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個月後病毒會不會再次爆發?

飛龍在天9783


不會。這一次我們已經有了防備,有了最完善的應急預案,有了最科學的治療方案,有了全民達成的抗疫共識,病毒想要再次爆發,也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之所以新冠病毒在武漢會造成近6萬人感染,其實和前期病毒在武漢隱藏著沒有被發現有很大的關係。現在一般人為武漢首次出現疑似病例是在11月份,是在武漢的軍運會之後。

從11月份開始出現病例,直到1月23日封城進行全面干預治療,這中間差了都快有2個半月,這才導致新冠病毒在武漢能夠大面積的傳播。

當時,我們對病毒沒有太多的認識,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案,發熱的民眾也遮遮掩掩不願就醫。正是這些不利的因素,導致病毒在武漢很難得到遏制,最後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終於把狡猾的病毒給鎮壓了下去。

原來,病毒在暗處,我們防不勝防。但現在病毒在明面,隨著以後核酸試劑的普及,每位入境人員都需要進行檢測。這樣一來,14天的隔離期再加核酸檢測,就能將漏網之魚降到最低點。

新冠病毒在海外已經呈現出不可控制的趨勢,我們很可能會和病毒長期共存。因此,早一點建立起針對病毒的全面排查體系,我們就能早一點在這樣的形式下佔據主動。


魅力社會


現在的問題是此次疫情在一兩個月內會不會結束,而不是再次爆發(那是後話)的問題,雖然國內的上半場告一段落,但海外的下半場正在迅猛增長階段,尤其是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及關鍵性的美國還十分嚴重,這本身就給國內嚴防輸入型病例帶來很大的壓力,從近期新增確診病例數不斷增加就可以看得出來。

事實上,現在海外疫情連預想的拐點都沒有到來,就連一向視疫情為一般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都承認幾個月內結束不了。以目前這種情況來判斷,我們還遠遠不到完全放鬆的時候。

關於當前疫情的分析,我們可以通過李院士對記者發表的一些分析來看,還是很到位的:

第一,我們還需要要密切關注社區和發熱門診的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死灰復燃”。還有沒有潛在感染者?有沒有死灰復燃的情況?社區防控還要非常小心,絕對不能放鬆。

第二,現在境外輸入的問題很嚴峻,境外的新冠病毒攜帶者、潛伏期病人隨時可能來到中國,有可能導致我國第二波疫情的傳染和流行,因此各個城市都要提高重視度。說實話,此次疫情的未知性,就註定了潛在風險的不確定性更大,如果無法有效遏制境外輸入的病例,那就無法杜絕二次感染甚至局部再爆發。

關於疫情的未來展望,我們還是要聽專家的,李蘭娟院士的分析就應該是代表了主流的意見,從她的說法來看,“死灰復燃”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另外湖北省除武漢外的公共交通將於25日起恢復,但武漢市的解封要待4月8日,一切還正在考察待議中,也說明對潛在風險的評估還沒有結束。

總之,只要是海外的疫情防控拐點沒有到來,疫情繼續在全球各國蔓延,那全球化之下對我們的影響隨時都有,此次疫情的未知和不確定性太大了,真不能排除二次復發。


東震木


“一兩個月後病毒會不會再次爆發?”這個問題不是危言聳聽!

近期的三個信息可以幫助我們一起來判斷這個問題?

一、近日,重量級人物李蘭娟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說:“現在境外輸入的問題很嚴峻,境外的新冠病毒攜帶者、潛伏期病人隨時可能來到中國。有可能導致我國第二波疫情的傳染和流行”。


確實是這樣!輸入性病例已是我國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自3月11日世衛組織宣佈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以來,我國累計境外輸入病例從85例增長到269例,增幅為216%,遠快於同期全球累計確診病例98%的增幅。

二、3月16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領銜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這是國內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疫苗。108名武漢本地誌願者已接種疫苗,先隔離觀察14天,半年內如果出現抗體疫苗研製成功,才可用於臨床。所以,疫苗最快也要半年後才能投入使用。


三、3月20日,《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連線國家衛健委前方工作組防控組專家吳浩,問了一個問題:“清零前連續5天都是在門診發現的確診患者,這提醒我們需要防範什麼?”

