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准备停止更新封城日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喜欢的请关注!

叫方方为老师,从年龄上来说当然无可厚非。

看到她近日表态,写完最新一篇封城日记之后,这些在网上风靡一时的文字将停止更新。随着疫情稳定、武汉解封,日记本身的素材自然会匮乏下去,这是方方日记即将停更的重要原因么?

但是,按照方方日记里的说法,至少对于追责这件事情会持续关注下去,也就是说只要方方一天认为追责不到位,日记一天就不会停止对这事的穷追不舍。因而,就疫情这件事情而言,后续事态的发展决定了维系日记更新的素材并不缺乏。

所以,此事蹊跷......


方方准备停止更新封城日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部分

那么日记停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恐怕是源自日记引发的舆论方向的不确定,以及这种承载焦虑的传播触达一定范围之后,抵达性质变迁的临界点后,日记自身和创作者本人,都需要去面对被谨慎审视的压力和挑战了。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

对于日记的观点,网络上分为鲜明的两派;无论哪一派都在用激烈的言辞和情绪,表达捍卫自己的观点。这种情绪的对立和观点的交锋,应该随着疫情过去而降温了,如果继续激进的演化升级,对社会思想的撕裂和混乱作用是不容小觑。作为写日记的本人,在尽到记录事实的责任之后,收获了网络认可和声望之后,就不该对社会某种情绪的挑逗和宣泄继续推波助澜了。

胡锡进之前的文章对此的评论说:我们的体制有有防止出现极端趋势而开展调控的充裕能力,话语其间意味深长。所以,趁势落篷,见好就收,可能是避免日记下一步被“追责”的明智之举。

第二部分

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台湾那边已经出版了一本《武汉封城日记》并且拿方方的名字做广告噱头。尽管内容出自一个叫郭晶的笔下,与方方无关,但对岸政治势力所释放信号,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了。此时此刻,出版这本书的用心,恐怕绝对不是仅仅为了传媒商业目的本身那么简单。

方方在第一时间澄清,台湾出版的这本“李鬼日记”与自身无关,但是已经被对方打上了某种烙印。特别希望方方的这种心有余悸,是真实的感受,希望这种澄清与划界是发自内心。一个有正义感的文人作家,需要具备的大义、立场和敏感,不该也不可能被别有用心的势力,断章取义的曲解利用。除非,这正义感的出发点,原本就是希望被利用。相信方方老师初心和善意,所以需要警惕对岸包括境外媒体,在封城日记上不断做文章的不良心机。

因为,一旦出现与此有关的发酵和蝴蝶效应,本身就毁誉参半的封城日记,其意义和作用难保出现与作者初衷的巨大偏离。

话说,谁愿意看到这些呢?

方方准备停止更新封城日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部分

封城日记,可以成为某个阶段舆论的另类风景线,起到在特殊时期抚慰和宣泄群众情绪的作用,这就足够了。它不可能成为历史,也不能代替真实全面的历史。即使从它所记录的真实性来看,日记本身也只是在描述它想说的,呈现符合大众情绪偏好的内容,与整个疫情过程全面真实的场景不尽相符。

政府一开始的失误,抗疫过程中的巨大代价,困境中的家破人亡与生离死别,这是灾难抹不去的真实情况。政府也好,社会也好,无法回避也没有回避。但这真的就是武汉疫情的全部么?文学作品如果把握不好写生的尺度,很容易陷入流言蜚语的文字陷阱。

用更全面的描述,有助于大家的看到政府的反省和努力。就拿追责来说,湖北的班子都做了大调整,李医生也给了平反,希望中的后续追责肯定不会结束。日记其实可以从这样的事实和视角,公正的记录和评述,去给社会更多的信心与和谐。

用更全面的描述,有助安抚身心疲惫的民众情绪。抗击疫情中,群众隔离与牺牲是无奈的抉择,但也证明了是有效的办法,未必就充满了“民在疫中泣”公怨。

医护人员的舍生忘死,医疗队伍凯旋的崇高礼遇,这才是社会群体道德准则、职业精神的真实映射,对这些正能量的记录和传播,对于共度难关,特别是灾后重建,注定比制造怨气和传播焦虑更有意义。


方方准备停止更新封城日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部分

日记可能具有的真实性,但也不过是一种有选择的真实性。疫情,封城,本身就有多面镜像,日记本身有在意选择作者自己想说的,或者她认为粉丝想看的东西。

所以,有网民给日记留言,日记不代表武汉的真实信息,也不代表武汉人民的感受。这话十分中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世界,这个世界即便被扭转处理,那也不是真实全面的、多数人心里眼里的世界。

所以,也请方方理解并接受不同的意见看法,当然这种反馈同样需要理性和具备道德水准的表达方式。

日记能够在网上流传至今,本身也体现了政府审慎宽容。日记完成了一段时间的任务,也达到了走红网络的目的,是该消停一下了。阴阳怪气也好,含沙射影也罢,网络口水,隔空吵架,这都是人民内部、家里自己的事儿,还好,还好!

但是,一部仅供部分国人宣泄抚慰的网络日记,如果裹挟了居心叵测的力量,在居心不善的目的上大做文章,这文字的创作之路就有点偏离,这文字曾经被部分群众赋予的精神作用,就真的需要重新审视了。

所以,特别不希望方方的《封城日记》真的被台湾出版,被境外出版,那种感受对大家而言都不会太好。如果,方方的日记停更,是意识到这方面潜在的风险,那不妨换一个视角,用更全面的视野重新看待疫情,看待武汉,看待曲折前行的中国进步之路。

若是如此,日记其实不用停更,可以长久的写下去。


喜欢的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