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趣〕文公孔圉“不恥下問”


〔歷史小趣〕文公孔圉“不恥下問”

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十分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的好學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諡號。於是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

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憑什麼賜給孔圉‘文公’的諡號?”

孔子聽了微笑著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的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地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無不妥之處。”

聽了孔子的解釋,子貢最終服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