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扣材料、升格作文|高考名校模擬:沙漠、水果與地球村的發展

1.

3扣材料法

很多學生不會寫材料作文,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扣材料"做得不好:要麼反覆引用材料,給人照抄原文的感覺,要麼脫離材料給人偏題的假象。

高考作文與平時寫作最大的不同是有立意上的要求,我們叫作戴著腳鐐跳舞。今天就來教大家一招:3扣材料,貼緊題目。

先給大家說方法,然後用一篇升格作文具體解釋如何3扣材料。

3扣材料也叫3點材料。

  • 1點,題目包含關鍵詞,
  • 2點,首尾段點評材料,
  • 3點,主體段聯繫材料,


3扣材料、升格作文|高考名校模擬:沙漠、水果與地球村的發展

2.

試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在沙漠中,水果是稀少的。天神叫來一位先知,對他說:"每個人一天只能吃一個水果。"這成了一個習俗,被遵循了很多代。因為那些沒有被吃掉的水果給沙漠提供了種子,所以長出了越來越多的果樹。

但是,那裡的人們仍然是每人每天只吃一個水果——他們一直忠實於古代先知的訓誡。結果多出來的水果掉到地上腐爛了。天神叫來了一位新的先知,對他說:"讓他們想吃多少水果就吃多少。同時,讓他們分享這些豐收的果實。"

這位先知帶著這個新信息來到了該地。但是,他被亂石砸死了——此時舊習俗已經根深蒂固於每個居民的頭腦之中。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這道題是一則寓言故事。主題與疫情無關,作文備考要多點齊發,不能只關注當前事件,還需要關注近一年來的社會熱點。

比如改革開放再出發,就是必須關注的一個熱點。

審題難度不大。

還不會審題的同學可以看橙子老師的 抓關鍵詞法,同樣適用於這道題。

題中反覆出現的詞是"舊習俗",這就是審題的突破口。"舊習俗已經根深蒂固於每個居民的頭腦之中"。

參考立意:

居民角度

  • (1) 改革開放再出發
  • (2) 打破舊思想的牢籠
  • (3) 從來如此便對嗎
  • (4) 打破慣性思維的桎梏
  • (5) 破除根深蒂固的陳腐觀念;
  • (6) 世事變化了,舊習俗也應跟著變化
  • (7) 有些人堅守的戒律是毫無價值的,過時的俗習慣

先知的角度

  • (8)幫人改變,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 (9)打破戒律,要付出代價

偏題:

(1) 普通人照章辦事,高手靈活變通。

原因:價值觀錯誤,題目否定拘泥於舊習俗的行為,而不是否定遵守規則的人,這兩者截然不同。

(2) 打破傳統。

原因:習俗和傳統的外延有交叉,但並不相同。題中重點是要解放思想,要打破的是習俗,更是一種觀念,不能偷換成傳統。傳統中優秀的部分需要繼承而不是打破。

(3) 移除心中的成見。

成見側重於偏見,在寫作的過程中會偏離改革和革新的主題。


3扣材料、升格作文|高考名校模擬:沙漠、水果與地球村的發展


3.

技法示範

升格作文

您先讀讀看看如何改動,更符合題意,主旨更鮮明

物競天擇 變者生存

如果一顆蘋果砸在你的頭上,你是選擇生氣地將它拋掉還是思考為何它會下落?牛頓選擇了後者,開拓了物理學新的領域。老舊的觀念總會禁錮我們的思維。沙漠之中,水果稀少時每人只吃一個是正確的,但當水果盛產時仍舊保留舊習俗的 做法已然錯誤。固執的堅守會讓自己走上錯誤的道路,接受創新、思想脫俗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縱觀古今,多少事例無不在向我們證明著擁護陳舊觀念的力量。春節間密集燃放的煙花爆竹卻會讓本就不好的空氣質量雪上加霜,一度出臺的"禁放"政策架不住廣大群眾對"年味"的追尋,一再由"禁放"放寬為"很放"。然而只要規定稍有彈性,有限開禁就等同於全面放開,後果只能是越來越陰沉的霧霾,隱天蔽日。就像沙漠中那些不接受新觀念的人,愚蠢的行為矇蔽了自我甚至害死了先知,實在令人唏噓。

適時的推陳出新會促成朝氣蓬勃的時代。

不用提西歐的啟蒙運動,思想上的創新引起了多少人對知識的探索;不用提民國時期的辛亥革命,推翻的封建王朝實際上推翻的是已不合時代的頑固思想;更不用提隨時代變化的教育改革,適時的變革 出新不知惠及了多少莘莘學子。每一次推陳,都帶來了新的觀念;每一次出新,都促進了時代的發展。

