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生活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圣安东尼奥马刺


美国人做事很有原则,他们热情大方,接受一波又一波移民,肯花时间倾听你讲话,会尊重别人,给予你关爱,美国社会有很强的包容性。在美国生活,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纽约,车水马龙,生活节奏非常的快,分秒必争,你会感觉到一个国际都市的繁华。洛杉矶是集文化,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中心城市,就业机会多,文化气息浓郁,在这里生活不会单调。旧金山是海外华人生活最多的地方,美丽的港湾和现代化大楼,工作之余可以享受生活,在这里生活会让你感觉舒适,有熟悉感。佛罗里达州里面的几个城市环境非常优美,适合养老……所以在美国不同地区生活,所获得的感觉和氛围是不一样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锦瑟华年知多少


在美国生活工作超过25年。我们是在美国留学后找到合适工作就一直在美国生活了。在纽约长岛的独立屋早已还清贷款,太太在华尔街工作16年后辞职“退休”,现在是自娱自乐的画家。我本人在德国公司的美国总部担任资深电气工程师,一个人的收入是本地家庭收入中位数的1.5倍,足够全家开销有余,每月自己承担大约250美金的医疗保险费用就可以覆盖全家了。唯一的女儿在私立高中。我和我太太可以在70岁时领取每人每月超过$3000美金的政府社会安全退休金,加上我和太太的个人退休基金(401K),我们退休以后的综合收入应该不会低于我现在工作时的收入。我们为女儿建立了学费基金(另一种用税后收入建立的基金,只能用于子女及第三代子女的大学费用),等她上大学时,应该足够支付任何大学的学费了。生活稳定,社会安全,从来不需要请客送礼来求人办事。

在社会福利方面,美国是崇尚个人努力和政府援助两个方面。美国没有全民免费医疗,我个人支持这种体制。对低收入家庭,政府有低费或免费(根据家庭收入而定)的政府医疗保险,对65岁以上老人不论是否工作缴税过都可享受政府医疗保险。所以在美国基本上没有老人和儿童因为没钱看不起病的。但是相对来讲,成年人的负担和生活压力比较重,不过政府的社会福利总是需要有人工作缴税来建立的。


纽约Jack


我是2012年移民到美国的,头三年在纽约唐人街生活,对美国的映像非常的不好,那个时候每天想的都是什么时候回国去!纽约唐人街的房子非常的小,和我们现在年轻人所谓的北漂一族是一样一样的!因为房租非常贵,一家五口挤在一个一房一厅的房子里,有的家庭更恐怖,一房一厅还要隔间一下和别人合租!中国城到处都是中国人,不会讲英语也OK的!街道什么的都很脏乱!2015年终于下定决心搬去了外州,我们没有选择去比较富裕的地方,而是去经济相对不繁华的密西根生活,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小镇,房子,生活物价都比较便宜!生活比较简单,孩子能去的地方图书馆,公园,选择比较少,但是好像反而让人觉得更安心了!如果你是一个想要平淡的生活,我觉得这里就非常好!医院,学校都有!购物场所也有,只是基本没什么奢侈品店开在这,在这里背个mk包包出去,都挺显眼的!这里的人好像更多追求的是舒服!




木纳的梧桐


我住在达拉斯 去年买的房子30万多一点美金 大概230多平 两个车库 小区物业费一年800美金 每年都会涨 生活感觉挺好的 一家三口人

一个月生活费1000多美金 房贷1800美金 水电费之类大概300多美金 我家旁边就是小学 初中 还有两个大公园和一个超大型高尔夫球场 环境挺好的 肉也不是特别贵 我老公只喝农场牛奶10美金一桶 超市普通牛奶3美金左右 比国内便宜 总之如果家里一个人工作比较好年薪10万左右美金 生活的还可以





