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年花1812亿元造对撞机值得吗?

齐立新


理论上建造完成最少要花1800亿,据说前期考察,图纸设计,论证可行性已经花掉36亿,第一期工程要花360亿,这应该只是100公里环形隧道的钱,第二期工程预计要花1000亿,这是采购设备的钱,王说会大规模采购中国货,实际上会转向采用外国的,预估会花掉外汇1000亿,平常使用和维护大约每年100亿到200亿,从建造完成到报废大约15年,这又有2000亿之多,那么,5000亿上下是比较可信的数据了,问题是科学界物理是理论物理至上的,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是理论物理大神,实验物理只是验证理论物理的工具,即使撞出黑洞(实际不可能因为能量太小了),人们也只是哇一声,然后就走开了,说白了就是观测微观粒子的一种工具,而不是比肩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理论的一种开创的基础物理,只是一个验证理论的实验工具


霜夜繁星


对于这个问题,值不值得其实并不是主要根源,这个钱要是能够真正花在实用性的科学技术方面估计支持的人会很多,但是现在问题在于对于大型对撞机的作用其实基本上都是用来证实一些物质的存在,而这些物质其实都是在几十年前的理论中有提出,而对于欧洲和美国的对撞机实验几十年的时间得出来的成果寥寥无几,美国在看不到前途的情况下已经早就放弃了对撞机的实验,现在只剩下德国的那一台。

对于这种机器设备的用途都是进行一些理论认证的作用,并不是实用性科学,至少目前不是,当然会有人觉得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是从理论走向实用的,对于对撞机的建设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支撑的,一部分人认为建设科研设备是应该的,在科学技术上面的投入是应该的,这的确没错的确是这样的,只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验也要分清楚投入的方向。

一些方向已经被确认为没有前途的情况下,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去花大的财力物力去做,最主要的是我们国内目前的物理水平根本不足以去支撑这种设备的实用和研究,并不是说不应该建,而是说我们面前的技术水平不足,在小型对撞机实验上我们都什么成果都没有获得,可以想象对大型对撞机的建造和使用上面的决定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和盲目了呢!

再说了对于国内学术界的一些不光彩的问题,这几年发现的比较多,毕竟我们国内的这些科学院士和其他国家的不一样,外国的只是一些职称而已,并不会跟政治方面挂钩,但是我们的院士科学家跟政治有联系的,也就是说有资格提出来进行大规模投入的基本上都是有身份地位的院士,而问题在于这些投入是否真的会完全用在科学实验上呢!

因为我们国内的人在各种小聪明的方面非常的拿手,所以说特别是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国内一些特别有身份地位的科学家已经很少会去真正的用心做实验搞科研了,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去搞演讲和开会和各种交流会,真正用在科研一线的时间并不多,真正努力做科研的都是那些还没有评上院士的群体。

当然对于花200多亿美元来搞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这个事情,其实应该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年代不一样了,人心也完全不一样了,不能为了一些虚名而拿国家的钱来做一些自己没有能力掌控的事情,当然在建设对撞机的事情上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是持反对态度的,当然有一些人认为杨是投机分子,目的是想阻止国内的科学实验,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非常可笑,对于对撞机这种设备至少国内物理界没办法掌控,先不说有没有作用,光说自己不会掌控的东西建来干嘛,更何况就怕一些人利用这种机会中饱私囊,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等到我们真正有能力掌控这种东西的时候再建也不迟,连小型对撞机我们都弄不明白,现在就想好大喜功的去弄一个世界第一,这完全违背了脚踏实地的原则。


无法超越的足迹


首先声明,对于高能物理和大型粒子对撞机,本人是外行。

然而有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尚不富强的今天,应该尊重现实,抓大就急,先国防,后经济,再在2035年以后,或者2050年以后,按照党中央制订的蓝图,攀登世界高峰。

对于超大粒子对撞机,美国和欧洲曾有过两次轰轰烈烈的实践。

其中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搞了一个小的,预算100亿美元,搞到三分之一,却要投资加倍,不得已又花30亿美金,还是半途而废。尔后美国忽悠欧洲再搞了一个装置到如今,仍然是投资过千亿,泥牛入海无消息。

建还是不建,辩论的双方都承认,仅仅是为了验证过去几十年有关的理论,五十年内没有大的作用。杨振宁教授以亲身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权威再次予以否认。而王院士一方则以最近取得的发现来证明,其建的所谓‘’窗口期‘’及可行性。

实际上,建可以吸引国际上近5000名有关学者到中国,相当于办几个名校,可能带动中国科技水平的整体发展,一直是国际上忽悠中国投资的一大陷饼。

现在至以后20年投资1820亿建一个比欧美更大的装置和开展工作,仅仅是理论上的设想和数据。实际的配套建设,引进外国设备,还要边设计,边探索,考虑通货膨胀和国际风云变幻。几千纯理论的单一高能物理的高端人士一二十年的吃喝拉撒和养老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难道己经投资几十亿或上百亿美元的美国和欧盟取得的成果比我国少?他们不会算帐?他们不知道这里面的要害和得失?他们甘愿把这一美妙的机遇拱手让给一个被其篾视了一百几十年,时时在提防和围堵的中国?他们不会象贸易战和军事封锁那样从中作梗?

