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立足自身研究优势,在材料、物理、管理、生命、电子科学技术等领域相继取得重要进展。本期推送,一起来看看这些新突破、新成果!为交大科研实力打Call!

在线医疗社区有效干预慢性病管理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互联网+"与医疗健康已经深度融合,催生出众多互联网医疗社区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机制还未可知。慢性病患者与医生间的持续互动是形成高效自我管理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传统面对面医疗环境中却难以充分实现,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刘笑笑讲师及其团队针对此普遍存在的社会医疗问题展开"医生主导的在线医疗社区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认为医生主导的在线医疗社区能够支持患者与医生间的合作关系,并且能够通过集成医生的专业知识和其他患者的经验知识来支持患者的自我管理,可以为慢性病管理带来新的潜在途径。

该研究成果以"医生主导的在线医疗社区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来自两个自然实验的证据"为题发表在《管理信息系统季刊》(MIS Quarterly)上。其核心理论为在线医疗社区相关研究引入了一种新的在线医疗模式,通过开发一个概念框架,揭示了医生主导的在线医疗社区在慢性病管理中作用的理论机制。在实践上为如何加强患者-医生合作关系、缓解慢性病管理负担和改善医患关系提供了重要建议。

《管理信息系统季刊》(MIS Quarterly)是管理类世界顶级的24种期刊(UTD24 Top Journals )之一。西安交通大学为论文通讯作者单位。刘笑笑讲师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和影响、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在MIS Quarterl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等多个期刊发表。

在自润滑液滴反弹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Marie-Jean Thoraval(陶益壮)教授带领国际化科研团队进行的自润滑液滴反弹研究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是基础科学研究的一个典型,为精密复杂液滴沉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2D、3D打印以及液滴分离/油水分离技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究中的一份摄影作品还获得了2018年度Photron公司的最佳科学奖。该研究的实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Marie-Jean Thoraval教授负责的高速多相流实验室进行的,该实验室的建设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实验室中先进的高速摄影系统是该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另外,在本次项目中,与海外人才Carlo Antonini教授合作是由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项目所资助的,留学生Muhammad Saeed Saleem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Marie-Jean Thoraval教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B18040项目和唐仲英基金会的共同资助。

该研究是另一关于开发用于油水分离的超多孔纤维素材料项目中的一部分,目前超多孔纤维素材料正在研制当中,它能够选择性地吸收水中的油,目前的进展 "Ultra-Porous Nanocellulose Foams: A Facile and Scalable Fabrication Approach" 已发表在Nanomaterials 期刊上。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Marie-Jean Thoraval(陶益壮)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第一和第二作者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高级进修生Nathan Blanken和研究生Muhammad Saeed Saleem,第二通讯作者是Carlo Antonini教授(Rita Levi-Montalcini Fellow,the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University of Milano – Bicocca,意大利)。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在金属有机单分子磁体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碳硼烷是一种由碳、硼、氢三种元素组成的簇状分子,由于其巢式五元环配体和环戊二烯高度的相似性,一直以环戊二烯为参照稳步发展。从过渡金属到镧系金属、再到锕系金属,碳硼烷配体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配位化学体系。早在两年前,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科研团队就在内部提出带有两个负电荷的五元环碳硼烷配体有可能产生相对于环戊二烯更强的配体场,从而构筑出更高性能稀土单分子磁体。但截止该论文发表之前,碳硼烷稀土配合物并没有相关的磁性研究报道。

在郑彦臻教授指导下,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直博生金鹏博经过两年的探索,合成出了一系列夹心和半夹心状镝基碳硼烷配合物。磁性研究发现这两类配合物都如预期般表现出明显的单分子磁体行为。尤其半夹心结构的例子中,镝离子位于碳硼烷五元环中心的正上方,且两者之间距离非常短,明显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这使得镝离子产生很强的磁各向异性,有效磁反转能垒达到了804 K。从而该工作首次预测并实现了基于碳硼烷的镝单分子磁体。值得一提的是,相比环戊二烯而言,碳硼烷稀土化学在分子磁性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仍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权威期刊Angew. Chem. Int. Ed(影响因子12.257)上。西安交通大学金鹏博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为本文唯一通讯作者单位。这是郑彦臻教授课题组在继前期分子磁性研究工作基础上(Angew. Chem. Int. Ed.,2016,55, 16071;J. Am. Chem. Soc.2017,139, 16405;Angew. Chem. Int. Ed.,2017,56, 16571;Nat. Commun.,2018,9, 3134;)的又一重要突破。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唐仲英基金及校基本科研业务的资助。