心理健康课堂


我从2017年10月底来到美国,时间不长,算是在美国的四个城市生活过,其中有两个城市算是短暂的停留。

第一个地方是学校,在美国的中部,短暂停留的两个城市在美国的西部加州和亚利桑那,最后一个地方是在美国东部纽约。

我主要会分享在各个城市的吃住行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地方是学校,在美国中部爱荷华州的费尔菲尔德市的一个小镇里,这个镇只有一万人口,有很多一大片一大片地玉米地,但很适合生活的一个小镇。

首先从住的方面来讲,很便宜。

在学校待了差不多10个月,前面两个月是住学校宿舍。

后边为了省钱就开始跟同学合租,在校外住,每个月的房租300美金

吃的方面,如果是去外面吃,差不多10美金左右。自己做饭的话,一个月150美金就可以解决

住在校外不仅便宜,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很多杂碎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处理

因为我们租的房子的水电网都需要我们自己申请,

申请网络的时候,只能打电话申请,在美国,电话语音自助服务很发达,有时是要语音输入,说的不好,就极有可能识别不了,就没办法走下一步,我记得我打电话花了将近3,4个小时才把网络给弄好

然后用水的话就要去市政厅申请,电的话,就要打电话给电力公司开一个自己账号。

出行方面因为没有公交出租,没有车就会很不方便。但是车在美国很便宜,尤其是二手车,买个2000左右的二手车,如果保养好的话,离校之后可以再差不多同样的价格转手卖掉。

在穿着方面,学习期间我一般都不会去买新的衣服,我很喜欢去逛一个名字叫Goodwill的二手店,里边可以淘到很多好东西,包括衣服,一些生活用品,还有一些书籍之类的,价格非常便宜,这个店在全美国好像都有,很出名。

我每天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做作业,其余时间我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我住的附近跑步,每次跑步我都很享受,因为风景美,空气好。还有几乎每次跑步都可以看见兔子和松鼠,偶尔还可以看到鹿,甚至有一次我还看到过一只乌龟。周日的时候偶尔会去教堂,一是学习英语,二是觉得教堂的人都特别友好正面积极,值得去多多接触。


冬天早晨7:00的日出

第二个我生活过的地方是在美国西部加州的圣何塞

我住的地方离山景城的谷歌办公区差不多20分钟车程,离旧金山的机场一个小时的车程,所以这里算是硅谷大公司的上班族稍微远一点的居住区之一,在那生活的时间不长,40天,主要是在那里找工作。

我在一个中国人那里租的房子,三室一厅,租了其中的一个小房间,700刀一个月,房东人很好,跟我说”你还没找到工作,不收你水电费“。

加州气候比较干燥,很少下雨,有时会有野火火灾,我在的那段时间是8月份,没见下雨,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蓝天白云,不冷不热,很舒服。

物价虽然高,但是每天自己做饭吃的话,我觉得200-250美金就可以搞定的,去外面吃个饭一般是15到20左右,吃个火锅或者自助的话差不多30美金左右。

出行有公交车、Uber,但是公交车有点不靠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等两个小时都有可能。 Uber如果选择共享carpool的话,也不是很贵。

我每天差不多是电话面试,视频面试,很少直接去公司面试,其他时间就是刷题复习。再有就是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跑步到处看风景,这也是我发掘、探索新地方主要方式。

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第三个我生活过的地方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

去那里本来是要去工作的,但是后面拿到了在纽约更好的offer,就只在那里生活了一个月。吃住行都跟加州差不多。物价相对来说要低一点点。

当时是九月份,凤凰城热的不行,温度有时高达40度,我在室外行走不能超过15分钟。

在住的方面,我很幸运遇到了两个超级好的室友,同意短租,650美金一个月,水电网费平分,

有天晚上做饭吃,室友们刚下班,就邀请室友们一起吃饭,吃饭时发现很聊的来,

发现其中一室友是罗马尼亚人,她是一个专业短跑运动员。另一个室友是心里治疗师,她是美国本地人,来自凤凰城的隔壁,她的工作地点是监狱,每天都有很多新奇的故事来分享给我们。

