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F-4战斗机是第二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各方面的性能较均衡,不仅空战格斗好,对地攻击能力也不弱;缺点是转弯半径过大、大迎角机动性能欠佳,高空和超低空性能略差,起降时对跑道要求较高。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F-4战斗机于1956年开始设计,1958年5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生产型则于1961年10月开始正式交付海军使用,1963年11月开始进入空军服役,是美国空海军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战斗机,参加过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也曾经是雷鸟飞行表演队用机。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F—4''鬼怪''战斗机起源

朝鲜战争结束后,空战理论与战斗机装备技术水平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越战前,主流的战斗机设计思想包括如下要点,认为飞机的大速度是决定空中优势的主要因素;主张研制多用途战术战斗机;主张以速度和远距离空战取胜;必须具有较大的航程;可以接受格斗性能的下降;忽视机炮的作用;不重视飞行员在空战中的作用。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F-4 舰载机,爬升反向翻转外线后内切

飞机设计师们就是按照以上这些想法研制了包括F-4在内的第二代战斗机。这代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达2马赫左右、有的甚至达3马赫。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重视对地攻击能力,“大型化”倾向明显。从其航空技术水平和飞机性能来看,确实比第一代战斗机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越南战争和其他局部战争中,因为实战中的空战作战方式与原先设想的有很大的差别,第二代战斗机的使用效果(尤其是空战使用)并不理想。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F-4 绕转内切,切入彼方转弯半径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F-4战斗机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来说,设计丑陋,刚推出时前途并不被看好。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F-4战斗机是根据错误的理念设计的。就像F-22和F-35是以“隐形高于一切”为前提设计的一样,“鬼怪”的设计以这样一种预期为基础:20世纪60年代的空中战斗将是远程导弹的对决,交战双方看不到彼此。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因此,在''鬼怪''战斗机的设计师看来,F4为何需要空对空火炮和空中格斗性能?不幸的是,“麻雀”导弹的技术局限性及交战的限制性规则,意味着“鬼怪”不得不与更小、更轻型的米格战斗机进行近距离短兵相接的格斗。而米格是特别为空中格斗设计的。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F-4原本会彻底失败,但“鬼怪”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发挥了作用。尽管从纯性能的角度来说它或许不是最优秀的战斗机,但它强大有力、坚固耐用且具备多种用途。F-4作为战斗机、攻击机和侦察机,在世界各地的冲突中出战过,包括河内、苏伊士运河、伊朗和土耳其。对西方及其盟友而言,“鬼怪”是冷战大部分时间里的主要战斗机。

冷战时,北约的空中之翼—F-4鬼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