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可以以弱勝強,獲得靖難之役勝利?

紅紅火火講歷史


靖難之役=模範生朱允炆性格懦弱循規蹈矩+學渣朱棣手腕強勢靈活機變

朱允炆從戰爭一開始就沒想置朱棣於死地,領兵大將無人敢全力打擊朱棣,總會留有餘地,在這種級別的對決中,留有餘地即意味著露破綻給對手,所以在朱棣自己身先士卒帶領下,北軍總能獲得戰鬥最終勝利,而朱允炆則一步錯步步錯,加上手下多能言巧辯之流,無驍勇善戰之將,兩軍對陣不敗也難。

整個靖難就好比秀才和大頭兵爭執,秀才理論起來頭頭是道,侃侃而談,大頭兵卻是不理不睬上前一個大嘴巴,立刻雙手擒下腳絆,各種不講理招數,秀才是應接不暇,無力迴天。


請你喝冷雞湯


朱棣為什麼可以以弱勝強,獲得靖難之役勝利?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朱允炆和朱棣作為雙方的最高統帥,單論軍事素質簡直是天壤之別。朱允炆從小就錦衣玉食,根本沒有軍事經驗。而朱棣從小在戰爭中長大,雖然只據一隅之地,勢小力弱,但其用兵在外多年,手下將士也都是百戰精銳。

2、朱元璋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能戰的功臣基本都殺掉了,造成的朱允炆登位之後無人可用。

3、朱允炆把三位儒家師傅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引為心腹,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負責研究一些新政策並付諸實施,目的在改組明朝的行政和加強皇帝的權威,但這三個人都是書呆子,缺乏實踐意識和從事公共事務的經驗,也沒有領導才能,他們對於問題的分析往往限於紙上談兵,不切實際。

3、朱允炆的削藩政策過於出格,一逮到機會就直接奪權,把藩王貶為庶民,還把湘王逼死。靖難之役時,因朱允文得罪藩王過甚,藩王全都保持觀望態度,沒人願意出手幫他。

4、朱允炆受自己祖父的影響,大力打壓宮中宦官,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看,這使得宦官心中都十分恨建文皇帝。後期朱允炆身邊的宦官提供情報給朱棣。

因此,朱棣可以以弱勝強,獲得靖難之役勝利。


大江侃歷史


一、兵在精而不在多

古往今來,以少勝多的戰役不盡其數,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就是因為軍隊的質量、紀律和軍心相差太大。在當時,建文帝朱允炆麾下的將士可徵調的就可達百萬人之多,而燕王朱棣麾下的燕軍數量不足三十萬,就算再加上其他諸侯王的軍隊,整體來講也是不足五十萬的,就相當於燕王朱棣手上能調動的全部軍隊實力,其實還不如建文帝朱允炆手中軍隊的二分之一。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建文帝擁有的軍隊陣勢的確是有大太多的優勢,但是“雙拳難敵四手”得是實力差距不大才適用的。

燕王朱棣之所以能成功,自然就是依靠他軍隊的優勢:精銳。帶兵打仗講的就是一個士氣,在當時,朱允炆手下的軍隊軍心過於渙散,在戰場上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自然會敗。

再說燕王朱棣,他當時聯合的是其他所有諸侯王,所以明朝最強僱傭軍朵顏三衛也處於朱棣的麾下,這對朱棣的軍隊來講,更是如虎添翼,相反朱允炆這邊並沒有能拿得出手的能與朵顏三衛軍齊名的軍隊,自然士氣再次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所以,在接下來兵戎相見的時候,局勢並沒有想象中的對朱允炆一片大好,相反,對朱棣來說更有優勢。

二、處世經驗差距太大

朱允炆從小嬌生慣養,在其父死後,朱元璋更是對其溺愛有加。只會在房內讀記詩書,研墨作畫,哪懂得舞槍弄棒,更別說上戰場帶兵打仗了。

再看朱棣,很早的時候就為朱元璋鞍前馬後,衝鋒陷陣了,不但懂得領軍打仗,更有一肚子的文韜武略,就只論打仗的經驗就非朱允炆能與之相比的了。

又說及朱元璋,就不得再談一談他臨死之前為照顧朱允炆安危而留下的兩道底牌:耿炳文和沐家軍,而且還小心叮囑他:“一旦天下有變,可以派留耿炳文防守京城要地,然後調遣雲南的沐家軍過來征戰,這樣萬事無憂矣”。

