着床沿,一头撞去,已经哭死了。众人且扶着赵氏灌开水,撬开牙齿灌了下去,灌醒了时,披头散发,满地打滚,哭的天昏地暗。连严监生也无可奈何。

赵氏这里的哭不完全是作秀给外人看,因为她已经如愿以偿,作秀已经不那么重要,更应该是一系列复杂情感的爆发。首先是喜悦,在封建社会,小妾扶正是很大的事情,赵氏办成了这一件事,心情无比激动,放声大哭也在情理之中。其次是因为封建礼教,赵氏与王氏的关系,就是小妾与女主人的关系,王氏死了,赵氏就应该要做出如丧考妣的样子,否则就乱了纲常。最后才是悲伤,赵氏与王氏毕竟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多年的姐妹,王氏的死,赵氏痛哭流涕,也是真实感情的流露。

解读《儒林外史》人物之赵新娘,传统的封建礼教,才是罪恶的根源

后来赵氏还有三次哭,第一次是哭严监生,第二次是哭儿子,第三次是哭严贡生抢家产。赵氏哭严监生的情感,与之前哭王氏类似,都有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真实情感的流露。赵氏哭儿子,较之前又大不相同,儿子的死对于赵氏的打击之大,远非之前可比,她唯一的儿子死了,生活就失去了指望。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赵氏不能改嫁,永远不可能再有儿子,她的余生注定只能孤独终老。同时因为儿子没了,她的地位以及她之前所拥有的家业,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她所有的保护伞都已经支离破碎。

后来严贡生以强取豪夺之势来抢夺家产时,竟没有一个人敢替赵氏说话,倒不是因为大家都认可严贡生的胡作非为,只因为在当时的封建礼教下,一个被认为克死了丈夫与孩子的寡妇,就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就应该被扫地出门。所以赵氏受到极不公正也不合法的对待时,只能以微不足道的哭泣来表明她的立场,如果没有那个碰巧也是妾生的儿子汤知县,赵氏的命运只会更悲惨。

解读《儒林外史》人物之赵新娘,传统的封建礼教,才是罪恶的根源

《儒林外史》中的赵新娘,一个受到封建礼教残害的妇女,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她始终没有说话的权力,只能用哭泣来表达她的意愿。封建礼教也成了像严贡生这种伪君子为非作歹的工具,赵新娘的悲剧,虽说是严贡生的恶行,一切罪恶的根源却是封建礼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