吳浩回答:“新冠病毒最大的特點就是有無症狀感染者,這種病人可能在社區還沒有完全被排查出來。下一步要加大進一步的排查、宣傳相關的知識。”

從這三條信息,我們可以總結出:一是疫苗最快半年後才能投入使用,二是境外輸入病例正持續增多,三是國內病例存在潛在的風險。

所以,新冠疫情持續時間還不能確定,而且一至兩月內存在爆發風險,我們還不能掉以輕心,不到最後勝利,絕不放鬆。


中西醫林醫生


會不會再次爆發?看看最近輸入的確診病例就知道了!

從3月11日累計輸入確診病例85例開始,我們先來看看吧。

3月11日,新增六例:廣東3例、甘肅2例、河南1例;

3月12日,新增3例:上海2例、北京1例;

3月13日,新增7例:上海4例、甘肅2例,北京1例;

3月14日,新增16例:北京5例、浙江4例、上海3例、甘肅3例、廣東1例;

3月15日,新增12例:北京4例、廣東4例、上海2例、雲南和甘肅各1例;

3月16日,新增20例:北京9例、上海3例、廣東3例、浙江、廣西、雲南和陝西各1例;

3月17日,新增12例:廣東5例、北京3例、上海3例、四川1例;

3月18日,新增34例:北京21例、廣東9例、上海2例、黑龍江和浙江各1例;

3月19日,新增39例:廣東14例、上海8、北京6例、福建3例、天津、遼寧、黑龍江、浙江、山東、廣西和四川各1例;

3月20日,新增41例:北京14例、上海9例、廣東7例、福建4例、浙江、山東、陝西各2例、四川1例;

3月21日,新增45例:上海14例、廣東7例、北京13例、福建4例、江蘇2例、河北、浙江、江西、山東和四川各一例。

目前為止,累計314例輸入型確診病例。

據衛健委發言人講:

一、截止到3月20日,累計輸入性確診病例快於同期累計確診病例的98%的增幅!

二、已經波及全國16各省!

下一步輸入性確診病例會不會繼續增加?一兩個月之後會不會累及全國各地?會不會有可能再一次爆發?


如果說能爆發,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可能性。但是,雖然極小,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放鬆警惕!

但是,只要我們抓實抓細抓強防控輸入的措施,相信我們一定能阻斷病毒繼續輸入的。

看了以上的這些,大家覺得呢?


中小學教育者


一兩個月後病毒會不會再次爆發?國內正在鞏固戰“疫”的成果和加固境外輸入的“封鎖線”,疫情只會越來越好,不會再次爆發!

鍾南山院士最近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分析,這樣說:新冠病毒的防控重點已經從輸出轉為輸入。國外疫情還處在上升期,估計全球疫情發展,至少延續到6月份。


一. 國內已經取得了戰“疫”的勝利,正在繼續鞏固戰“疫”成果。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省則全國勝。包括武漢市在內的湖北省和其他省市區,過去幾天,已經實現了連續數日的0確診病例和0疑似病例。目前,包括武漢市在內的很多地方正在深入加強對戰“疫”成果的鞏固。

二. 國內出現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都是境外輸入病例。

3月21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5例。截至3月21日,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14例。


三. 國外新冠肺炎疫情還處在上升期。

截至北京時間3月22日8時13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30萬例,其中意大利超過了5萬多例,美國、西班牙、德國、伊朗等各國,都超過了2萬例。


四. 我國正在加固境外輸入的“封鎖線”。

1. 國外疫情的嚴重勢必會影響到國內。我國正在從前期出現的鄭州郭某鵬隱瞞事件,浙江王某某、葉某等6人未如實申報事件,北京廖某君、廖謀海等8人未如實填寫信息事件,等不同的疫情事件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制定和實行相應的防疫措施。