在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朱允炆雖然想到了父親囑託的兩道底牌,但是做起來卻出了大問題。他派留守京城要地的耿炳文掛帥出征,想一扳局勢,但是還是慘敗;緊隨其後,又讓只會“紙上談兵”的李景隆掛帥,結果又是慘敗收場,把優勢大好的兵力又虧於一簣。不等沐家軍及時趕到,京城就已經告破了,朱允炆也不知下落,兩張底牌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實在可惜。

三、性格過於優柔寡斷

從小與世無爭,吃住無憂的朱允炆怎麼會知道世道的殘酷,人性的複雜,而戰場上最忌諱的卻又是優柔寡斷,再看朱棣,早就是戰場上的一隻老狐狸了,朱允炆怎麼與之相比。在你死我活這種節骨眼上,朱允炆還下了這樣的命令:將士不得傷害朱棣,否則軍法處置。

講仁慈,還想活捉朱棣這種老狐狸,談何容易,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條軍令,讓朱棣好幾次都逃出昇天。

同時,在領軍打仗的決策上,朱允炆還是存在眾多失誤的。就比如,當初攻打朱棣的時候,不應該用北將去攻打。當時的北將中的很多人都是朱棣的舊部,讓他們去攻打朱棣,那人家說不定就直接帶著兵投降於朱棣了。

由此可以看出,朱棣能夠以少勝多取代朱允炆,當上明成祖,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風塵滾滾


一是政略上師出有名。朱棣出兵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號稱“靖難”,那是順理成章的,畢竟燕王為大明建立勞苦功高,朱元璋一死,建文帝就要削藩,明顯操之過急,且有兔死狗烹之嫌,假如像漢文帝一樣,能夠先緩緩,形勢就會好很多。因此這個時候朱棣造反,民意是會同情的,況且皇家自己打仗,老百姓並不會太傾向誰,畢竟是人家家事,誰輸誰贏都是老朱家的,草民操什麼心?所以朱棣只要勝利,是不會有什麼統治阻力的。沒有政治牽絆,這樣他就能一心一意騰出空來從軍事上來實施自己的計劃。

二是戰略上處置得當。雖然兵力上燕方與朝廷懸殊很大,但朱棣並沒有去硬拼,而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南軍薄弱環節,而且運動迅速,再利用長期在北邊地形熟悉的優勢,一開始就打了幾個漂亮仗,在滹沱河北岸大敗南軍的主力部隊,朝廷大將、老將耿炳文被紈絝子弟李景隆替換。雖然因為輕敵有東昌之役的打敗,但很快能總結教訓,捲土重來。面對敵強我弱的總態勢,急速挺進南京,出奇制勝,迅速攻下京城,“斬首行動”大獲成功,朝廷軍隊數量雖眾,也就無可奈何,只得歸順新皇了。

三是人才上優勢明顯。首先朱允炆跟朱棣就不在一個層面上,一個養尊處優當皇帝,一個血雨腥風中拼殺出來的藩王,就像家養的寵物對野生的動物一樣,肯定不是對手。其次是謀臣將帥層面,朱棣的班子都是久經沙場的名宿,如姚廣孝、朱能、張玉等,都是一時之選。反觀建文帝這邊,經過朱元璋的清洗,真有能力的大將已所剩無幾,耿炳文出山即敗,李景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謀士齊泰、黃子澄、景清等也很一般,這樣的班底怎麼能和經過打天下洗禮磨合的隊伍抗衡呢?

因此,靖難之役,朱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柳樟


藩王起兵造反,而最終能繼承大統者,上下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僅朱棣一人而已。朱棣能成功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朱棣絕對是唐宗宋祖級別的一代梟雄,其文治武功、識人用人、心性手段等都是絕頂厲害的。這從其繼位後對外數次親征打殘北元,對內勤修政治開創永樂盛世就可以看出。

其次,朱棣能成功,朱元璋的功勞不小。朱元璋一開始傾盡全力培養的接班人是太子朱標,為朱標準備的是當時可以稱為豪華陣容的文武輔臣。然而太子朱標早逝,接替接班人頭銜的朱允文年幼,無論是威望還是能力遠遜朱標。

朱元璋擔心身後朱允文壓不住這幫開國功臣,主弱臣強,甚至五代時悲劇重演,於是採取了兩個措施。一是大肆殺戮藍玉這樣的功臣,二是分封藩王,讓這些藩王守邊疆。其後果首先就是讓朱棣這樣的藩王有地盤、有班底、有軍隊、有實力。試想,如果朱棣只是一個閒散藩王,就算他再有能力,又怎麼可能起兵造反成功?其次,就是朱允文無帥才良將可用,以至於朱棣起兵時,朱允文空有幾十萬精兵,卻只能用李景隆這等廢物為將。試想,若藍玉還在,攜天子命令領幾十萬大軍出征,朱棣能有幾成勝算?

