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畫像贊碑》


王羲之

東方朔畫贊(並序)

晉·夏侯湛

大夫諱(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厭次以為樂陵郡,故又為郡人焉。事漢武帝,漢書具載其事。

先生瑰瑋博達,思周變通,以為濁世不可以富樂也,故薄遊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抗(即頡頏xié háng,倔強,傲慢)以傲世。傲世不可以垂訓,故正諫以明節。明節不可以久安也,故談諧以取容。潔其道而穢其跡,清其質而濁其文。馳張而不為邪,進退而不離群。若乃遠心曠度,贍智宏材。倜儻博物,觸類多能。合變以明筭(算),幽贊以知來。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陰陽圖緯之學,百家眾流之論,周給敏捷之辨,枝離覆逆之數,經脈藥石之藝,射禦書計之術,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巧,經目而諷於口,過耳而暗於心。夫其明濟開豁,苞含弘大,陵轢卿相,嘲唅(嘲笑)豪桀,(籠罩靡前,跆籍貴勢,出不休顯,賤不憂戚),戲萬乘若寮友,視儔列如草芥。雄節邁倫,高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遊方之外者也。

談者又以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俗登仙;神交造化,靈為星辰。此又奇怪恍惚,不可備論者也。

大人來守此國,僕自京都言歸定省,睹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徘徊路寢,見先生之遺像;逍遙城郭,觀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懷,乃作頌曰。其辭曰:

矯矯先生,肥遁居貞。退弗終否,進亦避榮。臨世濯足,希古振纓。涅而無滓,既濁能清。無滓伊何,高明剋柔。能清伊何,視汙若浮。樂在必行,處儉岡憂。跨世淩時,遠蹈獨遊。瞻望往代,爰想遐蹤。邈邈先生,其道猶龍。染跡朝隱,和而不同。棲遲下位,聊以從容。我來自東,言適茲邑。敬問墟墳,企佇原隰。墟墓徒存,精靈永戢。民思其軌,祠宇斯立。徘徊寺寢,遺像在圖。周遊祠宇,庭序荒蕪。榱棟傾落,草萊弗除。肅肅先生,豈焉是居。是居弗刑,悠悠我情。昔在有德,岡不遺靈。天秩有禮,神監孔明。彷彿風塵,用垂頌聲。

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書與王敬仁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顏真卿

顏真卿書,楷書,36行,30字,在山東陵縣。碑額篆書“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並序”。天寶十三年(754)十二月立於德州。晉夏侯湛撰文。碑陽贊12行,陰記17行,行楷30字。

這是顏真卿四十五歲時寫的,大楷字徑約十釐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氣勢磅礴。蘇東坡曾學此碑,並題雲:“魯公平生寫碑,唯《東方朔畫贊》為清雄,字間櫛比而不失清遠。其後見逸少本,乃知魯公字字臨此本,雖大小相懸而氣韻良是。”(《東坡題跋》卷四)。明人有云:“書法峭拔奮張,固是魯公得意筆也。”寶晉齋本《東方畫贊》,傳為王羲之小楷。魯公變小字為大字,易清朗俊秀為剛勁雄強,應說是師古而不泥古。假如說比此碑早二年的《多寶塔感應碑》還比較清秀,與後來的顏書面貌有所不同的話,那末,此碑已初具後來顏書的規模。此碑在研究顏書的發展上有重要意義當時的顏真卿正值人生壯年,寫出來的字更是磅礴大氣、氣勢渾厚。

顏真卿是著名的唐楷書法大家之一,在日漸衰微的唐中期,他的作品仍然可見盛大的唐朝氣象,渾厚老道而字形豐腴有力,一眼便能看出其高古氣息,這種字體在當時也是引起了一陣潮流,許多人爭相求顏真卿之墨寶,學顏之風也日趨明顯。

時至今日,顏真卿的楷書都仍然是時髦的,他的人格同他的書法作品一樣,受到後世學書者的頂禮膜拜。

古人有言,人如其書。這句話放在大範圍來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學習顏體書法,不僅是寫字那麼簡單,從磅礴的氣勢之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千年前顏真卿寫書法時的所有情緒和情感,通過這樣的長久學習,我們也能夠提升正氣,窺見顏魯公偉大人格。

東方先生畫贊碑陰記

東方先生畫贊者,晉散騎常侍夏侯湛之所作者,湛字孝若。父莊,為樂陵太守,因來覲省遂作斯文贊去: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魏建安中分厭次為樂陵郡,又為郡人焉,厭次今移屬樂安郡,東去祠廟二百里,故厭次城今在平原郡安德縣東北廿二里,廟西南一里,先生形像今則提素為之並二細君侍焉。郡當為德州,其贊開元八年,刺史韓公思復刻於石碑。其卿去歲拜此郡屬殿中侍御史、平公冽(lìe)監察御史,閆公寬,李公史魚、右金吾胄曹、宋公謇鹹從河北採訪使,東平王判官巡按狎至真卿於境上。而先生祠廟不遠道周亟與數公暨家兄淄川司馬曜卿長史,前洛陽令蕭晉用前醴泉尉李伯魚,徵君左驍衛兵曹張璲(suì)麟,遊尉韋宅相朝城主有司經正字畢薄韋夏耀、族弟渾前參軍鄭悟初同茲謁拜,退而遊於中唐,則韓之刻石存焉。僉嘆其文纖靡駮(b)癬生金,四十年間已不可識真卿,於是勒諸他山之石,蓋取其字大可久不復課其工拙,故援翰而不辭焉。至若先生事跡則載太史公書,漢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