在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基取代效应在非富勒烯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给、受体材料的设计中有很大的优势,目前报道的许多明星材料都离不开氟原子的参与。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青年教师陈凯博士与香港科技大学颜河教授团队合作,通过在缺电子吡嗪受体单元上引入氟原子取代基,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基于吡嗪、氟代吡嗪为受体单元与常见的BDT为给体单元的D-A型聚合物给体材料BDT-PY(不含氟聚合物)和BDT-FPY(含氟聚合物)。其中BDT-FPY与非富勒烯受体MeIC构筑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了12.3%,相比基于BDT-PY:MeIC的电池效率提高了21%。因为BDT-FPY:MeIC构筑的太阳能电池具有更加平衡的电荷与空穴的分离,更加良好的分子平面堆积以及更加合适的相分离尺度。此研究表明氟基取代对于设计高效率的有机氮杂环聚合物给体材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影响因子10.733)上,西安交大陈凯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西安交大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单位。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支持。

在可编程材料设计及生物逻辑运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所(BEBC)徐峰教授、张鹏晖博士联合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南京大学朱俊杰教授,受"乐高"积木"即插即用"的启发,开发了一类新型的可编程化学工具——环境响应分子砌块库,用于构建具有逻辑门的智能聚合物和纳米载体,通过生物逻辑运算,实现了肿瘤内多种药物的分层释放,提高了肿瘤治疗的精准性。该工作为智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可编程工具,在智能药物的设计和递送、细胞微环境工程、干细胞编程分化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以"可编程聚合物库用于构建具有逻辑门的环境响应纳米载体(A programmable polymer library that enables the construction ofstimuli-responsive nanocarriers containing logic gates)"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 Nature Chemistry 。

为了克服细胞微环境响应化学键的结构和性质异质性,研究者基于"自降解化学"设计了7种结构相似、反应活性相同、响应不同刺激源的分子砌块(紫外光、可见光、GSH、H2O2、磷酸酶、酯酶、酸性pH),并利用分子砌块合成了一系列多响应的可编程聚合物。在带负电荷的核酸分子(siRNA、microRNA、单链DNA、mRNA、质粒、CRISPR-Cas9系统等)静电诱导下,可编程聚合物通过疏水组装成具有"YES"、"AND"、"OR"等逻辑门的纳米药物载体,实现了多种治疗试剂的共载。选取肿瘤细胞内过表达的H2O2和GSH为输入信号,进行生物逻辑运算,在小鼠体内实现了激酶抑制剂、顺铂药物和siRNA的共同递送和分层精准释放。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肿瘤细胞库(CCLE)中1457种肿瘤细胞系的mRNA和225种代谢物进行分析,筛选出在HepG2细胞中同时过表达碱性磷酸酶和酯酶,并以此为输入信号进行小鼠活体肿瘤内的生物逻辑运算,有效地提高了肿瘤抑制效果,降低了副作用,为肿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疾病标志物筛选-可编程材料设计-肿瘤反馈治疗"的新思路。同时,针对其他疾病中存在的生物标志物,能够进一步扩充对细胞微环境响应的分子砌块库(如硫化氢、甲醛、半乳糖苷酶、组织蛋白酶B等)。此外,课题组还将分子砌块库用于组装不同的可编程三维结构,进一步实现细胞力、化微环境的同时调控,极有希望在智能水凝胶、精准纳米医药、个性化诊疗等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

本工作是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等多家单位多学科合作的结果。西安交大张鹏晖副教授、博士生安克莉及南京大学的博士生高迪是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谭蔚泓教授、徐峰教授、朱俊杰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西安交大邵永平教授、张彦峰教授等对本工作开展了有益的探讨。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博士后基金、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等项目的资助。