最後,只能說朱允文太弱,既無心性手段,又無識人用人之能,坐擁皇帝寶座,卻被藩王推翻。


別名拈花


俗話說的好亂世出英雄,明朝的開朝皇帝朱元璋就是在亂世之中,從參加義軍,成為一個士前小卒開始,一點一點摸索到登基成王的。朱元璋當時一開創明朝。就立刻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逐漸恢復和發展了社會生產,並也很快的讓大兒子朱標登上了太子的寶座

但是好景不長,朱標在太子這個位置上還沒坐熱,很快就英年早逝了。而後朱元璋還做出了一個讓人大為吃驚的舉措,他沒有從十多個兒子中挑選繼承者,而是直接選擇了自己最溺愛的孫子——朱允炆。

他會這麼做的原因也無非就是兩點:其一,算是對自己長子朱標英年早逝,孫子朱允炆幼年喪父的一種補償;其二就是出於自己對這個孫子的溺愛之情。

讓一個沒資歷沒能力沒才華的朱允炆來繼承皇位,雖然這樣對朱允炆是甚好的,但是其叔伯們可不買賬。一個個表面笑臉相迎,暗地裡憤憤不平,相互勾結,商討謀權篡位之策。

最終,在朱元璋的四子——朱棣的旁敲側擊之下,眾位諸侯一起打出了“靖國難,清軍側”的旗號,發動了靖難之役。摧枯拉朽之勢就將朱允炆拉下了皇位,而朱棣則成了明成祖。

仔細思想一下靖難之役,結果還是讓人十分之動容的。畢竟佔據天時利地的朱允炆竟然還是被拉下了皇座,而兵少糧少的朱棣則篡位成功。究竟是因為什麼才會發生這種結果呢,其實也並不難想到,大致整理約為一下三點:

一、兵在精而不在多

古往今來,以少勝多的戰役不盡其數,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就是因為軍隊的質量、紀律和軍心相差太大。在當時,建文帝朱允炆麾下的將士可徵調的就可達百萬人之多,而燕王朱棣麾下的燕軍數量不足三十萬,就算再加上其他諸侯王的軍隊,整體來講也是不足五十萬的,就相當於燕王朱棣手上能調動的全部軍隊實力,其實還不如建文帝朱允炆手中軍隊的二分之一。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建文帝擁有的軍隊陣勢的確是有大太多的優勢,但是“雙拳難敵四手”得是實力差距不大才適用的。

燕王朱棣之所以能成功,自然就是依靠他軍隊的優勢:精銳。帶兵打仗講的就是一個士氣,在當時,朱允炆手下的軍隊軍心過於渙散,在戰場上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自然會敗。

再說燕王朱棣,他當時聯合的是其他所有諸侯王,所以明朝最強僱傭軍朵顏三衛也處於朱棣的麾下,這對朱棣的軍隊來講,更是如虎添翼,相反朱允炆這邊並沒有能拿得出手的能與朵顏三衛軍齊名的軍隊,自然士氣再次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所以,在接下來兵戎相見的時候,局勢並沒有想象中的對朱允炆一片大好,相反,對朱棣來說更有優勢。

二、處世經驗差距太大

朱允炆從小嬌生慣養,在其父死後,朱元璋更是對其溺愛有加。只會在房內讀記詩書,研墨作畫,哪懂得舞槍弄棒,更別說上戰場帶兵打仗了。

再看朱棣,很早的時候就為朱元璋鞍前馬後,衝鋒陷陣了,不但懂得領軍打仗,更有一肚子的文韜武略,就只論打仗的經驗就非朱允炆能與之相比的了。

又說及朱元璋,就不得再談一談他臨死之前為照顧朱允炆安危而留下的兩道底牌:耿炳文和沐家軍,而且還小心叮囑他:“一旦天下有變,可以派留耿炳文防守京城要地,然後調遣雲南的沐家軍過來征戰,這樣萬事無憂矣”。

在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朱允炆雖然想到了父親囑託的兩道底牌,但是做起來卻出了大問題。他派留守京城要地的耿炳文掛帥出征,想一扳局勢,但是還是慘敗;緊隨其後,又讓只會“紙上談兵”的李景隆掛帥,結果又是慘敗收場,把優勢大好的兵力又虧於一簣。不等沐家軍及時趕到,京城就已經告破了,朱允炆也不知下落,兩張底牌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實在可惜。

三、性格過於優柔寡斷

從小與世無爭,吃住無憂的朱允炆怎麼會知道世道的殘酷,人性的複雜,而戰場上最忌諱的卻又是優柔寡斷,再看朱棣,早就是戰場上的一隻老狐狸了,朱允炆怎麼與之相比。在你死我活這種節骨眼上,朱允炆還下了這樣的命令:將士不得傷害朱棣,否則軍法處置。