况且,该项目大部分将由外国专家学者主导,他们自有其所在国内校内所内的任务,几个中国顶尖人士能把握整个大项目的方方面面,使国家获取利益?恐怕只能打打酱油而已!

有人说,这是百年大计,关系到百年以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我想这好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只要是关系国家根本利益的项目,美国能搞的,咱们当然可以搞。即便是美国搞不了的,咱的也要提前规划,创造条件搞!但要根据党中央制订的蓝图,先在已经成效裴然的航天航空、信息和国防科学等方面投入得之不易的有限的人力财力,沓沓实实地攻关,引领世界潮流;先抓与发展经济密切相关的科研科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把一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先用这笔钱建立两三支急需的核动力航母舰队,把国家统一了,使国家强盛了,大约15年左右再作此般考虑也不迟。


任有新2


关于杨振宁大师和王贻芳院士的争论,其实在我看来根本上不值得争议!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建一个对撞机从经济上来说根本不是大问题,相当于半条航母或者是几艘055驱逐舰。这个投入我们完全可以承受!但如果这个项目操作的好,反而是赚钱的!比如我们在20年前讨论的天宫还有天眼计划,在理论逻辑上和这个对撞机是一样的,当时应该也都是跨时代的产物!但站在今天看20年前的勇气, 是多么的值得点赞!今天的经济水平和20年前的经济水平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国际空间站退役以后,天宫的入场券估计随便收了,全世界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大家都想进行太空研究的话,入场券卖不卖我们说了算。至少我们可以不卖给敌对势力!可能再过个20年,这个对撞机就是2024年的天宫一个道理[赞][赞][赞]

199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成功了最先进的HT7型超导托卡马克,托卡马克是研究受控核聚变的一种装置,到今天可以持续高温一亿度达到101.2秒,全世界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等哪天核能开发可以进行星际旅行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国家当年投资是多么的正确!反正王院士也说了国家不差这点钱。那说明也是胸有成竹的!

至少不能因为钱多,我们就不造航母;不能因为彩礼多,我们就不娶老婆;不能因为孩子要喝奶粉,我们就让老婆不怀孕吧!


江淮数码宝


用这么大笔钱造对撞机,是一种盲动主义者的行为。发输火了也不是这样做法!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不是没有弱点,一但不完善,对方能攻其不备,近2000个亿,就打水漂。按照这样盲动主义的发展,一个国家和人民,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盲动主义的行为是败国的重要因素,是害国害民之罪孽,远远不是爱国主义者,我永远送你一句话:盲动主义,败家子!只能是爱国主义的俏像者人物。盲动主义,是一种投机的机会主义者,根本就沒有国家和人民利益观念的存在,是个人私念趋势在做怪!知道,对撞机是最高物理学科界所拥有的,最现代化,最具有权威,以达到科学设计的高峰,造价是1812个亿。美国没有,全世界都没有。占地100公里!(注):曾经苏联上了美国的圈套,一切搞比试,苏联虽然没输,但最后垮了的,正好是苏联!


伟134682046


也真是的,杨振宁先生出了个难题,说起来也不是,是说出了他的想法,是中国不适合搞中子对撞机。可是很多年轻的学者又有想法,想试试,心说,万一要是成功了呢,或者想着杨老已经快进棺材的人了,跟不上时代了。

其实杨老是说这个中子对撞机30年前就属于淘汰范畴,过时了,现在搞没什么意义了。再个是要花200多亿美金,没必要。可以把这钱搞点有用的项目。中国现在也不是钱多的没地方放。还有很多人没脱贫呢。

其实这种专业的东西叫我们来答,也是真有点强人所难,或者说有点儿戏。一我是真心不太懂,物理也就电学懂点,其他力学之类是一窍不通。二是就算能道出个一二来也不是我能说了算,2000来亿的投资,国家都要斟酌。