2. 從源頭預防。減少入境人員的進入,分散和加強入境人員的防控,及時掌握入境人員的入境信息,進行細緻的排查和隔離,對不實申報者進行追責等,相信一系列對入境人員的防疫措施,可以有效減少新冠肺炎病例的輸入,及對國內民眾的影響。

五. 我國研製的新冠肺炎疫苗已經開始人體注射實驗。

3月21日, 我國研製的新冠病毒疫苗,開始注射進人體,進行實驗。新冠病毒疫苗實驗成功之後,就會為人們有序接種,到時候,就可以自由出行,也不用再過憂心忡忡的日子了。


結尾語:相信我們的國家會帶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更好!


滄海人間


在國內疫情已經進入尾聲的階段,國外疫情的爆發和持續蔓延,境外輸入性疫情,會讓國內疫情在一兩個月後爆發嗎?答案是並不會,疾控專家吳尊友表示,即使有輸入性病例,也不會造成大流行,因為我們建立了非常好的防範機制和體制。國內疫情防控其實是越來越嚴格了。

1.境外輸入性病例增長比較慢,不會對國內疫情造成大影響

國外確診病例已經有20萬人,昨日新增病例32095人,增長勢頭很迅猛,但是國內境外輸入性病例數量並不多,只有275人,昨日新增41人,這個是經過檢測後發現的確診病例,可見境外輸入性病例增長比較慢,數量也少,即使有所增長,也不會對國內疫情造成大影響。

2.境外輸入性疫情防控,實行閉環式管理,層層檢測確保沒有遺漏病例

隨著境外人員大批返回國內,北京成為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壓力比較大。

後來北京指定天津,太原等三個地方,為第一入境點,不但有利於嚴控境外疫情,而且提升旅客的通關速度。

不管是當天轉乘其他航班,還是選擇次日的航班,最終目的地,那麼都會面臨體溫和HESUAN檢測。

境外入境人員在國內轉乘其他航班,也不能逃避被檢測的命運。

境外人員從下飛機後,當地各區會有工作人員進行登記和檢測,轉運到集中點進行隔離觀察。

境外人員一律都要進行檢測,沒有人可以例外,這種閉環式管理的好處,是每個環節都有專人管理,層層檢測確保沒有病例會被忽略。

3.疫情傳播的渠道被切斷,張文宏:做好個人防護,BINGDU就沒有可乘之機

境外人員都是由各區管理,統一安排和排查,很多時候不管是疑似病例還是確診病例,密切接觸人員,沒有進入社會,不會出現疫情的傳播。

BINGDU傳播是要通過人傳人,但是境外人員都要隔離14天,沒有傳播的途徑,也不存在疫情擴散的風險。

張文宏主任說過,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採取有效的個人防護,可以避免感染BINGDU,除非是家庭內部感染,否則做到這3點,被感染的風險是非常低的。


星星媽育兒說


一兩個月後,病毒會不會再次爆發?我想大家是看到現在每天都有輸入性病例在上報而產生的擔心吧?對這個焦慮可以理解,但我認為一兩個月後不會再爆發,原因如下:

一,新冠病毒在武漢的爆發,進而波及湖北,影響全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最初對病毒特性瞭解的不多,畢竟是第一次在人群中出現,這使得對策措施的及時性、有效性大大折扣。通過這幾個月的全國抗疫,我們對病毒特性從無到有了解越來越多,應對的方法也越來越有效。對於如何防控有了豐富的經驗,防護知識已婦孺皆知,深入人心,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都成人人瞭解並身體力行的行為,群體性防疫,給病毒的傳播留下的空間就很少了,大爆發難度極大。