专业短跑运动员是非常自律的人,她因为白天太热,早上四五点的时候就出去跑步了,

周末的时候她很喜欢去户外徒步,她们都有车,人也很好,所以都会带上我,我因此有幸跟她们一起去了大峡谷国家公园里徒步露营。


Colorado大峡谷

第四个地方就是我现在所在的地方纽约

18年10月份搬到纽约,开始工作和生活,到目前为止恰好半年了。

因为relocation,公司会将第一个月的住宿都给安排好,所以我第一个月住在曼哈顿,什么都不用担心,住的地方离中央公园10条街,离时代广场也是10条街,吃饭、出行都非常方便,尤其是有很多中国餐馆可以选择,物价在市区还是蛮高的。

听说布鲁克林大桥连着世界的两极,之后就住在世界的另一极--布鲁克林

我租了三层楼房子中的一个小房间,洗手间厨房都是几个人一起公用的,租金900美金一个月

室友们差不多都是中国人,很多是纽约大学的学生党,

出行地铁很方便,天天地铁上下班,地铁可以买月卡,122美金一个月,有效期内,可以随便坐。

上下班高峰的时候也还好,不是很挤。

跟国内不同的是,地铁站里有很多街头艺人,唱,弹,吹,打的,各式各样的都有

我上班的地方在曼哈顿

吃的话,去外面吃一般是15到20美金左右,不过我几乎天天在公司食堂饭吃饭,哈哈。

印象中,纽约是一座多元、包容、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城市,

一个城市的文化不是由地方决定的,而是这个地方里的人决定的,一点都没错。

来这里的半年里,这些特征慢慢在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所体现。

工作中身边的同事除了美国本土的,有来自各个国家的,例如西班牙,墨西哥,印度,卡萨科斯坦,泰国等等。遇到的出租车司机是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的,楼下的便利店工作人员是埃及的,地铁里的街头艺人是巴西的。

在纽约,感觉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有,

没有人会在乎你的肤色,你的语言和你来自的国家。

感觉只要不做违法的事,只要够大胆有想法,就可以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也没有会嘲笑。

不知道的可以去问,可以学习。

一开始有点不能接受纽约的冬天,因为太冷了,有时风还很大,但是慢慢我已经开始喜欢上这个城市了。


中央公园的秋天

冬天飞盘活动照片


孙玲在美国


如果只谈在美国旅游的经历和感受,或许大部分人都觉得美国很好玩,因为有着太多的新鲜感,加上先入为主的“好感”,往往都会告诉别人美国真好玩。

(美丽的迈阿密,在这里说西班牙语甚至比说英语都管用,知道为什么吗?)

但是在美国生活一年,两年,三年甚至三十年,这时的感觉是怎么样?我只谈谈生活三年的感觉。

我在来上学前旅游过一次,那时候去的是迈阿密和奥兰多,除了走过一次惊心动魄的夜路,其他的感受都是开心的,因为大家迎面走来都会笑着打招呼,我在地铁站有个老人帮我买票,坐公交车提早一站下车,驾驶员直接追下车把我叫了回去,感觉人和人之间似乎多了点联系。不过那一次夜路的经历也让我看到光鲜后黑暗的一面,美国的市区到晚上就和鬼城一样,遍地流浪汉和瘾君子。

(迈阿密的海滩真是风景秀丽)

后来到美国上学,第一天早晨我特意徒步绕着小镇走了一圈,风景如画,但是接下来的生活琐事几乎让我崩溃,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语言问题,我的口语实在太差啊!

