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春夜,慢慢地降臨,漸漸地侵蝕了整個世界,朦朦朧朧的。可有一個地方卻始終24小時亮著燈,這裡有保安、廚師,有醫生和護士,還有套著隔離裝備的“大白”。這裡既是抗疫的“特殊戰場”,又是密切接觸人群的“健康港灣”,這裡就是南樂縣設立的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和境外返鄉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一個讓許多人繞著走、避之唯恐不及的場所,卻有人臨危受命、在此集結,這就是南樂中興醫院的2名醫生,他們在這裡演繹了一個個溫情的故事,用行動延續“隔離不隔愛”的暖心守護。

01電話鈴聲

“鈴鈴鈴……”刺耳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正在值班的南樂中興醫院醫生谷正嘉一個激靈拿起話筒:“你好!馬上要轉來4個隔離人員?好的,馬上安排。”放下電話,谷正嘉立即通知同班的馮金愷,做好迎接準備。剛剛安靜下來的隔離點瞬間又忙碌了起來,他們各司其職,迅速進入狀態,有條不紊地做好登記,囑咐各類事項,分發各類物品,有序安排他們入住。由於一次性接收的隔離人員太多,他們倆人一直忙碌到晚上十點才結束。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02外賣小哥

隔離點每天要負責集中隔離人員的三餐供應,他們主動承擔起送餐任務,當起了“外賣小哥”,一日三餐會固定送到隔離人員房前。早上6點,他們已經起床洗漱,做好區域消毒工作後,在食堂幫忙分裝打包,將早餐準備好,穿好防護服,進入隔離區域。他們把飯菜送到每一個隔離人員的房間門口,還熱心地詢問他們飯菜是否合胃口,是否缺少生活用品。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03體溫檢測

觀察期間,一天兩次的體溫檢測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會給隔離人員每人發一支體溫計,每天早上九點和晚上七點由本人自行測量並上報。他們嚴格按照流程記錄,嚴密監測身體異常情況,讓隔離人員們踏實、安心。

04回收垃圾

他們需要將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和排洩物回收,再進行專業處理。他們穿著隔離服,推著重重的垃圾桶,一趟趟運輸,脫下防護服,貼身穿的衣服全部溼透。加上護目鏡極容易產生水蒸氣,視野很差。有時候,他們幾乎都是憑記憶在走廊裡進行工作,一不小心可能還會撞到牆。可想而知,有多辛苦。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05全面消殺

每日定時用噴霧器做隔離區的消殺,奔走在各層樓的樓道、走廊。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裡面的衣服溼透了,刺鼻的消毒液嗆得兩眼流淚,他們也盡職盡責,從未說過放棄。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06身兼數職

在隔離點,醫護人員們的角色不僅是醫生、護士,也扮演著宣傳員、搬運工、保潔員、心理諮詢師、話務員的角色。電視打不開、沒有熱水、需要拖鞋、接送私人物品……許多事,都需要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予以回應和解決,保障隔離人員日常生活所需。他們每天穿著防護服,憋氣、胸悶,一邊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一邊電話、微信又響了,還得馬上調整好情緒,以最好的狀態去回答隔離人員,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他們盡一切努力,去緩解、疏導隔離人員的壓力。有些剛進入隔離區時存在牴觸情緒的人員,在接受到醫護人員們友好相待後,都漸漸放鬆心情,積極配合。在隔離人員解除後,會對他們說“謝謝”、“辛苦了”,這也讓他們心裡暖暖的,瞬間就有了動力。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馮金愷醫生連續在隔離觀察點工作15天

隔離有愛,集中隔離點的溫情守護

谷正嘉醫生連續在隔離觀察點工作29天

感謝他們有序的應對與保障,感謝他們細緻的服務和照料,感謝他們選擇默然而戰。這一戰,他們用果敢的擔當、辛勞的付出、執著的堅守,讓有形的隔離牆化作無形的關懷,譜寫了隔離有界愛無邊的英雄讚歌。他們用實際行動溫情守護著疫情隔離點,用心詮釋著對人民的堅守和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