二,我們看到輸入性的病例數據有壓力,換個角度說明我們的檢測體系在有效運行,這是最重要的保護 傘和籬笆牆。因為國內各省市幾乎都有較長時間清零,武漢也三天為零了,說明國內幾乎沒有了,防住境外這個口子就好辦,不象疫情之初,我們不知道身邊有沒有病毒,這是天壤之別。那輸入型這個口,只要發現一個,報告一個,隔離密切接觸者,治療患者就行。這是實踐證明可行的,有效的!並且我們不斷在完善防止境外輸入的措施,只會越來越完備,越來越安全,不必太擔心。

三,防止輸入型的最艱難時刻已經過去,由於境外疫情擴散,造恐慌性回國,口岸壓力快速達到峰值,壓力巨大。可歐美疫區也在陸續採取措施,封城封國,人員跨境流動會急劇減少,國內防輸入性措施也在加強,這一段時間過去,不發生重大疏漏,之後在全球疫情沒結束之前,口岸不鬆懈,後面壓力會越來越小的。

疫情牽扯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高度關注是應該和可以理解的,但所有行為,依據科學、理智和配合政府行為,就可以有效防控。過度的焦慮和擔心是不必要的,更不能瞎猜測,人 為 制 造 恐 慌,那才是為國 添 亂,為民 添 堵,做不 利防 疫的事了,當警醒!!!





淨月暖陽


張文宏教授近期談論疫情說:明年春季可能還會有小高峰,疫情很可能持續2年

大家都知道,目前本土疫情已經趨於穩定。除湖北武漢地區外,其他地區近多日都是零增長情況。

但是唯一讓大家感覺到著急的就是,境外輸入病例現在每天都在成倍的增加。

張文宏教授近期在大會上談論到疫情局勢,講到了疫情基本在六月份才能夠得到控制。這也是基於目前境外疫情的不斷輸入為前提下所得出的結論。

按照疫情的發展趨勢,由此可見在明年春季或許還有小高峰,疫情很可能持續兩年。


對於國內疫情的局勢分析

我們充分相信中老說的話,國內疫情四月底基本能夠得到控制。

並且李蘭娟院士談到整體疫情發展趨勢時也指名:在四月底,湖北武漢地區疫情也會逐漸地清零。

眾所周知,湖北武漢是疫情最嚴重的災區,如果武漢地區疫情都持續趨於零,不再增加,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已經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對於病毒防護,我們要把它當做一個常態,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要引起重視。

境外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

截至3月22日,海外疫情各個國家累計確診病例及增長病例如下圖: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下週一會有1000多個國際航班抵達北上廣深地區,如果境外輸入疫情不能夠嚴格的管控,或許用不了多久疫情還會再次爆發,可能都等不到兩個月,目前海外華人就有5000多萬,其中一大半都迫切想回來。

只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才能夠杜絕儘管一切的輸入。

對於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二中數學大川


從2019年12月份底開始發現的新冠病毒肺炎,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個月。在全國各地的不懈努力之下,國內的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連這次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市,也已連續四天新增確診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為零了,目前武漢所有的方艙醫院關艙,參與支援的各支醫療隊也在分批返回,全國其他地方正在逐步的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國內的疫情防控工作可謂是效果顯著,但最近我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疫情開始爆發,累計確診病例不斷升高,境外輸入性病例開始不斷出現。面對這種情況,有的網友也會如題主一樣擔心過一兩個月後疫情會不會再次在我國爆發。題主的擔心不無道理,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1.過一兩個月後病毒還會在我國爆發嘛?

