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倖存的兩個人,一個成了村支書,一個當上了副師級

上了一定年紀的人,想必都非常清楚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這個曾經在小學課本上可以讀到的課文,至今讓我們耐人尋味,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怎樣一個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五位壯士中,最後只有葛振林、宋學義因為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其他三人則壯烈殉國。今天,筆者再講一下狼牙山五壯士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1941年9月,侵華日軍調集7萬兵力,在飛機和大炮掩護下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其中圍攻易縣城西南狼牙山地區的日軍有3000多人。為了粉碎敵人的企圖,上級下達了層層命令,其中7連6班的5名戰士,擔負起阻擊500多日軍、掩護部隊和群眾轉移的任務。

狼牙山五壯士倖存的兩個人,一個成了村支書,一個當上了副師級

當他們順利完成阻擊任務,準備去跟大部隊匯合時,班長馬寶玉站在岔路口猶豫了,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轉移路線,但日軍很可能會順著這條路追上大部隊;另一條路是通往狼牙山的主峰,該峰三面絕壁絕地,必死無疑,最後大家都一致決定,朝著主峰爬去。

後面的500多日軍緊追不捨,最後他們成功地將日軍引到了狼牙山棋盤駝峰,五位壯士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了,用石塊還擊。日軍叫囂著,抓活的,一路衝了上來了。班長馬寶玉告誡大家說,決不能當俘虜,然後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其他4名戰士想都沒想隨即也跳了下去。當時有多名附近的村民看到,日軍在他們跳崖後,整整齊齊排成隊,對五壯士三度鞠躬。

狼牙山五壯士倖存的兩個人,一個成了村支書,一個當上了副師級

其中葛振林和宋學義這兩位戰士,因為被山腰樹枝掛住,倖免於難之後被當地的村民救起。

跳崖之後,宋學義因傷勢過重,腰沒能跟以前那樣直挺起來,1947年宋學義回到河南老家,擔任了村書記,在他的帶領下,該村由原來最窮的要飯村變成了全縣最好的村。但同時,社會上有些人公開批鬥宋學義,質疑他跳崖是假的。每聽到這些話,宋學義的心都在滴血。

1970年,52歲的宋學義自覺生命已進入了倒計時,他再次來到狼牙山,但此時的他早已爬不上去了,只能在山腳下久久地仰望,嘆息,流淚。一年後,宋學義因肝癌去世,8年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宋學義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咱就是個農民,得講本分”。

狼牙山五壯士倖存的兩個人,一個成了村支書,一個當上了副師級

而葛振林跳崖後,就沒有離開過部隊,之後更是屢建戰功,最後成為副師級的後勤部副部長。葛振林跟宋學義一樣,從來不對其他人提自己過去的光榮歷史,就連他的兒子都是看了電影和學了課文之後才知道的。

​1966年,葛振林退休後,大部分時間都在給孩子們作報告和回信。做報告自己騎自行車去,會後拒絕一切吃請。他每次住院,不允許護士開空調和開燈,總是說,國家還不富裕。每遇任何災害,他總是第一個捐款。一次,他喜歡的孫子發高燒,老伴想讓幹休所派車, 葛老火了,"你敢”!最終,老伴只有讓兒媳冒著烈日揹著孫子擠公共汽車上醫院。

狼牙山五壯士倖存的兩個人,一個成了村支書,一個當上了副師級

當聽聞宋學義去世的消息時,葛振林不禁落下了眼淚,並說:“我已經替老班長他們活了60多年,但還想替藥夫和學義再多活兩年,最想替戰友們見證抗戰勝利60週年。”可惜2005年3月21日,88歲的葛振林走了,他臨終前最後的一句話是:“我早就該去找我的戰友們了,他們等了我快70年了。”

如今,我們只能從影視作品中去了解他們的故事了,因為《狼牙山五壯士》已被從小學課本中正式刪除了。有專家認為,把《狼牙山五壯士》從新課本中刪除是因為它反映的戰爭年代與現代的和平社會已經存在了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