首先就是考驾照和买车。美国北卡州考驾照其实很简单,一次考交通知识,只要20美元;第二次考路考,非常的简单,只要5美元。可是作为外国人,我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问题。我那时候刚到就买了一个华人的车,我匆忙买上保险然后去过户,却被告知无法过户,因为我虽然通过了理论考试并且拿到“临时学车许可证”,这是可以过户的,但是由于我人虽然已经入境,但是我的材料还没有被国土安全局审核完(这个情况很少见),我的这个“临时学车许可证”无法过户(但是最近帮朋友办理发现现在可以了,囧),所以我的车一直放在宿舍外面而不能开!那段时间真的是煎熬啊,每天都打电话给DMV申诉,每天都在查信箱。

(开车一开就两个多小时很正常)

然后就是车的保险,因为买的太急,直接被保险公司给坑了,买了个200美元一个月的保险!可是我现在知道,就算是新来的人,最多也就八九十一个月,我半年后换的保险只要50美元一个月!可惜那时候没人告诉我这些。所以现在一旦有新人来我们研究所,我都尽一切可能的帮他们办理各种事情,带他们去考驾照买保险,避免他们走我的弯路。现在想来我对这里的人际关系挺失望的,或许是每个人都被自己的事弄得精疲力竭,似乎大家都没心思主动去帮助别人,所以我至今都没觉得交到真朋友。或许是年纪大了,交心成为一种奢侈事吧。

有个在美国呆了很久的人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在美国处处是坑,做什么事都不要着急,否则就会被坑。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是个和谐社会,但是我要说在美国的诈骗事件比在国内多得多,尤其是他们特别针对新来美国的外国人!

因为刚来会不懂这边的事情 ,很多当地人一眼就能看出的骗局但是我们不能,所以就会有专门针对留学生和新移民的骗局,因此一旦有什么事都要咨询一下别人的意见,反正要时刻保持警惕就对了。

刚到这里要开网络,办信用卡,买保险,都要打电话,因为口语很差每次都要耗掉好多时间,每次手机响起都要考虑一下要不要接。有一次被狗咬了一口就去了急诊室,等了四个小时后,医生就给消了个毒,然后就给了我900美元的账单。

刚来的第一年是非常煎熬的,第三年的时候虽然大部分事情都游刃有余,但我觉得可能永远都达不到在国内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在我的印象里,刚来一个月的人会觉得很兴奋,三个月开始感觉到压力,一年开始觉得后悔,三年开始觉得淡然,三十年开始喜欢。


穿美国望世界


感受是蓝天白云飘朵朵,云彩的投影在地面上如同棉花团,伸手能抓住云彩似,我特兴奋从没有看到过这景象,以为是生活在童话王国似。

没有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发臭现象,见人后都会打招呼进出门都是前边人为后边扶门,依次下去,买东西三人以上就自觉开始排队。

空气质量太好紫外线光太强,出门要戴太阳帽,墨镜涂抹防晒霜,到野外森林烧烤得喷驱蚊剂。

外出需要车生活在车上的国家,我家有四个停车位,地方随便入停了。

旅游方便极了在东海岸报了两个台湾团,从波士到华盛顿,途中有纽约费城,又出了加拿大和美国共同的瀑布。

中西部飞到盐湖城下机租车看保持原始的森林,黄石地质公园,大峡谷,拱门公园,住在当地人家生活,也很方便网上订好到了从钥匙箱输入密码进家生活,从福特越野车上卸下搬家似四个大拖箱,小冰箱做饭电器都有,放入地方开始和自家一样生活了。

看了许多都没开垦的处女地长着骆驼草,一望无际穿越一天时间也见不上人和车。

这就是大家所说的美国大农村,许多森林火灾后东倒西歪的树木遍地是,木材丰富家家用纯木头盖的木房子,家有烟雾报警器,做饭烟火少,我往家喷了下灭蚊剂警报大响,关了也不行,房东卸下才结束,二楼都是中间高三角架结构,床在低处人活动在高空处。