其實,在堅守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實為更好的做法。

且不說"21世紀海陸絲綢之路",秉承古人睦鄰友好的做法並繼續創新,在貿易的基礎上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還有2019年橫空出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給觀眾帶來震撼視覺衝擊的同時不變的是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性格。如何在創新之中體現優秀的傳統觀念,更加考 驗一個人的智慧。沙漠中的那群人完全可以保留著舊先知的觀點,嘗試新先知的建議,更加提高對資源的利用率。

且將新火試新茶,要以"我手寫我口,古豈能苟牽。"的想法擺脫陳舊規矩,保留優良的作風。我想,總會有那麼一天,村子裡會出現一群年輕人,不再每天只吃一個水果,而是懂得因時而變,懂得分享。

點評:

作文整體思路清晰,結構完整。但題目偏離主旨,開頭偷換概念,中間點題不明顯,有些句子不通順,還有個別錯別字。

修改建議:

1. 題目,要點出"改變""新"這樣的關鍵詞。

"物競天擇 變者生存",強調環境對人的選擇作用,與主題"改變、變革"相差較遠,建議改為"從來如此變對嗎"、 "且將新火試新茶"等。

2. 開頭,點評材料,引出中心論點。

牛頓的蘋果,此蘋果非彼蘋果,用在此處屬於偷換概念。原文陳述太多,點評不簡練。

3. 主體段落開頭設置分論點,短尾或段中間點材料

點材料的句子一定要簡短、凝練,不拖泥帶水。

4. 本論部分第三層沒有點透主題,需要修改。

這道題不是要考生寫繼承和發展的關係,而是要寫因勢而變、因時而變。建議改為:

其實,在堅守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最重要的是符合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

3扣材料、升格作文|高考名校模擬:沙漠、水果與地球村的發展

升格作文

紅字部分是點評。

且將新火試新茶

(1點材料,"新"扣材料,暗含人要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作了繭的蠶,是不會看到繭殼以外的世界的。"李四光如是說。人亦如此。水果稀少時,只吃一個可以理解,而當沙漠變為水果遍地的綠洲還在固守一成不變的傳統就讓人貽笑大方了。(2點材料,首段分析材料)一則寓言引人深思:從來如此便對嗎?且將新火試新茶。

根深蒂固的舊觀念是進步的絆腳石。(增加分論點,使論述更有力

縱觀古今,無數事例都在向我們證明著陳舊觀念的力量。春節間密集燃放的煙花爆竹會大大增加空氣中的pm2.5,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些人對各地出臺的"禁放"政策頗有微辭。殊不知傳統習俗中有些是需要改變的。(改變素材批評的角度,接受性更強

)培根說:"習慣是一種多麼頑強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切天性與諾言,都不如習慣有力。"(增加一句名言與事實論據相映照更具說服力)就像沙漠中那些不接受新觀念的人,愚蠢的行為,害死了先知,也阻止了進步。(3點材料,本論部分聯繫材料

推陳出新讓我們邁進朝氣蓬勃的時代。(原句是病句,"促成時代,搭配不當",段首句一定要反覆打磨,這是文章的骨架,不可忽視。)

不必再說五四運動,思想創新引起了多少人對知識的探索;不必說辛亥革命,實際上推翻的不僅是封建王朝,更是不合時代的守舊思想;單說隨時代變化的教育改革,新高考的推出不知惠及了多少莘莘學子。每一次推陳,都帶來了觀念的更新;每一次變革,都促進了時代的發展。

其實,在堅守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

觀點的提煉,主題的昇華

小處看,2019年橫空出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給觀眾帶來震撼視覺盛宴的同時,讓我們感受到傳統文化創新帶來的文化傳播的巨大力量。大處看,"一帶一路",秉承睦鄰友好的傳統並改革創新,讓世界各國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

中國不會關上改革開放的大門,世界也不可能回到封閉的狀態。西方一些大國的傲慢與無禮正是固守傳統觀念的最好例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這個時代的主題。世界的水果已經越來越多,不要再固守一天一個的傳統。這一段需要深化主題,再次回扣材料。

且將新火試新茶,要以"我手寫我口,古豈能苟牽。"的想法擺脫陳舊規矩。我想,總會有那麼一天,地球村(改動一個字,意境全變)裡會出現一群年輕人,不再每天只吃一個水果,而是懂得因時而變,懂得分享

。(結尾再點材料)

點評:

經過題目、首尾、本論部分主題段落3次點材料,可以看出文章緊緊圍繞材料展開分析,但是並不囿於材料,而是在材料的基礎上進行了昇華,從習俗到觀念再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如果結尾能聯繫當前抗疫應摒棄競爭的陳腐濫調而建立國際抗疫共同體就更好了

我是橙子老師說作文,與你在頭條,賞滿分作文、聊作文心法、探病文升格,一起分享語文學習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