首次构建微纳尺度金属铝的变形机制图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西安交大单智伟研究团队开发出了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位高温定量纳米力学测试技术,并选取单晶金属铝为研究对象,在25-400℃的温度范围和150-1000nm的尺寸范围内对其进行了测试,首次构建出了微纳尺度金属铝的变形机制图。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器件设计人员确定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主导变形机制、转变的临界条件以及在特定条件组合下的"最强样品尺寸"等。该成果以《亚微米尺度铝的变形机制图》(Deformation mechanism maps for sub-micron sized aluminum)为题刊登在《材料学报》(Acta Materialia)杂志上

西安交通大学解德刚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参与此工作的还有日本大阪大学尾方成信(Shigenbu Ogata)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恩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张荣荣(现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聂志宇以及硕士研究生李晶。

在企业激励机制研究方面有新突破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杨瑞娜副教授及其团队通过整合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运筹优化和经济学等理论和研究方法,将研究目标聚焦在激励效应上,并根据多重组合方法构建了一种简单的组合激励体系(由三部分计件工资契约构成)。随后,该研究采用多重组合结构的激励体系来逼近委托代理结构中的最优激励契约,结果表明该激励体系可以带来超过95.32%的增量效益。这不仅为解释多重组合方法的优越性提供了理论支持,还可解决最优契约在薪酬激励管理中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该研究结果有益于企业通过设计最优的多重组合激励体系来调动员工的销售热情和提高企业的运营绩效,还对促进企业薪酬激励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以《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可处理的薪酬激励契约》(Tractable Compensation Plan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为题发表在《生产与运营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期刊上。西安交通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西安交大生命学院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建立了整合素团簇(integrin cluster)依赖的细胞力学信号转导模型,刻画了不同的细胞周围基质刚度(力学信号)与不同种类细胞黏着斑激酶(FAKY397)磷酸化水平(生化信号)的量化关系,并得到了细胞生物学实验结果的验证。研究人员发现,使细胞产生不同的FAKY397磷酸化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细胞骨架牵张力作用下整合素团簇的生存时间(lifetime of cluster),进而揭示了基质刚度依赖的FAKY397磷酸化水平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理解"应力-生长"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发针对以整合素为靶向分子的药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成果以《整合素团簇通过FAKY397磷酸化调控细胞力敏感行为》(Nanoscale Integrin Cluster Dynamics Controls Cellular Mechanosensing via FAKY397 Phosphorylation)为题,在Science Advances上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并被特别推荐在其主页上。

该论文第一作者是生命学院博士生程波、口腔医院博士生万婉婷,通讯作者是林敏教授。西安交大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单位。同时,该研究得到了卢天健教授、徐峰教授、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Guy Genin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Mohammad R. K. Mofrad教授等的大力协助。

在功能团簇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在郑彦臻教授指导下,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博士后陈伟鹏采用"混合配体"策略,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一例高核过渡-稀土混金属纳米团簇—{Ni36Gd102}。该团簇分子拥有六芒星状的形状,为目前报道的第二大3d-4f混金属团簇,并具有良好的溶液稳定性。因团簇金属镍离子存在潜在的空余配位点,因此该化合物可以选择性地在可见光下催化还原CO2为CO(90.2%),其TON为29700、转换频率为1.2 s−1,超过了多数同类型的催化剂。而该团簇含有的大量稀土钆元素也使得该分子材料在2K 和ΔH= 7 T时产生了41.3 J·kg–1·K–1的磁熵变,在低温磁制冷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与此同时,他们利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及循环伏安法对催化机理予以解释。该工作不仅为3d-4f混金属团簇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将为稀土基纳米团簇的溶液稳定性、催化性能的探究及功能拓展提供了借鉴与理论依据。