家家有个平台用来观景台,望去有房车气艇等交通工具。

吃的中国饭听的中国音乐说的也是中文,也没有本质区别对于我俩口。

一个洲和一个洲法律不一样,有许多免费区,东西第一件全价第二件半价,还打折积分,无条件退货无论多久时间都行。

跑步晒太阳人多,路上跑的集装箱车全是新的,一个人开车装卸货物。

高速路不收费设卡,但也不能放肆违章有电子眼监督,警察好象不知从那里出现在你眼前。

但不能用万能钥匙偷网犯法的,在国外生活别露富,别大喊大叫,警察面前别摸自己身体,以为有枪会误会,枪商店一般和体育用品一超卖,各类武器都有。


太阳出来暖洋洋张爱琴


去过一个暑假,住亲戚家,北卡。说几件事吧,亲戚家住一个小区,小区有独立别墅,还有联排别墅,房价很便宜,小区有一个公共游泳池,不收费,大夏天的,不知为什么,也没什么人去游泳。门口超市好几个,东西便宜 ,国内哈根达斯挺贵的,美国便宜,吃了不少。

去圣地亚哥的海洋世界玩,我们把装着我们所有人护照,钱包,车钥匙的背包丢了,都急死了,结果背包在失物招领处,有人捡到送到了哪里,什么也没少。

我们开车出去玩,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认路,转转悠悠的,我们把车停下来,一辆车也停下来,在我们车旁边,跟我们说着什么,我们国内去的,开始以为我们违章了,结果亲戚告诉我们,那个人看出我们开车犹犹豫豫的,就问我们去哪,是不是不认得路,我们告诉他要去哪,结果那个老外就开车给我们带路,把我们带到那里。

还有一次,我们从超市出来,我的女儿身体不舒服,头昏,我就扶着她坐在超市门口的椅子上,这时候,有一位美国老太太,走过来,问我们是不是我女儿身体不舒服,并马上从她的购物车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打开,递给我,说让女儿喝点水。素不相识,净是活雷锋。


Wang74220757


中国人天生爱热闹,所以,去美国要心里过的去;另外,人少,人太少了,除了几个大城市外,大多数城市只有几十万人,真的渗人的很。最后,人工太贵,医疗太贵,房产税太贵,中国人真的不适应。广东的美甲家庭可以负担得起本科一年几千元的学费,美国估计就只能靠助学贷款了。广东一个县高中,就算师资力量再差,也知道督促学生努力学习,老师倾尽所能教授,美国就放任他们沉迷于街头篮球,电子游戏甚至酒精毒品了。资本不会怜悯穷人,只要别饿死了就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也存在资本剥削,但是有维护穷人的一条底线。美国的资本主义太过于纯粹了,欧洲各国都没有它那么纯粹,而高福利的北欧国家其实都是修正社会主义(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

40年前中国的收入仅为美国的35分之一,衣食住行各方面与美国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时候去美国谁都会义无反顾。然而当下,已经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中国的人均收入已经大幅缩小至一比三以下。中国的食物支出由占收入的80%,下降到不足20%左右,而且过去的食品不能满足温饱,现在更多的考虑营养,发生了质的变化;四十年前大多家庭住宿简陋,三世同堂,吃喝拉撒于一室的几乎是普遍现象,现在家庭小型化,基本一代一套乃至一代二套。

而且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居住环境、品质更是天上地下。四十年前出行大多公交,自行车也是奢侈之物,现在家庭汽车普遍拥有,高速公路、动车、高铁、航空几乎遍布各大城市,与世界发达国家基本没有差异,甚至比他们更好。四十年前物资匮乏,温饱都未能解决,也没有能力消费,现在与世界基本同步。就收入和物质看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差别非常有限。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确在生活环境、食品安全、福利待遇存在差异,但也正在改善和缩小。现在最主要是心里的感受差异,这反应在三个个方面。1,过去出国意味着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其实现在含金量早就退色;2,现在国内的竞争压力远远超过国外,在国外就业环境相对宽松,许多在国外就业的回国后难以适应。甚至感到恐怖。3。国内的人际环境比较复杂,没有国外单纯,这是大部分人不愿意面对各种纷扰,而选择隐居的生活。