同時,在領軍打仗的決策上,朱允炆還是存在眾多失誤的。就比如,當初攻打朱棣的時候,不應該用北將去攻打。當時的北將中的很多人都是朱棣的舊部,讓他們去攻打朱棣,那人家說不定就直接帶著兵投降朱棣。






不歪的週末


從靖難過程來看

朱棣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燕軍控制在北平後,七月初八,破薊州,;七月十一,破居庸關;七月十八,永平府歸附。七月二十七,使反間計使松亭關內訌,穩定後方安全。一個月之內,掃清北平。但是,就算如此,朱棣的成功率在所有人看來依舊無限趨近於零。原因無他,實力懸殊太過懸殊。此時燕王所掌握的軍隊大概有三萬,雖然後來他控制住寧王原本的部屬以及朵顏三衛,軍隊也只有八萬餘人,而建文帝手中有百萬雄師,可謂是以一隅抗全國。

就算在李景隆同志的幾十萬大軍被朱棣打散,但是他還是在濟南遇到了極強的阻礙,畢竟朱棣手下還是有能人相助(指姚廣孝),姚廣孝先生一語道破真相,幫助朱棣奇襲京師,一舉定乾坤!

從朱棣的個人才能看

朱棣生於戰火,一生功績無數,驍勇善戰。多次出入陣前,親征蒙古。並且他在位期間:七下西洋,出征安南,開拓運河,遷都北平。重開絲路。除了對反對自己的人手段狠辣(誅方孝儒十族)可以說是一位難得的明君。

從他們的部下班底來看

朱棣這邊首推一個人:姚廣孝。

《明史·姚廣孝傳》:嘗遊嵩山寺,相者袁珙見之曰:“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首先他精通陰陽命學之術(這個是尖端技術),並且他有一顆不安於伽藍的心,他的志向從來都在廟堂。沒有他,朱棣靖難成功率就真的可以說是為0,甚至只能被迫接受削藩。姚廣孝自己也是一個博學多才之人,宋濂、蘇伯衡也都十分敬重他。並且在永樂朝還參與重修《太祖實錄》和編纂《永樂大典》。

“帝往來兩都、出塞北征,廣孝皆留輔太子於南京。五年四月,皇長孫出閣就學,廣孝侍說書。”

甚至朱棣將自己最疼愛皇長孫朱瞻基交給他培養,這位皇長孫繼位之後也是開創了仁宣之治。並且他知道身為廷臣之道,自己明哲保身,不貪慕榮華富貴,可以說是一個聰明絕頂之人

姚廣孝死後,朱棣親自為他撰寫祭文,並特命將姚廣孝配享明太宗廟庭。明建國以來,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廟庭者,僅姚廣孝一人。可以說,姚廣孝不僅是朱棣的臣下,更是他的夥伴,他的朋友。

我只能用四個字評價:超然物外,冠絕當代

後記

靖難之役,就對後世的影響是十分肯定的。成就了姚廣孝,朱棣也成了一代明君,明朝也在這時達到了一個高峰:天朝上國,萬邦來朝。


北城棠花如雪


第一、朱棣本人性格剛毅用忍,有雄才大略。朱棣從少年時期就跟著李文忠一起在軍營長大,參加過很多的戰爭,本身的才略加上風霜雨劍的刀砍斧正,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理論加實踐的磨礪,一代名將李文忠的指點,無疑使朱棣成為那個時代碩果僅存的名將。

第二、朱元璋大殺功臣的後果。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為了朱允炆江山穩固,開始殺功臣。等朱允炆登基的時候,朝中已經沒有什麼可用之人,唯一能用的耿炳文,是因為只會防守才被朱元璋留下,看看朱元璋這心眼。所以最後朝廷沒辦法,用了一個貌似不錯的飯桶李景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卻一點也沒繼承他父親的軍事天賦,幾乎敗光了朱允炆的家底。最無恥的是,戰敗的李景隆,在緊要關頭,打開南京城門當了叛徒。

第三、造反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得不說朱棣運氣太好了。在朱棣起兵之後,朱允炆對三軍將士下旨:大家打仗歸打仗,不得傷害我的皇叔。雙方交戰,擒賊先擒王,你居然說不能殺敵人頭領?士兵射箭的時候還得思考幾秒不能射到他,然後就被別人砍死了,佩服佩服,這個命令,無疑給朱棣了一個護身符。除此之外朱允炆還做了一件蠢事,就是朱棣曾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京城當人質證,而朱允炆 竟然把他們又放回去了。朱棣差點被朱允炆的愚蠢感動哭了。後來朱棣這兩個兒子在戰爭中都建立大功。

第四、就是宦官的因素了。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太監地位低下,嚴旨宦官不得干政。朱允炆也嚴格遵循他爺爺的思想,對宦官打壓很深,這些人後天缺陷,入宮導致內心嚴重變態。在造反之後,朱棣極力拉攏宦官,很多太監就投奔了朱棣,給朱棣通風報信。內憂外患,這樣的情況下朱允炆怎能不輸!

