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完全版LCA戰機首飛 能比肩“梟龍”嗎?

近日,印度首架達到FOC(完全作戰能力狀態)的LCA“光輝”輕型戰鬥機成功實現首飛。我們常常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一些成就來之不易,而對於印度LCA“光輝”戰鬥機的研發歷程來說,幾乎可以說是“四十年磨一劍”!

印度完全版LCA战机首飞 能比肩“枭龙”吗?

印度首架達到FOC(完全作戰能力狀態)的LCA“光輝”輕型戰鬥機成功首飛

四十載蹉跎之路

在我們通常的印象中,LCA“光輝”戰鬥機如此漫長的研發歷程,幾乎已經成為印度航空工業乃至世界航空工業史上的一個“笑話”。其實,鮮為人知的是,LCA“光輝”並不是印度航空工業研發的第一種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早在1955年,印度空軍就提出研製一種國產噴氣式多用途戰鬥機,設計性能指標在當時看來也是相當高的。研發任務交給了印度本土企業——印度飛機有限公司,也就是如今頻頻上鏡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

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印度航空工業不要說研發性能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就連研製老式螺旋槳戰鬥機的經驗也沒有。於是,印度方面特別聘請了一支18人的德國設計團隊來主導整個項目研發,帶領印度本土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展開設計工作,機載設備則基本上從國外選購,包括渦噴發動機、航電儀表、機載武器等。其中,渦噴發動機的選配工作歷經多次反覆和挫折,導致這款印度國產戰鬥機的性能指標一降再降。

經過12年的磨難攻關,印度所謂“自主研發”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終於交付印度空軍作戰部隊,這就是被稱為“暴風之神”的HF-24戰鬥機。由於性能與最初印度空軍提出的目標差距太大,該型戰機只作為一款對地攻擊機使用,也沒有發展出預想的高空高速截擊機、高級教練機以及艦載機等諸多衍生型號。而且由於自身性能侷限,再加上印度從國外批量採購了更先進的“美洲虎”和米格-23BN、米格-27攻擊機,HF-24“暴風之神”戰機僅僅服役13年便全部退役。

印度完全版LCA战机首飞 能比肩“枭龙”吗?

HF-24“暴風之神”戰機

筆者之所以花費這些筆墨敘述HF-24“暴風之神”戰機的研發歷程,是因為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後來LCA“光輝”戰鬥機的“苦難悲劇”。如果印度政府、軍方以及航空工業界能夠通過HF-24“暴風之神”戰機這一難得的全程研發經歷吸取教訓,下決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牢基礎建設,建立可靠的設計團隊,完善配套體系,儘快補足短板,在此基礎上展開LCA“光輝”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可能就不會是今天這個局面。結果,在HF-24“暴風之神”戰機退役僅3年後,印度政府就提出研製一款能夠滿足21世紀空戰需求的先進第三代輕型超音速戰鬥機,真有點好高騖遠。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1983年,印度政府正式提出研製LCA“光輝”戰鬥機,並且專門成立了印度航空發展局統籌管理整個項目的進展工作。僅一年之後,中國也開始自主研發第三代噴氣式戰鬥機,這就是後來的-10。幾乎在同一時間起跑,如今中國殲-10戰機的發展成就和裝備規模世人有目共睹,而具備完全戰力的LCA“光輝”戰鬥機從現在開始至少還需要兩三年時間,才能實現真正成建制戰鬥力。

這兩型戰鬥機發展進度“天壤之別”所反映的乃是兩國航空工業研發生產實力的差距。也正是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歷經30年的“臥薪嚐膽”,中國航空工業才能夠在90年代末開始發力騰飛,到如今站在了世界航空工業發展的領軍地位。而航空工業界有點好高騖遠,急於求成,沒有打好地基就要蓋高樓大廈,那麼也只能讓LCA“光輝”戰鬥機的研發進度一拖再拖。

印度完全版LCA战机首飞 能比肩“枭龙”吗?

印度空軍首個LCA“光輝”戰鬥機中隊已經組建完畢

“光輝”對陣“梟龍”

在這架達到完全作戰能力狀態的LCA“光輝”戰鬥機首飛後,印度媒體曾經一度歡呼該機的性能可以比肩中國殲-10戰機。但事實上,印度空軍的LCA“光輝”無論怎麼改進升級,畢竟設計定位也只是一架輕型戰鬥機,總體性能和發展潛力是無法與殲-10這樣的準中型戰鬥機相抗衡的。而最有可能在戰場上與LCA“光輝”戰鬥機相遇的是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雷電”,兩者的作戰使命和設計定位基本相當。

從目前達到完全作戰能力狀態的LCA“光輝”戰鬥機性能來看,與JF-17“雷電”Blcok2屬於同一水平。比如,這兩型戰機都具備空中受油能力,只是可拆式受油管的安裝位置有所不同——LCA“光輝”安裝在機頭前側方,而JF-17“雷電”Blcok2安裝在座艙側後方,從作戰使用角度來說各有利弊。

LCA“光輝”戰鬥機(FOC)相比早期型號(IOC)的最大性能提升,就是可以發射印度從以色列引進的“德比”中距空空導彈,而JF-17“雷電”Blcok2戰機與之對應的機載武器是SD-10A中距空空導彈。就這兩型導彈的性能而言,JF-17“雷電”Blcok2戰機要相對佔優一些。

在火控雷達方面,LCA“光輝”戰鬥機(FOC)裝備1臺以色列埃爾塔公司與研發的EL/M-2032機械掃描脈衝多普勒雷達,JF-17“雷電”Blcok2戰機裝備的則是KLJ-7機械掃描脈衝多普勒雷達,兩者性能基本相當。

印度完全版LCA战机首飞 能比肩“枭龙”吗?

