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發展,要從唐宋元明清茶具的演變開始,每次都是高水準

從秦漢到唐代,隨著飲茶區域和習俗傳播的擴大,隨著人們對於茶葉功用利用的進一步深入,促使陶器業飛躍發展,瓷器也出現,茶具也越來越考究,越來越精巧了。

茶具的發展,要從唐宋元明清茶具的演變開始,每次都是高水準

茶具的演變與發展總是和茶或飲茶的變化聯繫在一起的,從茶被人們認識利用以來,很長一 段時間裡,人們對茶的使用都處在藥用和羹食的階段。

最早發現野生茶樹時,是採集鮮味,在鍋中烹煮成羹湯而食,這時候的烹飲方法和器皿很簡單,根本不可能產生飲茶的器具。這時飲茶的器具,是與酒具,食具共用的,一器多用,即用土缶。以木製或陶製的碗,兼作為飲茶的器具。

唐代

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至於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所未曾見到過的。

茶具的發展,要從唐宋元明清茶具的演變開始,每次都是高水準

金銀茶具

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為飲料已漸成風尚,茶具也逐漸從與其他飲具共用中分離出來。大約到南北時,我國出現了包括飲茶器皿在內的金銀器具。到隋唐時,金銀器具的製作達到高峰。

琉璃茶具

伴隨著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斷傳入,我國才開始燒製琉璃茶具。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淡黃色琉璃茶盞和素面淡黃色琉璃茶托,是地道的中國琉璃茶具,雖然造型原始,裝飾簡樸,透明度低,但卻表明我國的琉璃茶具在唐代時已經起步,在當時堪稱為珍貴之物。

陶瓷茶具

我國茶具最早以陶器為主,在瓷器發明之後,陶質茶具就已經逐漸為瓷質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

茶具的發展,要從唐宋元明清茶具的演變開始,每次都是高水準

宋代

到了南宋,用點茶法飲茶更是大行其道,但宋人飲茶之法,無論是前期的煎茶法與點茶法並存,還是後期的以點茶法為主,其法都來自唐代。因此,飲茶器具與唐代相比大致一樣的,只是煎茶的,已逐漸為點茶的瓶所替代。

宋人對茶具的過分講究不僅表現為崇尚金銀,對飲茶用的茶盞也極推名貴的建盞。建盞配方獨特,在燒製過程中使釉面呈現兔毫條紋,鷓鴣斑點,日曜斑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輝,增加鬥茶的情趣。

建盞是福建建安出產的黑釉瓷制,大口小底,形似漏斗。因其釉面結晶所顯斑點,紋理各異,可分為兔毫盞,油滴盞,曜變盞等。

茶具的發展,要從唐宋元明清茶具的演變開始,每次都是高水準

兔毫盞釉面上呈現兩個白毫般亮點;曜變盞釉面有大小斑點相串,陽光下呈現彩色斑點;油滴盞釉面隱有銀色小圓點,猶如水面油滴。

宋人鬥茶,十分注重對茶色的要求,茶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為次。

建盞釉色黑如漆,瑩潤閃光,條紋細密如絲。使用建盞鬥茶便於觀湯色,看水痕,因此深受鬥茶者歡迎。建盞造型凝重,古樸厚實,是文人筆下極力讚美之物,尤其是兔毫盞。

元代

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是茶葉加工,飲茶方法,還是使用的茶具,元代都是上承唐,宋,下啟明,清的一個過渡時期。

茶具的發展,要從唐宋元明清茶具的演變開始,每次都是高水準

從一些詩詞,書畫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在元代,有采用點茶法飲茶的,但是採用沸水直接沖泡散茶飲用的方法已經較為普遍了。

直到元代中後期,青花瓷茶具才開始成批生產,景德鎮成了我國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產地,因燒製青花瓷而聞名於世。

由於青花瓷茶具的繪畫工藝水平高,特別是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運用在瓷器上,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元代繪畫的一大成就。

明清時期

從茶具種類來看,清代茶具大都沿用明代茶具,唯有品種門類更加全面,出現了福州脫胎漆茶具,四川竹編茶具,又從國外引進了銅茶具。

茶具的發展,要從唐宋元明清茶具的演變開始,每次都是高水準

清茶具基本繼承了明朝的自然樸素,清麗淡雅的風格,但色彩更絢麗,品種更全面,工藝更精良。

明代茶具比較簡便,但同樣講究製法,規格,注重質地,以及茶具製作工藝的改進,特別是在飲茶器具上,比唐宋都有較大的發展。

明代茶具上的創新最突出的特點:一是出現了小茶壺,二是茶盞的形和色有了大的變化。

古語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是說,若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得做好準備工作。

茶具的發展,要從唐宋元明清茶具的演變開始,每次都是高水準

茶藝雖是一種物質活動,但更是精神上的享受和藝術活動,它對器具的講究就更多了,泡茶的茶具不僅要好使好用,更要有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