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J. Am. Chem. Soc.(影响因子14.695)上,西安交大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及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在云计算虚拟资源优化管理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李金特聘研究员及其团队通过整合运营管理、机器学习、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等理论和研究方法,设计了周期/非周期性、动态实时调整等适用于各类虚拟计算环境的决策模型,进而提出云数据中心虚拟基础设施管理的优化策略。随后,该研究利用亚马逊弹性计算云(Amazon EC2)的实际定价和相关服务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资源管理模式相比,研究者提出的管理策略可节省运营成本高达30%。文章核心结论不仅适用于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模式,也可很容易地拓展应用到平台即服务(PaaS)模式。这项研究成果有益于云数据中心优化服务协议,经济高效地管理虚拟计算资源,对下一代云技术发展和绿色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以《灵活云服务协议下虚拟基础设施的优化管理》(Optimal Management of Virtual Infrastructures Under Flexible Cloud Service Agreements)为题发表在《信息系统研究》(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期刊上。西安交通大学为论文通讯作者单位。

提出轴平面光学捕获与成像技术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雷铭教授团队提出轴平面光学捕获与成像技术,打破了传统光学捕获技术的操控范围局限在焦平面附近的限制,首次实现了轴平面(X-Z)全息光镊动态操控多粒子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光镊在三维空间操控粒子的能力。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轴平面光学捕获,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基于轴平面傅里叶变换的轴平面Gerchberg-Saxton(GS)算法,可以在轴平面快速产生高质量光阱阵列。研究团队实验证明了该技术在研究贝塞尔光束、艾里光束等无衍射光束的捕获特性方面的巨大潜力,实现了在沿弯曲路径传播的蛇形光束中粒子的光学输运。该研究成果以《轴平面同时光学捕获与成像:最新进展综述》(Simultaneous optical trapping and imaging in the axial plane: a review of current progress)为题,以关键问题综述(Key Issue Review)的形式发表在物理类国际顶级期刊《物理学进展报告》(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影响因子:16.620)。

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新讲师梁言生博士,通讯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雷铭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姚保利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和严绍辉研究员(共同第一作者)等参与了研究工作。西安交通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

制备新型催化剂促进氧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质量传递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丁书江教授、肖春辉副教授课题组通过界面调控和结构设计制备了类水母状的Mott-Schottky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促进ORR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质量传递。由于Mott-Schottky效应,电子在Fe和N掺杂的石墨化碳(NG)界面上重新分布,提高了催化位点的活性,有效促进电荷转移。半封闭的空腔结构和触手状的碳纳米管(CNTs)增强了活性物质和活性位点的碰撞,分层级的多孔结构提高了ORR过程中的质量传递。该工作加深了对ORR过程中电子转移和质量传递重要性的理解,并为构建高效的Mott-Schottky催化剂构建了新的途径。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5.6)期刊。

第一作者是理学院博士生孙泽慧,博士生王元坤,电气学院博士生张立波。西安交通大学是唯一作者单位。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湿度稳定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学院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汪敏强课题组报道了采用含磷、氟路易斯酸碱分子钝化Cs0.05MA0.15FA0.8Pb(I0.83Br0.17)3表面,获得了最高效率22.02%,未封装器件经过14天的75%和85%相对湿度分别保留了63%和80%的初始效率。根据最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共识ISOS-D-1,暗态存放湿度稳定性可用于评价器件在极端湿度条件下的性能衰减,同时可以揭示湿度降解过程中的表面缺陷演化。混合离子钙钛矿的湿度降解起源于Cs和卤素离子迁移协同作用导致的相分离。该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材料科学著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5.6)。

论文第一作者是杨智副教授,通讯作者是汪敏强教授,硕士生窦金娟完成器件制备与测试,西安交大为第一作者单位与通讯作者单位。西安交大材料学院杨冠军教授和中山大学吴武强教授、匡代彬教授参与本项工作。