美国通过教育造成阶层的初步筛选固化。国内通过教育产业化改革也有这种趋势。学校不再教授更多知识,老师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读负责,成绩的提升全部靠辅导班,有条件的上好的辅导班,没条件的就放养听天由命了,这是需要警惕的,失去了学校教育的本来目的了,教育产业化今天看来真是一个大坑。美国的教育经费是从本区地税里来的,房子便宜的地方学校经费也缺乏,老师质量也不高,学习风气差。在富人区的公立学校,虽然学校教学时间也不长,但课后家长都是要带着孩子去各种兴趣班的,校内氛围也好。让孩子回家随便看youtube的,是末流家长了。中国不谈农村了,城市也一样啊,谁家孩子不是课后各种兴趣班走起。指望全靠学校教学的,除非这孩子天赋异禀智商超群,不然连高中都没戏啊,毕竟美国高中是义务教育,中国的高中录取率不足50%。

有人总结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年青人的战场。老年人的牢房。从某种情况下看,说得还有些道理。特别对那些离乡背井远赴重洋去为儿女看孩子的中国老人,面临着不会说,听不懂,看不懂,就是实足的聋子,哑子和瞎子。整天只能呆在家里。一周随儿女出趟门等同放风。所以说牢房不为过。曾经一朋友去美国带孙子,几年后回来明显变得反应迟纯。说话都结巴了。别以为去美国就是去天堂享福,实则是受洋罪。说实话,硬件建设赶不上中国!纽约赶不上北上广深,差得很远!

但是,人家生活压力很小,物价便宜。折成人民币也比国内便宜。我买20刀牛肉,七个人吃两餐没吃完。牛奶鱼虾水果比国内便宜好多。纯棉T恤几美元就能买到,在goodwaii甚至一美元就能买到。这都是万恶的美帝国剥削我们中国造成的。现在的农村教育正在向美国公立教育看齐。稍微有点资产的农民,哪个会让自己的子弟在农村读书。好老师,好资源正在逐步向大城市集中,以后农村的学校就是标准的垃圾学校,提供下义务教育而已。包括很多县城的高中都沦落了。

美国公立高中也都有AP program,就是大学预备课程,难度比普通的美国课高好几个档次,作业和压力和国内比也好不到哪去。数学明面最高级课AP calculus BC就是国内高数(当然难度低得多),物理AP Physic C把物理和高数结合起来了,我觉得够呛,不知道国内高中物理如何。还有AP Biology, human anatomy这种地狱难度的课(起码对中国学生绝对是地狱),美国教育真的没有流传的那么不堪。当然谈平均的话,高中生学好代数就可以毕业。。。白人家族又会有一堆club,运动特长,补习竞赛写作等等。不是美国教育差,是自身能力接触不到高等教育而已(不论是学生原因还是家庭原因)。


历史深度揭秘


我们全家曾在美国中部访学、生活了一年,我用打油诗给您总结在美国生活的感觉如下:

房子免费住,吃饭还补贴;

帮你找工作,还要送油钱;

什么都便宜,退货无条件;

公园随便进,反正不花钱;

空气真是好,抬头便蓝天;

国内有好友,飞来见一面;

从前的同窗,遍布美利坚;

没人会插队,离你一米远;

人人皆绅士,微笑迎上前;

偶尔会持枪,抢钱没商量;

校园枪击案,仿佛在身边;

白天人就少,晚上寂寥廖;

平时去上班,周末教堂山;

办事要预约,不用带礼来;

消遣希拉里,埋汰特朗普;

驴象争得欢,百姓家里呆;

历史三百年,保存都完好;

米国千般好,还是家里妙!

有关旅游,我是专业的,有关美国,我是亲历的!

关注我,更多精彩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