第五、朱棣的謀士姚廣孝。這個人還是不得不提,姚廣孝可以說一點也不比劉伯溫遜色,甚至在陰謀領域,更勝劉伯溫一籌。姚廣孝精通謀略,對社會現實和人心,無比精通,朱允炆這邊和姚廣孝一個身份的黃子澄,兩個人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別的對手。黃子澄就是一個書呆子,胸中既無半點韜略,也無識人之明,讓他和姚廣孝做對手,姚廣孝都太虧了。如果換一個對手,至少像項羽身邊范增這樣的對手,沒準還能給中國歷史留下更絢爛的一筆。



易水170


我來淺答一二!

朱棣有五勝:

一勝:師岀有名。身為燕王的他造反的理由是清君側。\r

二勝:朱棣的手下非常忠誠。由於燕王朱棣鎮守邊疆,天天跟蒙古人打仗,手下們都很服他,軍隊都是那種歷經沙場的精兵,作戰能力非常強。\r

三勝:戰爭策略非常正確。他知道跟朝廷耗不起,所以儘量避免攻佔城池,直撲南京。\r

四勝:穩住人心。戰爭中朱棣對藩王各種許諾,藩王們也就都保持中立,他才得以直撲南京。在打仗之前,先去跪拜了他的父皇的陵墓,所以天下的百姓們都覺得這個人一定很孝順。\r

五勝:有成大事的能力和性格。隱忍、善謀劃、識人才。\r

朱允炆有五敗:\r

一敗:太年輕做事想當然。\r初登帝位,各種改革,上來就削藩,一年內處理了五個藩王,同時也給了燕王大量的準備時間。孤立了自己,團結了敵人。

二敗:無識人之能。\r黃子澄、方孝孺書生意氣,紙上談兵。軍事方面,棄用耿炳文,啟用李景隆導致滿盤皆輸。\r

三敗:性格軟弱,猶豫不決。\r建文皇帝書生氣十足而又溫文爾雅,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們,他沒有那種自信心和堅強的性格,戰爭中,朱允炆下達了愚蠢的命令,諸將勿傷叔父性命。這道軍令可謂是愚蠢至極。直接讓將領畏首畏尾,甚至投向燕王的陣營。\r

四敗:軍隊戰鬥力實力差距大\r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反觀建文帝,雖然軍隊多,但是都閒時種田,打仗時當兵的新崽子啊,甚至都沒打過仗,加上勿傷叔父的命令,必敗無疑。\r

五敗:沒有意識到戰爭的嚴重性。\r戰事緊張之時,還在津津有味地日與方孝孺輩論周官法度,就是每天商討周禮上官員的設置和法律建設。兩人都要恢復周禮。周禮其實是烏托邦,再加上以前改變朱元璋做法的政策,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滿。故而戰爭中,有不少站在朱棣一邊。\r

棣有五勝,建文有五敗,何愁不獲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呢!




明月西西


朱棣起兵的時候,其實一直都不順利,要是按照當時的兵力對比,朱棣的勝算其實是不大的,這一點,在建文帝的心裡也是確定的。要不然建文再傻也不會在明顯弱勢的時候去削藩。

至於朱棣為什麼會以弱勝強?

原因有幾個。

第一,朱棣是隨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有一定的軍隊基礎。

第二,朱棣長時間駐守北方,和蒙古一直處於對峙交戰的狀態,手下的軍隊戰鬥力較強,擁護朱棣,眼中只有朱棣。

第三點,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是正統的朱家人!這也是為什麼朱棣在山東吃癟,快撐不住的時候,最後敢孤注一擲繞過山東,直撲南京。最終打下了南京,他就坐了皇帝,天下傳檄而定的重要原因。

因為在天下看來,這是老朱家內部打架,不管誰贏了,天下還是姓朱,所以靖難之役的時候,很多其他地方的軍隊都沒有動,有看形勢的意思。因為不站隊,問題不大,一旦站隊,站對人了,那是榮華富貴,站錯了,那就是抄家滅族。

所以,朱棣能以弱勝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