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大多數的家庭中,寶媽是最辛苦的那個人,一方面需要隨時關注寶寶的健康和需求,另一方面還要做家務雜事,最後往往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甚至還有的患上抑鬱。其實做媽媽的不必要求自己面面俱到,可以“懶”一點,讓成長中的寶寶來幫自己分擔力所能及的事,這也是鍛鍊他們的好機會,日後會更聰明能幹。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父母要做到哪3懶呢?

1、懶得收拾房子

收拾房間也是一項大工程,很多細節和角落都不能放過,其中有些事是比較簡單的,就連兩歲的寶寶也可以做,比如把桌子的雜物丟進垃圾桶、把自己的玩具放入到收納盒裡。伴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可以勝任的家務事就更多了,鋪床、洗菜、擦地等。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此前進行了一項研究,對將近一萬名學齡兒童的學習成績和做家務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比難得做家務的孩子在數學、科學和閱讀等科目中測試成績高,且對自己充滿自信,社交能力強,也更容易獲得快樂。後來該研究成果還被髮表到美國的《發育和行為兒科學雜誌》。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剝奪了他們做家務的機會,其實勞逸結合的孩子才會更聰明。所以父母不妨經常偷偷懶,讓孩子每天都能做一些家務事,既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又能夠讓他們體會到父母的辛苦,變得更有責任感,更具有獨立自主能力。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2、懶得餵飯

在很多家庭常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吃飯的時候把孩子抱在懷裡,一口一口地喂,有時孩子還不願意配合,一邊只吃自己喜歡的,一邊玩玩具或看電視,一頓飯的功夫就弄的家長心力交瘁、叫苦不迭,一轉眼孩子該去幼兒園了,可是還沒學會自己吃飯。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好的習慣是一點點養成的,壞的習慣則要儘快戒掉,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就應該可以獨立吃飯,所以這個“懶”家長一定要貫徹到底。不餵飯可以讓自己輕鬆,也可以讓孩子鍛鍊手和眼睛的協調能力,還能讓他們專注於做眼前一件事,等到以後上幼兒園也可以不依賴他人,變得更加自信和獨立。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3、懶得教導孩子寫作業

雖然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孩子的作業習題難度比較大,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人選擇陪伴在孩子身邊完成作業,有時候可以輔導一下,更多的時候則是為了監督,避免孩子磨磨蹭蹭,而這個過程也很難是愉快的,經常孩子感到有壓力,家長感到氣憤和鬱悶。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其實家長在一旁教導往往有很多不利之處,比如在看到孩子做錯題之後就會立即指出,告訴他們哪裡不對、怎麼改正等,孩子可能正在思考另一個問題,此時就會受到影響,原本的思路被打斷,影響了做功課的效率。另外也不利於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會覺得反正父母就在旁邊,可以幫自己找出錯誤,依賴心變得嚴重。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所以家長最好不要陪伴孩子完成作業,應該學會放手,相信他們可以獨立完成,或者可以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輔導,幫助孩子規劃做功課的時間,這樣家長能避免自己找不痛快,孩子也可以在相對輕鬆的氛圍中集中注意力。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家長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孩子生活得更舒適快樂,同時學業有成,但並不意味著要大包大攬,一切替他們完成,自己“懶”一點,讓孩子多做一些,有利於變得更聰明,未來有一番作為。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最後分享給大家一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這套繪本中講述了小浣熊韋博一家的故事,故事內容貼近孩子的生活,以《好玩的職業體驗》、《有趣的農場》、《我會洗澡了》等12個主題鮮明的小故事,通過榜樣的力量給予寶寶積極的成長引導。很適合6歲以下的小男孩。

媽媽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更聰明能幹,家長可別太勤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