第一批生產型無法使用中距空空導彈

LCA“光輝”戰鬥機(FOC)唯一比JF-17“雷電”Blcok2戰機佔優的,應該是在動力系統方面。LCA“光輝”戰鬥機(FOC)裝備1臺F404-GE-F2J3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在可靠性、耗油率、推力等指標上要好於JF-17“雷電”Blcok2戰機裝備的俄製RD-93渦扇發動機。再加上LCA“光輝”戰鬥機(FOC)的機內載油量達到了2450公斤,多於JF-17“雷電”Blcok2戰機的2100公斤,使得前者在最大航程和作戰半徑等性能指標上要超過後者。

不過,隨著新一代JF-17“雷電”Blcok3戰機改進項目的順利推進,LCA“光輝”戰鬥機(FOC)的性能就顯得落後了。JF-17“雷電”Blcok3戰機換裝了性能先進的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航電系統也得到了全面升級,包括全新的一體化座艙顯示系統、廣角衍射平顯、新一代電子戰系統和頭盔顯示瞄準具等。特別是JF-17“雷電”Blcok3戰機將配備新一代機載制導彈藥,包括PL-15E中遠距空空導彈和PL-10E近距格鬥空空導彈。毫不誇張地說,應用部分第五代戰機技術升級後的JF-17“雷電”Blcok3戰機在某些作戰性能方面,甚至比巴基斯坦空軍現役最先進的F-16 Blcok52戰機還要強大。

印度完全版LCA战机首飞 能比肩“枭龙”吗?

LCA“光輝”戰鬥機至今只交付了不到20架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軍現役的JF-17“雷電”Blcok1和Blcok2戰機數量已經達到百架,而且已經再次訂購35架Blcok2和28架Blcok3戰機。這樣,在未來5年之內,巴基斯坦空軍現役各型JF-17“雷電”戰機數量將至少達到163架之多。

相比之下,印度空軍在2006年訂購了20架早期初始作戰型(IOC)LCA“光輝”戰鬥機,後於2010年增購20架完全作戰能力狀態型(FOC)LCA“光輝”戰鬥機。這兩批總計40架LCA“光輝”戰鬥機至今只交付了不到20架,而且問題不斷。目前,印度航空發展局正在與印度空軍商談第三批83架升級版LCA“光輝”戰鬥機的訂單合同。不過,按照目前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生產速度,等到全部123架LCA“光輝”戰鬥機交付還需要5-8年時間。這個時候很可能一些大國的六代機都已經進行了首飛。

印度完全版LCA战机首飞 能比肩“枭龙”吗?

LCA“光輝”Mk2加裝了鴨翼

“光輝”還將繼續改進

雖然步履艱難,印度航空發展局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還是希望能夠把LCA“光輝”戰鬥機研發項目繼續推進並擴大。按照規劃,早期初始作戰型(IOC)和完全作戰能力狀態型(FOC)都屬於第一代LCA“光輝”Mk1,第三批83架升級版為LCA“光輝”Mk1A,主要改進項目為換裝EL/ M-2052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推力更大的F404-GE-IN20渦扇發動機。

接下來,如果得到印度政府以及印度空軍的進一步支持,印度航空發展局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將全力推進LCA“光輝”Mk2的研發。這一型號相比LCA“光輝”Mk1/ Mk1A,全機尺寸和空重有所增加,原本的小展弦比三角形主翼前方增加一對鴨翼,形成鴨式三角翼佈局,動力系統也將換裝更先進的F414渦扇發動機。

印度完全版LCA战机首飞 能比肩“枭龙”吗?

LCA“光輝”Mk2可攜帶多種彈藥

此外,與上述空軍型LCA“光輝”戰鬥機並行發展的還有海軍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已經生產了單座和雙座型LCA“光輝”艦載戰鬥機的原型機各一架,並且成功完成試飛。不過,印度海軍的態度並不明朗。面對已經服役的米格-29K,以及法國“陣風”M、美國F/A-18E/F“超級大黃蜂”等強勁對手,LCA“光輝”艦載戰鬥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事實上,LCA“光輝”戰鬥機早已經成為印度政府以及軍方與國外談判採購先進戰鬥機的“砍價法寶”之一。印度官員動不動就會對國外軍火商拋出“取消XX項目招標,採購國產LCA‘光輝’戰鬥機”的威脅性言論,為的就是壓低合同價格。可惜的是,這個“招數”早就被諸多國外軍火商所看穿。一款被視為印度航空驕傲的國產戰鬥機淪落到如此命運,“光輝”戰機並沒有光輝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