在发光液晶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如何设计并合成具有可调控并且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液晶材料一直是科学家们面临的一个挑战。针对这一科学问题,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陕西省国际软物质联合研究中心的刘峰教授与张明明教授合作,设计并合成了以金属环为核心的大环化合物。通过金属配位作用,限制了四苯乙烯衍生物吡啶配体的旋转赋予该大环化合物优异的发光性质。另外,虽然构成该大环的两个单元都不具有液晶性能,该金属大环不仅能形成稳定的热致液晶,还可以在DMF中形成溶致液晶。这是首例利用金属配位作用诱导的液晶发光材料,在超分子化学和液晶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成果以《金属配位诱导的发光金属大环液晶》(Luminescent Metallacycle-Cored Liquid Crystals Induced by Metal-Coordin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博士生陈龙,通讯作者是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峰教授和张明明教授,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本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在钙钛矿纳米晶发光二极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为提高室温合成CsPbBr3纳米晶的荧光量子效率及载流子在由其组装的纳米晶薄膜中的有效传输,以达到基于钙钛矿纳米晶发光二极管器件效率提高的目的。近日,西安交大吴朝新教授团队提出采用具有双端配位基团的溴胺盐对室温合成的CsPbBr3进行原位钝化,以减少纳米晶表面溴空位的存在造成的纳米晶荧光量子效率低下的问题。

这项工作进一步表明了配体工程对改善及促进钙钛矿纳米晶在发光照明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未来解决室温合成钙钛矿纳米晶面向实际应用所需要突破的瓶颈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新策略。该项研究工作近期发表于国际期刊Nano Energy(IF 15.548)。第一作者为课题组代锦飞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在3D打印单晶高温合金领域取得突破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单智伟研究团队从微观结构演化的规律入手,利用同步辐射微衍射、透射电镜等先进表征技术,为3D打印单晶高温合金定制了热处理制度,解决了单晶叶片3D打印修复后的再结晶问题,并提出了高温合金塑性变形回复的新机制。此发现突破了经典观念所认为的"单晶高温合金不具备回复能力"的认知,为设计3D打印高温合金的非标准热处理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并表明新的热处理制度完全能满足3D打印单晶叶片修复的需求。该研究以《利用"筏化-回复"效应抑制3D打印修复单晶高温合金的再结晶》(Rafting-Enabled Recovery Avoids Recrystallization in 3D-Printing Repaired Single-Crystal Superalloys)为题在材料学科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doi: 10.1002/adma.201907164)。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陈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和通讯作者,西安交大单智伟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恩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西安交大材料学院研究生黄润秋、林思聪、朱文欣,长安大学李尧博士,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Nobumichi Tamura博士等参与研究。

在单细胞核酸表观遗传分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单细胞5hmU/5hmC单分子可视化分析示意图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生命分析化学与仪器研究所赵永席教授团队发展了可特异区分5hmU与5hmC的化学酶(chemoenzymatic)标记法,并构建单细胞凝胶液滴微流控DNA扩增检测系统,实现单细胞5hmU/5hmC的单分子可视化分析,揭示细胞类型特异的表观修饰位点数目、分布规律等分子特征,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首次证实5hmU与5hmC可作为标志物,区分正常、致癌、高度转移的乳腺细胞系。相关成果以《微流凝胶编码的单细胞5hmU/5hmC可视化分析》 (Differentiated Visualization of Single-Cell 5‑Hydroxymethylpyrimidines with Microfluidic Hydrogel Encoding)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大生命学院陈锋副教授与博士生薛静,通讯作者是西安交大生命学院赵永席教授,第一单位为西安交大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对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拓扑结构转化和化学降解的新型功能聚合物方面取得国际合作进展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小分子"点击化学"和"去点击化学"反应示意图

近日,西安交大生命学院孙晓龙教授联合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埃里克(Eric Anslyn)教授和纳撒尼尔(Nathaniel Lynd)助理教授通过"点击化学"和"去点击化学"反应开发了新型软物质功能材料,利用多种化学动态共价键合的切换和改造实现了大分子结构性能调控、拓扑结构重塑和化学降解。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聚合物合成和拓扑变化的示意图

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聚合物和水凝胶基体都是在常温中性条件下通过简单地添加新的单体、交联剂、聚合物或氧化剂进行的,产物均具有可调节性和可降解特性,特别是在生理条件下动态交联键的调节特性,可以预见以上材料将在药物传递系统、细胞封装、细胞迁移、生物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以上合作成果以《化学调控的软物质功能材料的合成、转化和降解》(Chemically Triggered Synthesis, Remodeling, and Degradation of Soft Materials)为题被国际化学与材料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孙晓龙教授为文章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

国际认可!最近,西安交大在肿瘤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官网、西安交通大学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