上述文中已提到,國內的疫情現在已得到初步的控制,在過一兩個月,我覺得病毒在我國再次爆發的可能性會很小,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① 截止北京時間3月21日24時,我國31個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存確診病例5549例,已累計治癒出院72244例,現存的確診病例經過治療還會不斷減少,目前國內本土幾乎也已無新增確診病例,確診病例的減少,在傳染病學中相當於控制了傳染源,這樣大爆發的可能性就會減少很多。②在疫情開始爆發的時候,國內迅速採取了很多強有力的防控措施,這些措施深入人心,我國居民也形成了很強的防控意識,目前依然有很好的個人防護習慣,這些都可以有效的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就算有局部的新增病例,由於防護得當,在人群中大量傳播的可能也會很小。③再過一兩個月,我國的天氣溫度會逐漸升高,雖然現在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顯示隨著溫度升高,病人數一定會減少,但現在可以明確的是冠狀病毒普遍怕熱,炎熱的天氣對病毒的傳播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鍾南山院士也指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在溫度比較高的夏天是不活躍的。這種情況也會使我國疫情大爆發的可能性減低。④面對日益嚴重的國外疫情,我國已開始把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轉移到防止境外輸入性病例上,全國各地對所有回國的人員進行嚴密的篩查,行核酸檢測,確診者在定點醫院治療,其他回國人員在集中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這些措施,有效的防止了境外輸入性病例在我國大肆的傳播。所以綜上所述,相信過一兩個月後,我國的疫情在出現爆發的可能會很小。



2.疫情再次爆發的可能小,但不代表不爆發,現在還需要做的有哪些?

鍾南山院士曾指出,當前全球的疫情有望在6月份結束,但其前提是需要各個國家都採取積極的防控措施。但目前有些國家依然不予重視,採取的防控措施不到位,疫情結束的時間可能會延長。由於外國的疫情爆發,近期回國的人員大量增加,造成了許多輸入性病例的確診。截止到北京時間3月21日24時,我國已累計確診境外輸入病例314例,廣州也已經出現與境外輸入關聯的確診病例。所以目前,我國仍然面臨著嚴峻的疫情防控考驗,為了不讓疫情再次在我國爆發,我們依然需要保持警惕,不能放鬆,對於境外回國人員要加強監督,對於有情況著要及時上報,境外回國的人員也應及時主動上報,為了大家的安全,一定遵守國內的防控法規!



小結:一兩個月後,我國疫情再次爆發的可能性很小。但越來越多的境外回國人員,會給我們的防控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現在不僅要內防擴散,還要外防輸入。面對全球性的疫情爆發,需要各國都重視起來,攜手共同抗擊疫情,希望我們能早日戰勝這場疫情!


有溫度的住培醫生


疫情鬧騰的全國人民都為之擔心,不能正常復工,不能正常上學,眼看著國內疫情穩定,多地已經清零,但是由於境外輸入造成剛剛清零城市又出現輸入確診病例,剛剛放下的心,突然有懸了起來。這病毒會不會再次爆發,確實很令人擔心。

如果想要控制住病毒,不讓疫情再次爆發,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1、隔離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不難看出,呼吸道飛沫傳播的最有效預防方法就是隔離,只有做到有效隔離就能杜絕疫情的進一步傳播。近日根據一些報道發現日本只戴口罩,並不隔離,所以每天都有幾十人的新增病例發生。

2、科學預防並不是侵犯人權

如果一味的追求自由,而不顧別人的安危,這種自由是在拿自己和別人的健康和生命再開玩笑。別人家的事兒咱們不多說,就拿國內來說,如果有人刻意隱瞞自己已經感染新冠肺炎,或者是隱瞞發燒事實的話,或者是故意傳播病毒的,這些都是要付法律責任的。

3、入境的人,不管是哪國公民, 都要遵守我國的法律規章制

入境就要接受檢查,並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對於在境外已經感染的患者,是不能入境的。這些不是一個人的事兒,關係重大。

記住勤洗手多通風,沒事兒少往人多地方湊合,經過這兩個月的戴口罩和勤洗手,是不是發現感冒已經減少了。雖然感冒不算什麼大病,但是說明這個預防手段的有效性。大家堅持住,這是個好習慣。

雖然現在很多城市已經清零解禁,但是學校還未恢復上課,就會擔心這種聚集引起二次爆發。因為輸入性病例的增加,也給我們控制疫情帶來的很大的難度。還需要廣大民眾再接再厲,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切不可掉以輕心。

我是中藥師說健康,喜歡用簡單的語言科普健康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覺得有用,就點贊關注,歡迎轉發,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建議,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