其实我是信杨振宁的,权威。他说的话那是一言九鼎的。只因为老先生的生活方面对于中国人来说,始终是过不了那道坎。对老先生的品德存在很大的质疑,才生出这么多的事端。其实对于一个伟人来说这不是事。唯一是事的,就是老先生活太久了,好多人看不过去。国父孙中山和宋庆龄也是父子辈的。很多名人我们崇拜的,但是当你挖出他的私生活时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名人也不是圣人也是食人间烟火的。我们要看的是此君在他的专业领域的成就就好了。

人无完人,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梧桐的星空


花钱是一回事,关键是这领域我国缺乏专业人才,80%以上岗位要聘任外国专家。这点,杨振宁教授和王贻芳院长都提过。我们不反对科技人才交流,聘请外国专家。但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必须以我为主,别为他人作嫁衣裳。花了大钱搞研究,到头来成果是别人的,这算什么!搞这类项目投资,还是慎重较好。


文学老兵


我不是物理学家,大学物理也基本上还给大学老师了。不过我有三个问题,请物理学家解答:

1.把质子打开是什么?更小的呢?更小的呢?

2.除开电子对撞机以外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突破基础物理学。而不是靠猜想?

3.郑和舰队耗钱吗?消失以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看了我这3个问题,我估计大家都知道我的观点了。

一句话:一个人如果阻止了中国基础物理学发展,却帮助中国在其他领域取得突破,这个人还是个外国人。他是不是汉奸?

题外话:

第一次物理学革命:瓦特,牛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第二次物理学革命:爱因斯坦。

美国一战后经济世界第一,但却是基础科学小国。

二战前,德国物理学最强。德国以一车三。

二战后美国,苏联掠夺德国物理学家,成为世界双雄。


斗天斗地斗自己


三体降临派通过舆论灾难论等手段,目的就是阻止地球产生先进的科技,迎接三体人的降临

同时三体阻止人类科技发展另一很重要的手段就是用质子破坏对撞机的实验结果

大刘显然对撞机的试验成果能够创造人类科技跨越发展有着十足的期望和信心

真不知道这些反对大型对撞机的是否是降临派

你们哪个比雨果奖得主的科学素养更高

哪一个又比中科院院士的科学素养更高?

说到民生,我们国家又是在什么贫困的情况下研制了两弹一星?

两弹到现在实战用过一颗吗?

没有用过不都是浪费吗?

怎么到了大型对撞机就不成立了?

钱学森,邓稼先是我们国家自己的科学家吗?

为什么到了潘建伟、王贻芳就变成了浪费国家的资金,占用其他科研的投入的小人?

至于杨振宁自从82岁娶了28的姑娘以后,又有多少心思放在科研上?翁帆,现年42岁,这14年杨振宁诞生了什么科研成果?

他只需口轻飘飘说几句不用负责任的话,就可以抹杀辛辛苦苦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吗?

说实话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相信一个把所有青春汗水贡献给美国,晚年娶中国姑娘,改中国国籍方便在中国安度晚年的大半辈子的美国人,为什么不相信我们自己的科学家?

是否你们真的就是降临派?就是为了阻止中国的科技发展?

还是你们就是职业喷子 善于自己不懂的领域不懂装懂,指手画脚,指责专业的科学家?

PS,回帖有人说我人身攻击杨振宁,请告诉我哪句是虚言?哪句假话?哪句又是人身攻击?自己满嘴喷粪,还说别人人身攻击,我也真是服了


伯爵45113731


1⃣️、值得!

2⃣️、如果你能完整分析出全球未来60年-100年的走势,你就会觉得不只是花几千亿造对撞机值得,还有花几千亿造更多的潜艇、航母、飞机和远程导弹都值得。

3⃣️、对撞机是未来高端太空武器研究必备的基础设备,就好比风动是研发导弹和超音速飞机的必备工具一回事。

4⃣️、中国应该给自己的未来什么样的定位?这是网民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如果国家需要你去死,你会不会去?如果国家需要世界一流的太空武器,你是否愿意付出你的努力,最次,你是否同意?

5⃣️、东西方的较量已经不是经济发展和富裕贫穷的较量,而是文明的较量。

东方从来没有说要灭掉西方,这个在数千年来中国一贯的态度,中华文化只有协和万邦,也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而从来没有打算取代西方。

6⃣️、西方不一样,西方一直想灭掉东方,让中国按照他们的模式去生活。如果中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长期处于被动,被西方文明吞噬掉的可能性很大。好比蒙古占领中原和江南一样,一亿人口十几年后就变成五千万人口,几乎杀掉一半。汉人成为低等人。

西方一直有这种种族歧视的行为,没有强大的国家力量去做后盾,这一切都会重演。

7⃣️、历史只有一个机会,经不起等待和实验。唯有让自己的国家强大,才能安逸、自由和独立。

8⃣️、至于花多少钱去做这件事,实际上重要,只要不是强制集资,这事就可以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